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趣化走进作文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che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先生说:“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作文本应该是孩子们表达心声,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可如今的作文状况却令人堪忧。学生往往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会说。学生习作与生活的脱节,学生忽略了对生活素材的观察、思索与积累。其实,作文命题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命题如果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就不能调动其写作及搜集资料的积极性,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的。笔者认为作文命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其写作欲望和主体参与意识。作文命题的情趣化,一般可以从以下就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命题的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工作、学习、吃饭、睡觉都蕴含着写作的素材,生活有取之不尽的营養,有写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如果教师能够解放思想,精心设计贴进行学生生活实际又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题目,学生就不必搜肠刮肚编造谎言,自然也就能够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了。例如:《课间的小插曲》、《老师,你真的错了》、《同桌,我想告诉你》等题目可以较容易地突破难于下笔的阻力,因为它们全部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当命题与学生的某种生活经验相吻合,或者在心中引起共鸣时,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倾吐的意识,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会常常闪现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二、作文命题的想象化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一向主张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不提倡随心所欲,不鼓励大胆想象。但是,美国等国家却流行起了一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虚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文教学法------故事创作法。这种教学法可以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励写作动机,让学生体验完成作品的乐趣。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对生活、对事物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创作自己理想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就必须突破传统理念,让那些富有想象力,容易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作文题目进入作文课堂,引导学生合理大胆的想象,是作文内容不再全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三、作文命题的情景化
  情景作文,是指教师从学生作文的需要出发,有意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联想、想象,以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书面表达欲望。
  有趣的情境是学生写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浓缩一定的生活场景,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例如:捧出一束鲜花,想象鲜花的故事;唱响一首歌曲,演绎歌中的真情;观看一段影视,记录精彩瞬间;表演一个小品,描写生活中的万象。这样的情景能使学生萌发表达的积极动机,以境生情。例如:
  为防止我偷懒,妈妈还特意指示不准关上书房门,以便随时观察我的举动,我真是没想到啊,表面笑眯眯的妈妈居然还对我使“阴招”。(《妈妈的看家本领》)
  小时候和母亲睡在一起,我总能拣点便宜:把冰凉的脚搁到母亲的脚上,享受那暖意带来的温馨;用滑嫩的手抚摸母亲的手,感觉那粗糙带来的舒适。可现在却再也没法找到那种感觉,母亲的双脚冰冷冰冷的,一点热气也没有,脚后跟长了又硬又厚的老茧。(《与妈妈同寝》)
  这些独特的感受,便是独特的情景带来的独特的发现。
  四、作文命题的自由化
  命题自由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日记。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把写日记成为“道德长跑”,张家港高级中学把每晚最后一节课定为日记课。提倡写日记,就是把作文放在最真实、最深厚、最鲜活的生活基础上,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之感,觉得作文原来是如此轻松,如此自由。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那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好文章,往往来自学生平时的日记,日记在有意无意的培养着他们的写作能力。
  自由作文之妙,妙在这种作文形式不受文法、词法、句式、篇章等方面的束缚,是学生的任意活动,它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情趣调节到了最高点,真正达到了自主的状态。这种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才是创作的真正源泉。
  总之,作文命题应充满情趣。因为学生说话、写话、写作都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最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愿望,也最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实施情趣化命题,指导学生描述有趣的生活体验,以智慧的语言表达智慧的人生,在作文中自由挥洒,吐露真情,这样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人。
  通讯地址:山东省庆云县第五中学
  工作单位:庆云县第五中学
  作 者:蒋 玲
  联系电话:13953473500
  邮政编码:253700
其他文献
创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发展动力是教师的不断反思与创新。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教育价值。因此,我校
摘 要: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特殊儿童尤为如此。小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能力。学会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世界现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语言表达的自己的思想的能力。这些能力就好比工具,没有这些工具,日后要想掌握知识是不可能的。而家庭特殊儿童,往往对于这些能力的掌握不是很好,追根溯源,小学时期的能力教育对他们日后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十分巨大,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操、提升人格魅力的根本途径。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特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價值观形成均有重要影响。因此,利用语文课堂实施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笔者作者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辩证统一的学科。为了使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转化成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知识,教师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素质教育是新的体育价值观影响下形成的与时俱进的发展性体育系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挖掘体育精神元素,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塑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刍议 体育教学 人格 塑造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社会上各种观念混杂、碰撞,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的缺陷。比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
创新就是创造,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多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儿童具有创新的意识,长大才能形成创新能力。藏区孩子聪明但大部分不好学,要培养藏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爱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
[内容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高效的问题情景,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为了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创设一个有效的数学情景非常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情景创设 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情境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虚幻、课程结构单调、教育过程僵化、评价体系消极等缺陷,导致思想品德课与生活缺失联系,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境教学通过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思想品德课师师,要学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