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lb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注重包括教材内容的情感渗透、教师的情感表达、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反应。注重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有效的促进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要切实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一、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体现
  
  1、教学目标的体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有定向、激励、调控的作用。老师要善于把握教学目标的情感因素,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对实现预定目标有强烈的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融合于一体。例如,《丑小鸭》的情感目标是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实现理想。又如《沁园春·雪》,可以把感受革命领袖崇高、博大的胸怀作为情感目标。
  
  2、教学内容的体现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都奔腾着作者的感情激流,都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是作者在情感冲动下的结晶,给情景、人物都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如《天上的街市》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情。虽然有的文章表达的情感不是很直白,但是内容里也蕴藏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3、教学对象的体现
  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需求,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情感内容,丰富他们的情感,使语文潜移默化地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语文教学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的热爱,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情感特点。初中学生的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不稳定,易于激动,也易于冷漠,对呆板的灌输式说教具有自然的排斥力,因此上课时需要老师将丰富的情感表露出来。教师上课时应有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选用各种可行条件形成师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情感教育
  
  1、注重课文与学生情感的沟通
  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选择对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启发的句子,也不一定就是中心句或抒情的句子。如《紫藤萝瀑布》中“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最近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几句正是课文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因为,作者用紫藤萝瀑布“在我心上缓缓流过”。强调了花对“我”心灵的震撼;而流动的花瀑带走了一直压在“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让“我”沉浸在“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中,又更进一步传达出“我”对花的勃勃生机的向往,对由花的勃勃生机而联想到的生命的力量及其美好和永恒的赞美。这样,让学生学会直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的体验和领会作者因花而思、因花而忆的复杂情感。
  2、注重创设情境,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实物演示、声情并茂的朗读、挂图、音乐、表演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寻求作者的感受,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最后一课》,结尾写韩麦尔先生有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并在宣布散学的同时转身而去。这时韩麦尔先生思绪万千,难以言表。教学时,分析课文的语气、语调应随着课文的情感而轻重缓急变化。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声音要轻缓,以表示下课钟声在韩麦尔先生的心头引起的强烈震撼和痛楚。“‘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两处破折号应读出间断,“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要有停顿,以显示韩麦尔先生哽咽语塞,悲恸万分的感情。“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段,读时声音要响亮,语速要逐渐加快,力度要加强,“法兰西万岁”要一字一顿,充满激情、铿锵有力,以表达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热忱。最后一节“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时要读得很轻并且舒缓,末句“你们”“走”“吧”要断开,每一个章节均应轻轻地细声拖读,以表达韩麦尔先生手势所表达的力不能支、口不忍言的含义。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角色,体会出韩麦尔先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于结尾处体会作者悲壮的情感。
  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及至达到忘我境界。
其他文献
152.地理课堂如何增强教学有效性?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教科院覃东升教研员回答:  一、重视三次备课,增强教学设计有效性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课本是教学的主要素材。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相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不同,个人备课时设计的教学方案也就有所不同,教学效果肯定会有差别
摘 要:文章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利用“图释自然环境、图析人地关系、图解区际联系”串联教学重难点内容,通过“小小图解员、小小规划师、小小投资商”三大活动设计,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强化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塔里木盆地  一、教材分析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概况,即草原与荒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旧课程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如果不从史学观念这个角度去理解,是很难正确把握新课程内容变化的根源的。本文从岳麓版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精品课制作过程,展示了文明史观统领下的全新教学设计,从而验证了新史观引入的重要性,也说明仅仅局限于从内容的多寡、体例的变动等方面来认识新课程的变化是片面而无功的。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倾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的途径有很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情景,参与情景教学是其中的一种。以下笔者就谈谈让学生亲手设置情景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体会。    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创设情景,养成阅读自学的习惯    阅读是一种自学能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你我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在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怎么能同奉献协调?奉献者是否可以向社会索取回报?甚至还有人提出,市场经济时代再提奉献,岂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诸如此类的看法,表明了在现阶段人们对奉献精神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其实奉献精神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概念。   1,中国古代——舍生取义。在中国古代“奉”和“献”两字原义都有祭神的含义,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奉献”更多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班级管理是否到位与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好坏直接相关,同时与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紧密联系。初中是学生由儿童向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管理,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从思想上获得成长,是广大教育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
“歌女”这个代名词在当代看来,似乎早已被“天后”、“女明星”、“女艺人”所代替,华丽唯美的包装,迷幻纷繁的灯光,配上震撼全场的音乐,再加上天生丽质的容貌,一位极富现代气息的女明星由此诞生。然而,在上世纪30年代,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日寇的铁蹄践踏在中华民族的领土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全国上下奋起反抗,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而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只能靠唱歌跳舞谋生的“歌女”、
每逢地理毕业会考时总有学生问我:“老师,该怎么看书?”“看哪里?”“是不是要把整本课文都背下来?”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在课余的时间里,学生自己看书复习的时候,仍然存在看什么和如何看的疑问。我的观点如下:    一、用好会考指南书,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会考指南》是专门用于指导学生参加毕业会考的教材,里面明确给出了学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该指南书,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出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 电脑 网络。”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等都在变革,如何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
一、教师的困扰      1、学生“减负”,教师“增压”近几年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要求给学生“减负”,但同时,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又更强调要“减负不减质”。以前不少教师习惯于用加班加点来保证学生的统考名次,如今这条路被堵死了。如何保证不减质?教师内心承受的紧张和焦虑是不可名状的。这就是目前的学生“减负”,教师“增压”。   2、家长渴望,教师忧心。父母和孩子间有着必然的血缘关系。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