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口语交际“三部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语言学认为,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环境里,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感情的双向互动的一种语言活动。“口语交际课”是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種语文课型,是依据规定的教学内容,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口头言语交际的实践课。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明确的向我们说明了口语交际的特点,即:口语交际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互动性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而实践性表现为处处为学生创造交际实践机会,拓展交际的空间。这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新课程中的一块新天地,是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等具有同等地位的一种课型。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养成学生认真倾听、礼貌交际、懂得合作等良好的交际习惯,形成文明和谐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做了一番探索,要扎实地搞好口语交际教学,让口语交际教学鲜活起来,就应该唱好口语交际的“三部曲”──“话题曲”、“情境曲”、“互动曲”。
  一、唱好“话题曲”
  1.立足教材,活用话题:
  在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内容,如《有趣的游戏》、《我们的画》、《我们身边的垃圾》等,这些内容既富有情趣又贴近儿童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是很好的交际话题,我们要用足用好。但是学生生活的阅历或环境不同,适应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我们若拘泥于教材,就教材静态地展开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只会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入死胡同。我们必须用活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我在教学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话题《我该怎么办》时,觉得十分无劲。因为班里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学生没有真正做过家务,更谈不上去劝说,再加上一年级学生阅历浅,知识经验不丰富,说什么理,怎样劝说,有一定的难度,即使说了,也是苍白无力,缺乏生活基础。所以对于这样的话题,我们可以大胆舍弃,或者更换。
  2.开展活动,寻找话题:
  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陶冶情操,促进智力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教师相机组织活动,抓住活动的契机,如文明学生的评比,班干部的竞选、好书的推荐及各种主题队会,在活动中开展口语交际训练,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会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使训练更有实效性。如 “三八节”前夕,我校开展了“我拿什么报答您──我的妈妈”亲情活动,我根据班级实际,组织了几次非常有效的口语交际活动,如“我的名字”、“我小时候的故事”、“妈妈的照片”等等,妈妈、自己,学生最了解,因而有话可说,在向学伴娓娓叙说的同时,既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际,也感受到了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关怀。
  3.寻找热点,扩大话题:
  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小学生虽然尚未涉足社会,但他们小小的群体里会经常讨论一些热门话题。比如,前一阶段,他们都在正争相传阅《奥特曼》,认为这书很好看;他们在哼唱周杰伦的《双节棍》、《东风破》,庞龙的《两只蝴蝶》……而且唱得不亦乐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谈论,可问:你是怎么认识周杰伦的?你喜欢他吗?他会唱哪些歌?你觉得他什么歌最好听?我们不要求学生发表多么有创见的看法、观点,只要学生喜欢说,愿意说,能说出真情实感,把意思说
  明白,我们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二、唱好“情境曲”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里的“情”就是情趣,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创设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可以扣动学生心弦,调动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并乐此不疲。如有关环保问题的《我们能做点什么》口语交际,一开始,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孩子们的思绪拉入了活动中:同学们,我们班是学校命名的首批特色班,我们的特色是──(学生齐说:环保宣传)在去年开展的“三创”工作中,我们也付出了努力,还记得自编的《环保拍手歌》吗?让我们合着节拍唱起来:“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地球……让天蓝起来,让地绿起来,让水清起来……这样的富有激情的导入,触动了学生的美好回忆,生动、有效地激起学生倾吐的冲动和交流欲望。
  2.事先布局创设情境:
  教师事先布置好一个场面,诱导学生在浑然不知是人为设计的情况下进入角色,以他们最真实、自然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如《借铅笔》的片断。师:小朋友,这节课我想请小朋友看老师画画。老师在粉笔盒里找彩色粉笔,可是没有。师:噫,彩色粉笔没有了。没有彩色粉笔,画出来的图画多难看呀!(学生也跟着着急起来,逐渐入境。)生:老师,我去你办公室拿。师:啊呀,不巧,办公室里的彩色粉笔被王老师拿走了。她在隔壁班上课,不知道哪位小朋友能帮帮我。(许多学生就边举手边抢着说:“我去,我去。”)师:别忙。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打算怎样向王老师借呢?你们能先自己准备一下吗?谁说得好,我们就请他去借。(这时学生已经完全进入教师设计的情境,而教师也可以自然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了。)
  3.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如《夸家乡》的口语交际设计,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上课,老师就扮成导游模样(头戴旅游帽、手拿导游小旗子),告诉小朋友:现在我是东方旅行社的经理,你们呢?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导游,现在我们要开个会。当导游,太新奇了,学生的眼睛马上亮了。然后,“经理”老师煞有介事地说:今天把大家召集来,主要是因为明天有一批北京的客人,来到我们家乡,我们旅行社准备接待他们。我们要选派一名优秀的导游前去接待。为了展示我们最美好的一面,又能让他们玩得开心,请你们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向游客介绍下一下一天的行程。游客如果觉得满意,那你就被选中了……就这样让学生“跳”出了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在活动情景中不知不觉进入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唱好“互动曲”
  “课标”强调了“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口语交际指明了方向。与其说口语交际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课时,一位老师由课件出示垃圾图片引发垃圾从哪里来的话题,由垃圾的对话引发成立“点子公司”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法,最后通过评选“金点子公司”及“环保小卫士”使口语交际达到高潮,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且使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唱好“话题曲”,学生就有话可说,唱好“情境曲”,学生就会乐说、想说,唱好“互动曲”,学生就能真正练就交际的能力。唱好“三部曲”,口语交际就能既鲜活又富有实效,口语交际才能真正做到“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学生也能大胆地走进课堂,自信地走向生活。
其他文献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许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向學生传授知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至于管理学生,那是班主任的职责。于是形成了学校环境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学生在楼道追逐打闹,甚至口出脏话;课堂上学生玩手机、吃口香糖甚至睡觉;教室里纸屑满地、卫生工具横七竖八、听课一脸茫然等等,只要不是班主任,一些老师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的不良行为也只有见了班主任才可以收敛一些,而见了其他教
内容摘要: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 生动形象的导语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导语设计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但对如何落实新课程,设计新颖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并不多。许多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作业,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重复机械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过程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看似简单,想要坚持却很难。自己有没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起决定性的一点。强迫性学习既是在学生不愿意学习的情况下强迫学生学习,这种学习的学习效率底,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得不偿失。因为中学生存在惰性心理,所以强迫学习在很多中学生身上都有发生。我们应该认识强迫学习的不良后果,根据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愿意主动学习,从而避免强迫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日见端倪,我们将面临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一场新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此时此刻,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影响,越
摘 要: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并且是很常用的方法,所谓数形结合思想,主要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通过“以形辅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关键词:形象 抽象 数形结合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的程序基本上都是学生先在课外进行预习,然后教师在课堂中传授新知识,最后通过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能力的学生最好能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另外相关的情景中去。这样的教学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很难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于教师来讲,能兼顾到中间程度的学生已经是很不错了,对于那些学的快和学的慢的学生,往
家访顾名思义为家庭访谈,指的就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实地走访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家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一种与家长学生沟通的手段,是一种教育延展的方法。湖北省教育厅开创性地提出了“课外访万家”的活动,要求老师都必须采取实地家访形式,深入到学生的家庭,聆听和收集家长、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想法。如实将学生及家长反映的教育教学问题反馈到教育职能部门。  一、认真筹备家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