童心童趣在童话里跳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在低年段教学,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常常运用夸张、想象、幻想、拟人等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文抓住童心童趣,谈谈在低年段的教学中如何以读激趣,为写童话作铺垫;以图为据,编写童话;以图促说,为写童话提供素材;以写促乐,感受童话的趣;想象无限,为中高段服务,阐述了在这四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在教材中进行有效性的引导。
  【关键词】童心;童趣;想象;童话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童话故事是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既能够很好地丰富儿童知识,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其思維更加细微准确,想象更加丰富开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儿童读童话、写童话,让童话陪伴他们长大,是语文教师的明智之举。指导学生写童话,大致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以读激趣,为写童话作铺垫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而易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一次教学童话,学生们便情绪高涨,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如部编版第四册第七单元有四篇引人入胜、有思考价值的童话故事,最为突出的是《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这两篇课文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其情节跌宕,让学生们念念不忘。借此契机,老师在为小学生朗读童话时可以通过生动活泼、饱含情感的有儿童色彩的语言进行,这样既能够体现出文学语言的美,还能够将其蕴含在语言中的情感美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能将孩子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还能通过真情牵引学生情感,通过情感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还有,老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朗读,多多阅读语言优美以及情感丰富的内容。另外,教师引导孩子借助示意图分段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把童话中的各种动物的语言、思想,通过不同的语调读出了,把动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似乎身临其境,自然而然读出小白兔、小羊、小鹿等小动物的质疑;大象的迟疑,以及后来的坚持自我的决心;蜘蛛不停开店的彷徨等语调。通过积累一定量的语言实践,能够促进学生品味文学语言的情感美和形式美。
  二、以图促说,为写童话提供素材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可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要是想将想象变成写话,中间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养成,所以教师要重点关注“看图说话”教学,只有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为后面的写话打好基础。例如部编教材第四册“园地四”中的“写话”练习,展示了4幅图(图画中有小虫子、蚂蚁和蝴蝶,还有鸡蛋壳),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教材写话提供了三方面的内容:1.思路提示;2.词语提示(时间短语: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中午、天黑了);3.借助图画提示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是要求学生读懂提示要求,接着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可以依据四幅画的内容让学生拟一拟题目,如“蛋壳旅行记”“魔术蛋壳”“蚂蚁和蝴蝶的一天”等,让学生围绕题目说话,以防止部分学生天马行空,远离图意,尽可能地围绕图意去展开想象,把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围绕着蛋壳,它们之间离奇的经历或有趣的旅行,依据图意加上学生自己赋予的丰富的想象,编成一个个情节曲折、妙趣横生的故事。编童话故事的教学环节,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思维不受约束,想象丰富。虫子、蝴蝶、蚂蚁、蛋壳等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脑海里,都将其赋予生命,常常进行对话、交流。所以,学生依据这些素材能言之有物,编出的故事更是充满离奇、迤逦的色彩。当然,我们教学时还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找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做示范,然后再让其他同学仿照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用词准确生动、故事想象具有合理性以及独特之处,为写好童话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以写促乐,为感受童话添趣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进行写作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能够说出真情实感。“看图写话”是低年段学生的写作基石,画面内容是写话的“扶手”,学生要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图上的内容以文字方式呈现出来。这就要求学生的观察有顺序,突出重点,合理想象。将观察的事物围绕图片本意,将其详细地写出来。这样能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以“看图写话”为基础,加上丰富的想象,更能培养学生依据图画编童话、写童话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看图写话,更要重视看图编童话、写童话,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拓展想象空间。教学中,我们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地进行教学。
  (一)续编童话,创意无限
  依据部编版教材中的童话题材进行续编。如《蜘蛛开店》,蜘蛛因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店一开张,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卖袜子,来了一只四十二条腿的蜈蚣。由于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吓得他匆忙逃回网上。这么有趣的课文情节简单,一波三折,内涵丰富。要求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学生们可谓是脑洞大开,浮想联翩。他们纷纷为蜘蛛支招,有的编造蜘蛛大大提高价钱;有的编造蜘蛛吸取经验后开设家族编制工厂,经营范围有帽子、围巾、袜子、渔网等;有的编造蜘蛛开网店,聘请猴子、豹子和老鹰当“快递小哥”。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强的,他们借助于想象,加入自身的生活环境来创编他们的生活世界。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想象见长的优势,设计多种训练形式,引导他们在作文天地中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力和想象。
  (二)以图为据,编写童话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编写童话,离不开情境诱发,低年级段的学生离不开图片作为思考的基石、情景的铺设。老师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创造性思维。如部编教材中的《青蛙卖泥塘》文本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青蛙居住在一个烂泥塘里,寂寞无奈,它向往城市里的生活;另一幅是经过动物们的意见不断改造的泥塘,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盖了房,还可以听鸟鸣、与鱼畅游呢。通过图片的对比,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再展开联想。联想过程中,先说再议后编写。运用对比的写法,分两大块。引导学生写出烂泥塘里青蛙寂寞无奈地生活,它极力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决定卖掉泥塘;接着第二段写出青蛙在叫卖泥塘的过程中,每一次叫卖,就听到动物们的意见,于是改造泥塘;最后美丽的家园——青蛙的泥塘别墅建成了。依据学生个体情况,写作能力强的可以看图创编;写作能力较弱的可以模仿着写。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创编童话写作上言之有物,获得写作的成就感。不仅如此,学生还会有精彩的创编,把我们带进奇异的童话世界。
  四、以想象创编,为中高年段写作而服务
  童话带给孩子们无穷的想象,想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枯燥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有趣的内容,再加进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样童话才会吸引人。这就是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训练读童话、编童话、写童话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还可以运用以下的方法,如:听音创编童话;联想创编童话;情境创编童话,等等。记得有一次课堂上,一个小男孩的脚上爬来了一只乌龟。上交给我时,我便询问是哪位孩子带来的,没有人认领。于是我把调查乌龟的主人放在课后,开始课堂作文。让充满疑问的学生展开想象,议一议、写一写小乌龟的由来。学生们七嘴八舌展开联想,有的以“小乌龟历险记”,有的以“小乌龟寻亲记”,还有的以“小乌龟逃亡记”等为主题,开始了童话创作。由此可见,在低年段以童话故事为契机,让学生从喜欢听、喜欢讲,到喜欢编,最后喜欢写,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让学生一发不可收拾,编写童话的过程中停不下笔来,为今后的中高年级的命题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才会终身受益。
  总之,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利用部编版教材的优势,给孩子创造一个想象的环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顺应儿童每时每刻盼望出现奇迹,又每时每刻渴望创造奇迹的天性,打破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局限和羁绊,使孩子们从平常状态中超越出来,在理想世界里畅游,从而在写童话中真正绽放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在童话里跳动。
  参考文献
  [1]刘仕翠,黄明媚.怎样引导小学生编写童话[J].教育与教师,2011(3).
  [2]姚永东,吉斌,沈娟.围绕生活 编写童话[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0(3).
  [3]李娟.浅议如何指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8).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业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迁移的必要手段。针对学生害怕作业、拖欠作业等不良现象,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作业?  本文对此展开了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作业;内容;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迁移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外延中的运用,从而掌握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观察发现、理解分析、想象创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应当做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此外,还应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以及进行“语文摘抄”。  【关键词】真语文;高中学生;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
【摘要】近些年来,初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关注较多。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需要面对未来的高中以及大学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完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难以达到当前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这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语文教学
【摘要】乡土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写作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身临其境、实地察访,去发现家乡的美、欣赏家乡的美,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创造家乡美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乡土情结;审美情趣;课程资源;渗透;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家庭都纷纷挤进涌进城市的潮流中,许多家长只关心孩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有重要的帮助,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
【摘要】教师的第一堂课在于教师阐明课堂的规则与刺激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触角的必要性。某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认为,第一堂课完全可以不进入课文教学环节。语文教师只要舍得在第一堂课上花心思花时间,那么在课堂规则确立,课堂氛围形成以后,你的语文课堂将会变成高效的润泽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第一堂课;着装;自我介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的课堂,那最初的四十五分钟,所有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是教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端正情感价值观的最重要载体和标准参照。旧版教材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上显得不足。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继承老教材众多优点后,在学科体系构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有了新的定义和突破。教材变得更加科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体系;思辨;创新;多元  【中图分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激发孩子积累语言的兴趣,教会孩子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孩子积累语言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摘抄;方法;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殷老师,我在你们班上课的感觉太好了。” 听到这样的话,如
【摘要】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金时期,站在培养儿童语文素养的立场,笔者以指导阅读《秋秋找妈妈》为例,谈谈如何巧借绘本阅读指导一年级学生练习说话。  【关键词】绘本;说话;阅读;《秋秋找妈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阅读已成为家庭亲子阅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已成为小学低年级地方课程的一部分。绘本画面美观、文字精练、情节有趣,蕴含着优秀的说话资源。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信息技术为支点,以德育为导向,信息技术与文本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构建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更要体现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呈现多向互动、提升情感的过程。本文通过教学案例《美丽的小兴安岭》,阐述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教学过程,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德育渗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