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当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的方式,将数学游戏有机地运用到新课导入、旧知识巩固以及定理的总结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意义;对策
  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学习的最初都是凭借着游戏进行的,游戏对于人的认知和技巧具有训练作用;教育学家认为:游戏是最好的活动素材。由此可见,游戏在人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过程。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九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应当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相关要求,将数学游戏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广泛参与性,让学生通过数学游戏,认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不断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 数学游戏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的教学中,很少有人会将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得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鲜有使用。从根本上讲,游戏化理念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 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的运用,能够让原本生硬、枯燥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有趣,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应当将游戏化的教学理念有机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 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和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度、广度上的理解能力相对有所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但是,初中数学的难度增加,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而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接受知识。游戏化教学理念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通过游戏辅助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
  对于现代社会的学生而言,自主和创新能力,是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而数学游戏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游戏,自主思考游戏规则,通过小组游戏,深入了解蕴含在游戏背后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大脑思维,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 数学游戏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 利用数学游戏引入新知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九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的运用,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概率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通过转盘游戏的运用,让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概率知识。我们知道,转盘游戏中蕴含的概率知识是比较丰富的。如下图1是一个转盘,转盘由7个相同的扇形组成,有红、绿、黄三种颜色,其中红色占3格,黄、绿各占2格。当转动转盘时,指针指向红色、黄色的概率各有多少?指针不指向红色的概率有多少?
  在这个数学游戏中,学生通过转动转盘,各自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教师再对学生的认知做一个全面、充分的总结、点评,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远比教师直接给学生讲解概率的知识要有意义,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游戏总结定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再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无形中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数学定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笔者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一个掷骰子的游戏,让学生总结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一些看似公平的游戏后面所蕴含的不公平现象。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让学生两两组合,将一个均匀的含数字1、2、3、4、5、6的骰子任意掷出,朝上数字为6的人获胜。教师提问:你认为这个游戏对游戏双方公平吗?结合这个游戏,想一想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在学生投掷完毕之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和总结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远比教师直接给学生讲: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大于0而小于1的这样的结论有意义。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理念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应当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的方式,将数学游戏有机地运用到新课导入、旧知识巩固以及定理的总结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文培.浅析初中数学游戏活动的开发与实施[J].中学课程辅导,2016.
  [2] 苏幼云.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新校园,2016.
  作者简介:
  李弢,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绿塘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形结合法不仅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因此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笔者在此就数形结合法在求曲线交点个数或求方程的根,以及求最值教学中的应用谈了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应用举例  一、 数形结合在求曲线交点个数或求方程的根教学中的应用  例1 方程lgx=sinx的實根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分
摘 要: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存在较大的挑战,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文章首先概述了“空间与图形”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其次提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即充分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巧设有趣的数学故事场景、挖掘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以及注重设计感知体验活动;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的注意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现行的小学教育中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重视。小学数学作为重点学科,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本论文针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体现  一、 引言  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模式,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行的小学数学教育已经打破了原
摘 要:数学研究中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运用他们之间的联系来解决数学问题,我们称之为数形结合。数形结合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笔者在此就数形结合法在概率与统计中的应用,以及在求参变量的范围教学中的应用列举数学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应用举例  一、 在概率与统计中的应用  例1 设随机变量ξ~N(2,σ2),且P(2<ξ<4)=0.3,则P(ξ2)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初中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初中数学;能力培养  一、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学
摘 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数学学科一直都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学科,小学教育工作者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开展情况也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当中。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点内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联系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深入探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