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先生说:“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作文本应该是孩子们表达心声,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可如今的作文状况却令人堪忧。学生往往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会说。学生习作与生活的脱节,学生忽略了对生活素材的观察、思索与积累。其实,作文命题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命题如果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就不能调动其写作及搜集资料的积极性,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的。笔者认为作文命题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其写作欲望和主体参与意识。作文命题的情趣化,一般可以从以下就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命题的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工作、学习、吃饭、睡觉都蕴含着写作的素材,生活有取之不尽的营養,有写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如果教师能够解放思想,精心设计贴进行学生生活实际又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题目,学生就不必搜肠刮肚编造谎言,自然也就能够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了。例如:《课间的小插曲》、《老师,你真的错了》、《同桌,我想告诉你》等题目可以较容易地突破难于下笔的阻力,因为它们全部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当命题与学生的某种生活经验相吻合,或者在心中引起共鸣时,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倾吐的意识,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会常常闪现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二、作文命题的想象化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一向主张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不提倡随心所欲,不鼓励大胆想象。但是,美国等国家却流行起了一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虚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文教学法------故事创作法。这种教学法可以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励写作动机,让学生体验完成作品的乐趣。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对生活、对事物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创作自己理想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就必须突破传统理念,让那些富有想象力,容易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作文题目进入作文课堂,引导学生合理大胆的想象,是作文内容不再全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三、作文命题的情景化
情景作文,是指教师从学生作文的需要出发,有意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联想、想象,以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书面表达欲望。
有趣的情境是学生写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浓缩一定的生活场景,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例如:捧出一束鲜花,想象鲜花的故事;唱响一首歌曲,演绎歌中的真情;观看一段影视,记录精彩瞬间;表演一个小品,描写生活中的万象。这样的情景能使学生萌发表达的积极动机,以境生情。例如:
为防止我偷懒,妈妈还特意指示不准关上书房门,以便随时观察我的举动,我真是没想到啊,表面笑眯眯的妈妈居然还对我使“阴招”。(《妈妈的看家本领》)
小时候和母亲睡在一起,我总能拣点便宜:把冰凉的脚搁到母亲的脚上,享受那暖意带来的温馨;用滑嫩的手抚摸母亲的手,感觉那粗糙带来的舒适。可现在却再也没法找到那种感觉,母亲的双脚冰冷冰冷的,一点热气也没有,脚后跟长了又硬又厚的老茧。(《与妈妈同寝》)
这些独特的感受,便是独特的情景带来的独特的发现。
四、作文命题的自由化
命题自由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日记。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把写日记成为“道德长跑”,张家港高级中学把每晚最后一节课定为日记课。提倡写日记,就是把作文放在最真实、最深厚、最鲜活的生活基础上,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之感,觉得作文原来是如此轻松,如此自由。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那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好文章,往往来自学生平时的日记,日记在有意无意的培养着他们的写作能力。
自由作文之妙,妙在这种作文形式不受文法、词法、句式、篇章等方面的束缚,是学生的任意活动,它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情趣调节到了最高点,真正达到了自主的状态。这种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才是创作的真正源泉。
总之,作文命题应充满情趣。因为学生说话、写话、写作都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最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愿望,也最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实施情趣化命题,指导学生描述有趣的生活体验,以智慧的语言表达智慧的人生,在作文中自由挥洒,吐露真情,这样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人。
通讯地址:山东省庆云县第五中学
工作单位:庆云县第五中学
作 者:蒋 玲
联系电话:13953473500
邮政编码:253700
一、作文命题的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工作、学习、吃饭、睡觉都蕴含着写作的素材,生活有取之不尽的营養,有写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如果教师能够解放思想,精心设计贴进行学生生活实际又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题目,学生就不必搜肠刮肚编造谎言,自然也就能够写出生活气息浓郁的文章了。例如:《课间的小插曲》、《老师,你真的错了》、《同桌,我想告诉你》等题目可以较容易地突破难于下笔的阻力,因为它们全部是学生真实的生活。当命题与学生的某种生活经验相吻合,或者在心中引起共鸣时,学生就会产生主动倾吐的意识,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会常常闪现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二、作文命题的想象化
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一向主张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不提倡随心所欲,不鼓励大胆想象。但是,美国等国家却流行起了一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虚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文教学法------故事创作法。这种教学法可以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励写作动机,让学生体验完成作品的乐趣。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学生对生活、对事物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创作自己理想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因此,语文老师就必须突破传统理念,让那些富有想象力,容易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作文题目进入作文课堂,引导学生合理大胆的想象,是作文内容不再全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
三、作文命题的情景化
情景作文,是指教师从学生作文的需要出发,有意创设一个具体的场合、景象或境地,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思考、联想、想象,以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书面表达欲望。
有趣的情境是学生写作的催化剂。创设一定的情境,浓缩一定的生活场景,犹如给学生再现了生活,活化了人物形象,学生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例如:捧出一束鲜花,想象鲜花的故事;唱响一首歌曲,演绎歌中的真情;观看一段影视,记录精彩瞬间;表演一个小品,描写生活中的万象。这样的情景能使学生萌发表达的积极动机,以境生情。例如:
为防止我偷懒,妈妈还特意指示不准关上书房门,以便随时观察我的举动,我真是没想到啊,表面笑眯眯的妈妈居然还对我使“阴招”。(《妈妈的看家本领》)
小时候和母亲睡在一起,我总能拣点便宜:把冰凉的脚搁到母亲的脚上,享受那暖意带来的温馨;用滑嫩的手抚摸母亲的手,感觉那粗糙带来的舒适。可现在却再也没法找到那种感觉,母亲的双脚冰冷冰冷的,一点热气也没有,脚后跟长了又硬又厚的老茧。(《与妈妈同寝》)
这些独特的感受,便是独特的情景带来的独特的发现。
四、作文命题的自由化
命题自由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日记。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把写日记成为“道德长跑”,张家港高级中学把每晚最后一节课定为日记课。提倡写日记,就是把作文放在最真实、最深厚、最鲜活的生活基础上,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之感,觉得作文原来是如此轻松,如此自由。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那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好文章,往往来自学生平时的日记,日记在有意无意的培养着他们的写作能力。
自由作文之妙,妙在这种作文形式不受文法、词法、句式、篇章等方面的束缚,是学生的任意活动,它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情趣调节到了最高点,真正达到了自主的状态。这种思想的自由和精神的独立才是创作的真正源泉。
总之,作文命题应充满情趣。因为学生说话、写话、写作都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最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愿望,也最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点。实施情趣化命题,指导学生描述有趣的生活体验,以智慧的语言表达智慧的人生,在作文中自由挥洒,吐露真情,这样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人。
通讯地址:山东省庆云县第五中学
工作单位:庆云县第五中学
作 者:蒋 玲
联系电话:13953473500
邮政编码:2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