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综合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掘出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营造多元化互动式的评价氛围,具体实施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有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关键词】星光证书;综合评价;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星光班级证书的来历
  当接到一个新班级时,我让学生为班级命班名。经过全体同学的讨论商定,最后确定“星光班”为班名。“星光”意在让全班每个学生都绽放自己的闪光点,发挥特长,发扬优点,让班集体群星璀璨。接下来我让班级善于绘画的同学为这个班名设计班徽。
  二、星光班级证书实施的班级环境
  教育评价的理想境界是:自我评价。《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中提出:“儿童从开始自觉生活时起,就应当养成一种评价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能从他对别人的生活、对集体、对社会的作用这一角度去评价自己的行为。” 这种评价需要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为此在班级实施分组学习,把全班分为五个大组,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综合量化积分, 把个人放在小集体中,不计个人积分。营造教师评价班干部、组长、学生,组长评价组员,组员评价组长,各组之间互评,学生之间互评多元化网络互动式评价环境。
  三、星光班级证书具体操作
  以《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为依据,设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劳动技能等素质板块。灵活多样设立××之星,进行多元化评价。分为两大方向:科学文化评价和科学文化以外的评价,现就以语文、科学两学科为例谈星光班级证书的具体实施。
  (一)科学文化方面
  1.在学习中评价
  单元考试前十名评为十佳“学习之星”。比上次有明显进步的,按进步大小选出十佳“进步之星”。单元作文为优的编辑到“××星光文集”。科学每节课提问上节课内容,小组全部举手加奖励1分,回答正确加2分,加入小组积分中。优秀小组颁发“星光小组”证书,单元科学考试和善于回答问题且正确率高的学生获“科学小博士之星”。
  2.在活动中评价
  (1)征文比赛
  新课标指出:写作的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表达。为此在班级组建了星光文学社,设社长、编委、校对、美编设计等,全部由学生担任。教师只是把把关,做做指导。征文活动由星光文学社承办,教师参与征文主题设计,星光文学社负责审稿评定,教师最后审查。优秀作品编入“星光文集”,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养成对习作自评、互评的良好习惯。
  (2)演讲、讲故事比赛
  结合语文口语交际和读书活动,每学期开展至少一次的演讲、讲故事比赛,由每组自选2名参赛代表,全班共选出10名选手,每组自选一位同学担任评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担任评委,评价结果同样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班级荣誉证书。
  (3)朗诵比赛
  学生养成每天在课前晨诵十分钟的习惯,朗诵篇目为课内精讲篇目和课外优秀篇目。每天由学习文员评价各组的晨诵质量,每天设一个最佳小组加小组量化积分。每学期在期末举办一次朗诵(有的配乐)大赛,选手、评委、评比办法和演讲、讲故事比赛雷同,以个人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在全班交流评比,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评选,评价结果与以上活动雷同。
  (二)非科学文化方面
  每学期除了科学文化方面的评价以外,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注重学生的思品、身心、劳技等方面的评价。思品方面,设助人为乐之星、班级小主人之星、尊老爱幼之星等;身心健康方面,设阳光之星、卫生之星、创新之星等;实践技能方面,设自理之星、劳技之星等。
  各星评比采取个人自评、个人申报、小组推荐、全班评比的程序。典型事迹报告展示,教师、小组组长与全体同学共同评价,票数或分数最多者获××之星,颁发班级荣誉证书,其事迹材料编入班级星光人物集。
  四、星光班级荣誉证书实施的效果
  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的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有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星光文集的封面设计也交给爱画画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但绘画技艺愈加的炉火纯青,而且其他成绩也有起色。对于一些学困生则及时发现其闪光点或者量身定做,颁发星光班级证书。比如有的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很上心,就让他负责班级卫生、桌凳摆放好,在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好评后,给他颁发了“卫生小卫士之星”,他的违纪现象逐渐便减少了。
  課余时间,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开通了星光班级博客。所有的星光班级证书颁发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在博客中,并适时地写学生的动态,挖掘、弘扬学生典型闪光点,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星光班级博客也成了学生和老师交互的平台,也是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的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自从实施以星光班级证书为载体的多元互动评价之后,学生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提升了,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学科文化素质的差距,在活动中、学习生活中学生绽放了闪光点。每个学生都自信地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燃起了内心的希望。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是教师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端正情感价值观的最重要载体和标准参照。旧版教材更侧重于知识的积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上显得不足。新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继承老教材众多优点后,在学科体系构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训练等方面有了新的定义和突破。教材变得更加科学,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逻辑,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体系;思辨;创新;多元  【中图分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激发孩子积累语言的兴趣,教会孩子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孩子积累语言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摘抄;方法;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殷老师,我在你们班上课的感觉太好了。” 听到这样的话,如
【摘要】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金时期,站在培养儿童语文素养的立场,笔者以指导阅读《秋秋找妈妈》为例,谈谈如何巧借绘本阅读指导一年级学生练习说话。  【关键词】绘本;说话;阅读;《秋秋找妈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绘本阅读已成为家庭亲子阅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已成为小学低年级地方课程的一部分。绘本画面美观、文字精练、情节有趣,蕴含着优秀的说话资源。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信息技术为支点,以德育为导向,信息技术与文本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构建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更要体现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呈现多向互动、提升情感的过程。本文通过教学案例《美丽的小兴安岭》,阐述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教学过程,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德育渗透;德
【摘要】长期在低年段教学,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常常运用夸张、想象、幻想、拟人等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文抓住童心童趣,谈谈在低年段的教学中如何以读激趣,为写童话作铺垫;以图为据,编写童话;以图促说,为写童话提供素材;以写促乐,感受童话的趣;想象无限,为中高段服务,阐述了在这四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在教材中进行有效性的引导。  【关键词】童心;童趣;想象;童话  【中图分类号】G613
【摘要】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是门主科,是我们的母语。换  言之,语文和其他各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学好了,其他科目学起来也就轻松了许多。也就是说,语文在其他各科中起着纽带、主导作用,因此,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学好语文是十分重要的。学好语文,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但是,初中生年龄较小,科目繁多,还背负着学校、家庭以及中考带来的重重压
【摘要】作文批改一直都是语文老师最痛苦的事情。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内心渴望的也许是能够参与评价自己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我做主;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我们有没有想过:统一的作文题目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把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训练是否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以来,最引教育者关注的莫过于选修课程的开发,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如何选择、开发选修课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借课改的东风,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门特色选修课程《品水》,本课程最大的亮点就是丰富师生精神内涵,特别是借水的品性来涵养高中生的人格精神,关注高中生精神的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 ; 水的品性 ;人格精神
【摘要】新形势下,高中文言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方式,挖掘文本,赋予文本审美与人格的双重指向,是文言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本文将在简要介绍高中文言教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高中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审美与人格,以期能够使高中文言教学出现新的视野、新的角度,使它能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审美与人格;高中文言教学;双重指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文言教
【摘要】目的:探讨语文教师因素、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及测验法,选取珠海市四所中职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语文教师因素、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语文教师因素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语文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语文教师因素与学生语文阅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