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灵魂的精髓,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更为占有重要地位。小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教材文本明显增加传统文化素材比重。并且,我省切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对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强化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今,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是如何的呢?我从小学语文古诗词这部分的传统文化教学中,进行了调查研究。今年的9月份,我对我们学校一年级和六年级的10位同学进行了抽查,分别让他们在10分钟内背出五首古诗词,一年级的小朋友95%都能把五首古诗背出来,他们背诵的内容大部分都《静夜思》《鹅》《悯农》《春晓》《一去二三里》《春夜喜雨》《登鹳雀楼》等;六年级的同学能100%背出五首古诗,但是惊人的是他们背诵的内容也跟一年级小朋友背诵的差不多;我在的这10位六年级同学背完后提出让他们再背出两首古诗曲,结果只有两位同学背出一首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另一首是《清平乐 村居》;让我瞠目结舌,我们不仅要问:这就是小学六年学学习古诗词的结果吗?孩子从幼儿园时就“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吟个不停,到小学六年级仅仅能掌握这么可怜的十几首吗?人均 10 多首的记诵量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的要求又是多大的差距!
  那么,小学阶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下面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出现以上调查结果的原因可以归根为:教师欠重视,学生没兴趣。
  教不重视,学没兴趣,学没兴趣是由教不重视引起的。大部分教师认为:学习古诗,古词曲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作用不大,现在的学生用现代汉语来表达都成问题,理解现代文学都有偏差,对古诗文教学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重视现代文教学,轻视古诗词教学,总认为古诗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表层理解,粗略感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对于古诗词提不起兴趣。因此,对于学校推荐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中的古诗文学生没兴趣看。于是,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就出现了两种情况:属课内内容大概了解,默写则一丝不苟;推荐的则不闻不问,或者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而已。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我认为古诗词教学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设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下面我从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不同的小学阶段,来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建议。
  一、巧用启蒙阶段,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不能紧紧抓住所记得内容和意义有条理地记忆,也就是理解记忆的能力还比较差;知觉发展不够充分,这一时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如打电子游戏,他们能把如何过关的步骤记下来。这说明低年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注意力集中相当长时间。他们注意力的特点是,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记忆了它。因此,低年级古诗词教学应该轻理解,重兴趣。
  1.游戏学习,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学习知识大都从兴趣出发。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一年级的孩子更喜欢游戏,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学习古诗,能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古诗,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课堂上,“开火车”背诵古诗,小朋友一人背一句,比赛那一列的火车开得又快又好;“抛绣球”背古诗,老师背一句把绣球抛给一位学生,接到绣球的学生马上接下一句,由他再抛给另一位同学,反复进行,学生们很容易就会把古诗记牢;如果经常开展一些游戏,学生古诗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2.载歌载舞,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我们在古诗教学的课堂上,可以把一些古诗编成歌曲,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帮助学生背诵。例如,在《悯农》这篇古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播放配乐视频,让孩子模仿视频中的动作,做出锄禾、擦汗等动作来背诵古诗,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3.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低年级的教科书每篇文章都配上精美的插图,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里一部分古诗结合内容也配上了水墨画。在古诗教学中,可以结合低年级对事物比较抽象理解的特点,让学生结合插图去初步理解古诗,背诵古诗。例如,在教学古诗《草》中,让学生观察一片郁郁葱葱草丛里的草全是彎下了腰,知道有风在吹动了草,让学生在古诗里找出相应的诗句:“春风吹又生。”这时,教师可以顺势把《草》的第五至第八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结合作者的背景编成故事讲解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诵读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作画;虽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所画的图画不一定完全符合诗意,但是,这时学生的兴致一定很高,有助于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二、延伸兴趣,诵读拓展
  在中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老师拿到一首古诗,看到的只是一个知识点,急急忙忙的忙着拆解分析,想法设法地去探讨一首诗的意义,仿佛它是进入诗歌的唯一正确的方式,仿佛从文本中总结,离析出一首诗的意义,把一首诗抽象为一段哲理和格言,从中概括出“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形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诸如此类于枯燥的公式,以为阅读一首古诗的任务到此就完成了,诗歌教学的情趣荡然无存。法国诗人瓦雷里指出:“这些徒劳和野蛮的方法只会从童年起就毁掉对诗的感觉。”
  “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意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中高年级的古诗此教学,教师应该借助每一堂课,激发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做法和看法。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的课堂上教学意外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课堂要生成精彩,那些不为人注意的小事往往是一大资源。有时,教师或学生也是课堂的资源之一,特别是教师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或大胆地运用令自身尴尬的小事,也可能成就课堂中的精彩。其实要成就一节课的精彩,关键是教师如何鉴别、重组各种资源,让这生成变成有效的课堂资源。  【关键词】小学课堂;生成资源;资源运用;课前预设;包容错误资源;回归生活  一、问题呈现  
2019年10月,东莞市麻涌镇古梅第一小学被评为东莞市第二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全市仅有16所小学获此殊荣。喜讯传来,全体师生无不欢欣鼓舞。这是校长陈维荣和他的管理团队践行以“情智共育,和谐发展”为核心内涵“情智教育”的最新成果。多年的执著坚守,辛勤付出,最终如愿以偿收获秋天的果实。  一、情智校长,励志笃行  麻涌镇新基村荫榄,民风淳朴,文风鼎盛,人杰地灵。村民喜爱粤剧曲艺,吹拉弹唱融入日常生活。
一、荔湾教育资源平台简介  荔湾教育资源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荔湾区教育系統一个网络化的教育服务体系,提供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全区中小学教学的信息技术水平,打造一个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教师在线备课上课、学校进行网络办公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针对一般教师的教学需求,平台上提供的资源可分为教学教研与教育资源两大类。具体内容如下图:  使用荔湾教育资源平台,虽然不能像使用ipad那样有
这几天,啄木鸟小啄忙极了。  每天早晨,他都很早起来,刚刚治完松树伯伯,又来治住在松树伯伯后面的樟树爷爷。这时,小啄眉头拧巴起来,心想:“这几天怎么这么多虫子?”啄木鸟觉得和失去年的一场大火有关,那场大火烧掉了许许多多动物的家,所以虫子就跑到树上安家,可是有什么办法赶走虫子呢?  这时,小啄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想给虫子们安一个家。  他把虫子们的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天上飞的,小啄就帮它们弄一个窝
9月20日上午,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联合主办的广州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验项目启动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举行。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林平出席并分别致辞。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黄埔区教育局等部门的领导及指导老师等300人参加了会议。  曹志祥主任指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是一种跨学科的(Stem)、项目
【摘要】学生就像天上的“星星”,教师能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走进行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每一个学生能主动敞开心扉地与教师交谈,使学生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提高对生活的认同感、感受生活的樂趣,从而开展社会化生活。  【关键词】小学德育;闪光点;团队活动   我任教一年级时,憧憬着迎来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屁孩”。随着家长的年轻化、高学历化,我理所当然地认为班上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正当我为自己即将
【摘 要】物理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好物理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很有必要。那么如何组织物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更高效呢?文章对此进行详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能力  一、课堂教学能力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正常执行教学任务和贯彻教学思想的重要条件,是教学要求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能力,也是体现教师素质的重要
【摘要】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应用。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注重计算教学是必然的。能合理沟通计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的关键,是促进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一)》一课为例,阐述沟通算理算法,构建高效计算教学课堂的具体策略:搭桥引路,铺垫旧知入新知;注重理解,反复实践明算理;自主生成,理解算理通算法;强化提升,运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正是记忆力好、兴趣广泛的时期,正是应该多读书、读更多的好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时机。读书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使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
【摘要】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需要阅读经典。但认真观察不难发现,教师模仿式的阅读教学让学生阅读变成了一种“流行风”的、“快餐式”的阅读。要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提升自身素养,同时引领学生独辟蹊径,找到阅读经典的智慧路径。因此,本文希望通过营造阅读经典的文化氛围、开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致、挖掘文学经典内涵等方法,引领学生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