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的空中楼阁》是中职语文高教出版社基础模块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了文章内容后,寻找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摸清文脉,找出线索,这是理清文章思路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路;理清;《我的空中楼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的空中楼阁》是中职语文高教出版社基础模块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这样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阅读时,读几遍后,好多学生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感觉很散,找不到其中的线索。“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细加探究,遵循这条思路才能把握文章的要义。结合学生特点和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理清散文思路的方法,自然而然地感悟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一、了解内容,为探究思路作准备
  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整体感知课文。因此一上课,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本文写作的对象是什么?二是围绕写作对象写了哪些景象?学生读文章后,明确:本文写的是我的空中楼阁,即山上的小屋。围绕小屋,写了山,树,花园,云霞,空气,光线,交通,夜景,装饰。
  二、理清层次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明确了文章的内容后,这些内容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就需要把握作者的思路,以明确文章的主旨。从写作上来看,理清思路,才能更好地谋篇布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特别是学习课本中的经典文章时,紧扣文本,运用一定的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一)分析立足点,理清层次
  一般来讲,写景散文在划分层次结构时,可抓住文章的关键字词或关键句来划分,这些关键字句有的以时空贯穿,有的表明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本文在整体结构上如行云流水,不留痕迹,并没有标志性的字句。引导学生在回忆了散文的有关知识后,我要求学生统观全文,以立足点的不同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学生仔细读几遍文章后,整合文章的内容,将文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另一部分是立足于小屋看外界,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整体结构明确后,又引导学生细致学习每部分的内容,体会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匠心。
  (二)寻找过渡句,理清层次
  学习第一部分时,我要求学生找出这部分的过渡句,划分层次。学生认真读后,很快找到了两个过渡句:“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和“换个角度,近看改為远观,小屋都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依此将第一部分分为三层,并明确:作者在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定景换点。写景犹如在摄像,讲究观察点,景别,角度和观察者的运动。先是立足于屋外,写小屋与山的关系,这是全景;接着立足于山上,写小屋与树的关系,这是局部的近 景;最后立足于山下远望,继续写小屋与树的关系,这是仰视中的局部远景。
  (三)明确顺序,理清层次
  学习第二部分时,我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所写景物的特点,提示学生与第一部分的景物特点进行比较。反复阅读,讨论后,学生发现:在写花园时,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领空的无限,围墙的无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光线因晨暮昏晓而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在“绽开”或“收拢”;出入的“高高的山坡”和傍山山路,被“我”叫做“幸福的阶梯”和“空中走廊”。就这样,作者将小屋周围的环境写得广阔、开放、清新。通过比较,学生容易感受到,文章前半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房屋的形式、情姿。后半部分写景则重在进行浪漫的遐想,由实入虚,将现实的景观,融进迷离的诗一般的意境。
  由此我们看到了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从小屋的坐落写到小屋的环境、出入的山路,前半部分定景换点,后半部分定点换景。小屋的环境是从整体到局部,从有形到无形。
  三、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把握文章脉络
  对线索不是很明显的散文,通常要反复地读,细细地找出并品味其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把握文脉,以更好地理解行文思路。学习第二部分时,同学们找到了许多饱含深情的句子,对尽情游目骋怀的向往,对光线变化的独特感受,到直接抒发议论:“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这可谓是点睛之笔。教学中,引导学生找文章的中心句,学生还是能找出来的。把握了文章的中心,结合文中分析出的景物特点,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对小屋的喜爱,寄托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怀。正是这些情感,将文章的内容串在一起。
  总之,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了文章内容后,寻找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摸清文脉,找出线索,这是理清文章思路的一些方法。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情景创设对于提升课堂效率、增添课堂趣味性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之时就应当考虑课堂的情景设立,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性格特点考虑情景创设的方法。语文学科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学科,學生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掌握基础知识,掌握汉字书写方法、成语运用方法、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方法等,丰富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更应当思考高效的情景创设方法,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语文课堂,在轻松适
【摘要】九年级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的转折点,面临升学的选择,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尤为重要。因此,复习不仅要有的放矢,更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全国各地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考试要求,各学科针对要求都会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关键词】实践;思考;中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九年级是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关键节点,对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诗文赏析: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山光:山上的日光。池月:即池边月色。开篇两句是说,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
【摘要】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各项素质的综合体现,可以有效地展示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然而,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不高,这就使得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热爱写作成了初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出发,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策略;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这首诗写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为什么呢?是由于“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杂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语言积累”,积累不足,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语感,更无法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不能真正学好语文。可以说,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多年的积累才能有效果。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语言积累不足会影响他们语文能力的长久发展。本文主要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做好语文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高效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
【摘要】中国是具有悠久诗歌传统和强大诗歌基因的国度,不论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典诗歌还是发展时间较短的现代诗歌,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苏教版《向青春举杯》现代诗专题为例,分析高中阶段现代诗歌的教学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现代诗歌;路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当前,初中生对作文的学习和创作兴趣不高,同时作文教学受限于学习的课时和学科自身难以掌握的特点,使得初中作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初中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训练的方法、知识的转化等方面下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为何学生在每个求学阶段都要进行写作学习和训练,一个重要的
【摘要】现今受高考束缚,语文教学很多时候仍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完成任务为终极目标,完全忽视语文的功能——“语”和“文”,即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因此,本着“语”和“文”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来展开教学,力图体现新课标背景之下“对话式课堂”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反思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理念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甘肃省灵台县吊街中学,甘肃 平凉 744400)  【摘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综合性学科,“让语文生命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如何加强情感教学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情感教学;课堂情景;师生关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