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形结合在求曲线交点个数、求最值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形结合法不仅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因此引起了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笔者在此就数形结合法在求曲线交点个数或求方程的根,以及求最值教学中的应用谈了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应用举例
  一、 数形结合在求曲线交点个数或求方程的根教学中的应用
  例1 方程lgx=sinx的實根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分析:作出y=lgx和y=sinx的图象如图1,从图1可知,当0  例2 椭圆(x 1)24 y2=1和抛物线y=1-(x 1)2的交点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分析:如图作出椭圆和抛物线的草图如图2,从图可知两曲线的交点个数为3,即选D。
  二、 数形结合在求最值教学中的应用
  例1 如果x、y满足(x-2)2 y2=3,求yx的最大值( )
  A. 12
  B. 33
  C. 32
  D. 3
  分析:x、y满足的方程对应的曲线是以(2,0)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如图3)。记yx=k,即y=kx,它表示过原点(0,0)斜率为k的直线。显然,当直线与圆相切时k取最值。由
  |2k-0|k2 1=3
  得k2=3
  ∴k=±3
  因此,k的最大值为3,故选D。
  例2 若点A坐标为(3,2),点F为抛物线y2=2x的焦点,设P在抛物线上移动,为使得|PA| |PF|取得最小值,则点P的坐标为( )
  A. (0,0)B. (1,1)
  C. (2,2)D. (1,2)
  分析:抛物线y2=2x的焦点为F(12,0),准线为l:x=-12(如图4)。由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知PF与P到准线l的距离相等,于是,若过P作PQ⊥l于点Q,则|PQ|=|PF|,从而|PA| |PF|=|PA| |PQ|为了使右式最小,其充要条件是A、P、Q三点共线,故yP=2,因此选C。
  作者简介:
  耿娜,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市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行的小学教育重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作为重点学科,在教学中要发挥阅读教学的引导作用,就要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运用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小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有所提高。本论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通
摘 要:在数学具有多层次的思考与逻辑方式的特点下,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以义务教学课改方针为根本,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在注重成绩输出的同时,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培养,在这两方面上研究培养自主能力及思维培养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提高学生思维培养的教案同自主学习的方式等产生研究。  关键词:数学;自主能力;数学思维  一、 小学生缺少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培养的原因  礼记里记载:
摘 要: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掌控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同时对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极其有利的。因此,在初中这个重要学习阶段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性文本;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中文章的主要体裁便是记叙文,其不仅能够培养初中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各种写作的方法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我国新课改已实施多年,新的课改理念要求“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民主化新型师生关系,完善评价机制,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
目的:大量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两个方面,其中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摘 要:在中学数学新教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中,需要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加强重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素养。并且,数学教师需要及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不同层面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指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能够正确解决,从而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下文,结合我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课堂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与场所,双方能够对知识进行直接互动和快速传递,这就决定即时评价不仅应用时频率较高,还是改善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也在应用即时评价,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解决。笔者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并提出部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即时评价;误区;对策  无论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还是新型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