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如何走出“两难”困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高三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让学生多练一点,则难以从紧张的课程安排中拿出足够的时间;少练一点,则学生的临场作文水平又难以提高。这一矛盾解决不了,押题套题等走捷径的现象就始终存在。然而,走捷径有时会束缚学生思维,让他们反而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进行高考作文备考,还是要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目标出发,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有思想、能创新、善表达,临场拿到什么题目都能写出好文章。
  那么,这样的目标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根本还在于学生的积累和训练,引导学生天天坚持积累和训练,直至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化整为零,把写作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解决两难问题、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可行方向。
  
  一、引导学生重视积累
  
  积累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写好文章。不少人认为熟记一些名人故事、实用数据,再加上一些好词佳句,这就是积累。我以为,事例数据等方面知识的积累固不可少,但学生背熟了这些东西却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深厚情怀,还是写不出好作文。要想学生写出有内容、有个性的文章,除了积累词汇和文化知识以外,我们还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
  1、思想的积累。写好文章首先要有好的立意,这个“意”就是作者个人的思想,是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深入体会、独立思考后才能形成的。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有很好的思想性,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要提醒学生认真体会作者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高度,让自己尽量接近作者的境界。另一方面,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要学会感悟生活,我们还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扩大观察的目标,要经常从社会、校园、家庭、自然界等领域中选取一些事例、话题,引导学生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让学生从中获取写作的源头活水。
  2、情感的积累。精彩动人的文章离不开真情实感,如果学生感情贫乏,写出来的东西必然会给人虚假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用自己教学的激情去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充分感受、欣赏其中的情意美,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感动;然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获得生命的感动。当学生能够得到生命的感动并把它表现在写作中的时候,他们的作文就能真正感动别人了。
  3、意象的积累。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题目都更适合于考生抒写性灵、表现真情实感,学生要想写好自己的个性情感,就必须学会用新颖、独特的意象来表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对观察到的东西要能在心里面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其细节。学生经常这样观察和想像描绘,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就会变成具体的形象储存在大脑当中,到临场作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二、促进学生细化训练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素养,还要经过一定的写作训练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在高三阶段,我们不一定每周让学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但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分解细化写作训练,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天天练一点,直至养成一种习惯。
  1、思维的训练。高考作文实际上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一次大考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必须做到对生活要有独到见解、新的看法,必须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和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个方面。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作文中,应诱导学生巧用逆向思维。如论“这山望着那山高”这一作文题目,本来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如果我们能从新角度立意,难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对吗?人类不就是因为不满足而不断攀登才进步的吗?把眼光投向高山,赞扬不断前进的精神,像鲁迅弃医从文、冯骥才弃球习文就是典型的事例,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这样文章就有了时代的新意。
  2、语感的训练。语感对写作有两方面的帮助:一是写作主体有表达需要的时候,能够立即把思想感情转化成语言文字;二是使文字表达成熟定型,始终符合审美的规律。在考场上短短一个小时内,学生要写出言从字顺、准确生动的文章,没有对文字的敏感、没有成熟定型的言语是不行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每天的朗诵吟咏是必不可少。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至少拿出二十分钟,选两篇诗文大声朗诵、反复吟咏,要心、眼、口、耳并用,做到“入其境,传其情”。
  3、布局的训练。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篇章结构,才能称为“文章”。布局混乱,结构不全,则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从学生的平时作文来看,半数以上学生都不重视整体布局,想到哪写到哪。这说明学生还缺乏专门的布局训练。在课堂上,我们就应结合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布局方法,领会其布局的成功之处,然后再拿出新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构思,想想自己写这篇文章该怎样开头、展开、过渡和结尾,如何安排详略,运用哪些写作技巧等等。每学一篇范文,都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就可以养成写作前布局谋篇的良好习惯。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积累和训练方法,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在生活中去提高写作文的能力,这等于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练也难不练也难”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
其他文献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那么怎样才算读懂、怎样才能读懂呢?应该先将诗歌浏览一两遍,借助各种暗示,对它有个总体印象与感受。高考诗歌试题本身的一些暗示对我们读懂诗歌很有用,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它。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    一、读“题”明“眼”可破意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读懂标题对诗歌鉴赏很关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规律。古人曾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说过“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很好地体现出问题导学法的原理。教师教学的目的首先不是老师讲解书,而是引导学生看懂书、理解书,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解惑能力——亦即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求学素质,获得自学能力、探索能力、独立解决实际
期刊
贵州省大方县六龙中学自2006年9月以来,坚持不懈开展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作为该校的一名物理老师,对此深有体会。未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之前,我只会孤立地教物理,对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其物理素质,方法单一,效果欠佳;学校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之后,并试着有意将古典诗词学习与鉴赏切入到物理教学中,发现两者可以整合,做到比翼齐飞。我的做法是:  首先,从多方面学习古诗词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不论什么事,只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信心才会十足,干劲才能倍增。教学也不例外,要想上好一节课就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这个开端就是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艺术环节,巧妙而正确地运用导入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而且还能起到连接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所谓“创设导入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要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勇于质疑,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构建有效课堂发展学生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新的课标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更加关注人的发
期刊
摘要: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学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利用课堂器乐(电子琴)教学的优势,巧借器乐,在提升学生激发兴趣、锤炼意志、培养能力、体验成功、学会合作、认识自我等心理素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器乐教学 心理素质 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心理素质
期刊
一、什么是活动课    “活动课”,顾名思义,就是打破了以前那样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体会文本、感悟生活。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增加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是对语文课堂的改革,也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    二、发展语文活动课要注意的事项    1、转变人才观  要变过去只追求学生学习的高分数
期刊
摘 要:“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而学会阅读这一学习方法无疑就是掌握了终身自(治)学的最好武器。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提高学习效率、扩大知识面、形成用化学的观点去解释各种现象的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词:阅读能力 自学能力 学习效率    今天,教育再也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学习方法的传授才是目前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学会阅读无疑就是掌握了终身自(治)学的最好武器
期刊
学生要发展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前提,积累是发展的必经历程,所以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引领一年级学生走进积累,让他们在积累中成长呢?在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在模仿中积累    一年级学生特别善于模仿,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十分注意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说练积累。如:在学习《四季》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自己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数学教学不是靠给学生“加压”,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联系数学知识,抓住“热点、活点、趣点”,正确引导,“点穴”到位,挖掘开发教学知识的趣源,在教学中实施“趣教”,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达到和谐统一,用数学本身的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