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信息技术课已经定为学生的必修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流行软件、网络游戏、QQ及网上冲浪猎奇等对中小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但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却为数不多。“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却成了普遍现象。我们应究其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从课堂教学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据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觉得“不好玩儿”,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所以我们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抓住中小学生在这一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他们的兴趣广泛性、想象的丰富性和精神的创新性这一特点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下面谈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做法。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练习课,活动课,只要开了个好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其重要的艺术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如《进制的转换与应用》一课,在课堂导入中借鉴了小品和幽默智力问答题的方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见成效。导入如下:
  师:开课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数学游戏?(课件展示)“1+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2?”
  生:(齐说)“1+1在算对的情况下等于2”(赵本山的小品已经深入人心了)
  师:老师出的是数学游戏题,可不是幽默智力问答,那我们在看一道:“1+1在什么情况下等于10?”
  生:(小声说)“1+1在算错的时候等于10”
  师:可老师认为“1+1在算对的情况下也可等于10”(学生疑惑的表情),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师:我们知道钟表是以60秒为1分钟来计时,也就再过1秒就计为1分钟零1秒,这就是六十进制,而我们在数学中所使用的进制是十进制,当9+1的时候要进到十位1,这样的进制还有很多,比如十二进制、二十四进制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一学在计算机内部使用的进制,二进制。
  通过幽默智力问答的导入方式,轻松愉快的提出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把复杂的进制问题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2、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兴趣
  并不是说只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使用了电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节——不容易使学生感兴趣的课,我们可以从当前流行的DIY入手,以组装计算机为目标,同学们喜欢玩计算机,谁又不想学会组装计算机呢?课前收集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结合图片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实物。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幽默,运用恰当的比喻,将抽象的名词具体化,专业的语言生活化,使学生很愉块地接受哪些“枯燥”的电脑知识,当然,这样的课就对信息技术老师的知识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以学科整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应用软件时,我们可以软件的功能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学生复习了学科知识,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操作,一具两得,使学生有一种知识应用的成就感,从而记忆深刻。例如,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中的动画与物理运动结合起来;将绘图与数学的中的图形结合起来;将图文混排与课本的排版结合起来,将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与数学、化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堂课都变成一次愉快的学习旅程,让学生在玩中练,乐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师生相互探索的学习为主,重过程,轻结果,它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活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问题学习;教学设计;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问题或实际事例,以类似于科学
本文采用高分子微凝胶模板法结合超声对于高分子物质的降解作用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纳米LaO,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摘要: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当把教材看成是自己从事自主课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创新的设计资源之一。自主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教材进行本土化、具体化和个性化的重新整合,提高教材的使用效度。  关键词:五课时;五课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4  教师使用教材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当把教材看成是自己从事自主课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创新设计的资源之一。通用教材面对的是各地区的全体使用者,而教
期刊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更为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1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0例病例中,拟行
摘要:科目概念是本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也是如此。本章重点分析了高中地理学习中概念教学的多种方法,并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海洋,逐渐的教育改革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方向。推出新课标之后,各课程教学都实施了改革,然而改革的成功与否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其课程教学
期刊
目的:探讨浅表探头联合环形经直肠探头在诊断肛周脓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经手术治疗并明确诊断的91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浅表探头及环形经直肠探头的超声检查,用术前超声检查
本文在阐述了基于Biot理论对各向同性多孔介质的热声制冷机中回热器的基本方程和声能流基础上,对回热器的焓流进行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课堂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起到调控教学、引发反思、激励成功的积极作用。反之,则极有可能破坏课堂教学秩序,打消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产生消极的不良影响。就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而言,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一、提高教师的评价认识,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创设情境,促成学生自主参与  教育者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能够突出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方法,如投影、挂图、录像、演示、实验等,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挖掘他们的自主探索的潜力。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布疑设奇,创设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运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3个社区的104例(100例有效)的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采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