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概念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ocoo_dan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目概念是本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也是如此。本章重点分析了高中地理学习中概念教学的多种方法,并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海洋,逐渐的教育改革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方向。推出新课标之后,各课程教学都实施了改革,然而改革的成功与否其决定性因素就是其课程教学的质量,地理教学亦是如此,加大力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视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种地理概念教学法
  地理事物是一切地理概念的源头,若想很好的把地理原理理解透彻,其基础就是将地理概念熟烂于心。一个地理知识体系的建立,单纯的记住一些地理概念是不够的,因为它要求必须真正的理解地理概念的本质。概念不能概括为事物的表象反之它是事物的本质,它也不代表片面的事物,而代表事物的全面,同样它所体现的是事物内部的所有联系。因此,为了真正的掌握好地理概念,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需时刻铭记学与思的结合,善于思考,勤动脑筋,真正理解其内涵并培养归纳能力,将抽象的感知转化为理性的认识,逐渐形成明确的地理概念。多种多样的地理概念学习法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点。
  (一)概念地图学习法。概念地图可以直观的表现知识概念体系,是一种认知工具。不同的主题都可用它来体现,其地图的几何构成一般都是矩形框和椭圆,将知识内容放置其中,并用直线进行相应的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主题的概念地图,这种针对地理概念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结构,加深学习印象。
  概念地图的诞生是在20世纪60年代,是由一个美国教授提出的。概念地图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时候,其表现的基本要素只有命题、概念、连线和层次级别这四个。其中命题指的就是指把两个不同的概念连接起来形成的相同意义的关系;概念是节点的表示,同类事物被感知其共同属性就是节点;连线是最容易理解的,二者之间只要存在概念关系,就可相互连接;层次级别,任何知识领域里,概念必定是多层次的、分级别的。概念地图学习法不仅可以把相同主题的不同概念作出区分,还可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不同领域概念之间的关系。
  (二)启示传授法。地理教师是地理知识传授的主力军,通过课堂上绘声绘声的讲演,将地理现象描绘出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易受到启发。老师讲演的生动程度越大,地理概念形成的容易程度就越高。教师在授课之前,需事先为相关的地理概念储备大量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还需一边讲课一边提问,努力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思维引往深处,指导他们真正理解地理概念的本质。
  (三)对比法。对于地理概念的形成,对比法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学生可以理解地理事物的本质。地理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各种地理现象存在于整个发展过程中,这些现象由于受到一定的时空限制都具备其自己的特点,但是各现象之间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联系。运用对比法,可以明确的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的一般发展规律,有利于地理概念的形成。
  举个例子谈谈,当学习到内力和外力的概念时,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学习和思考,学生可以发现内外力之间的本质差别是由它们表面的差异造成的。对于环境的改造,外力的规律是地带性的,而内力的规律是非地带性的。通过不断的分析研究,发现二者的本质联系,内力是基础,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地表起伏格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力的作用就是继内力之后对地表的改造。通过这个例子,对比法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还需注意一些问题,尤其是目的性的问题,不能抱着比较的心态为了比较而比较,并需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比较方法。
  (四)诗词利用法。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喜好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提及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不仅生动,而且直观,容易理解便于背诵。倘若教师能意识到这一点,课下多收集一些含有地理知识的诗词,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学生有兴趣就喜爱学习喜爱研究并牢记于心不易忘记。尤其在学习新课题之前,若能引入新奇的相关诗词,学生的吸收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地理概念教学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一)关注教学的流动性。地理概念说到底其根本反应就是地理事物的本质,其概念也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核心。为了对教育实施创新,教师必须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勤动脑筋,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地理概念掌握牢靠。地理事物的发展不是静止的,它永远处于一个流动的发展态势,因此其地理概念也具有流动性。地理概念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就要求其概念教学也应随时做出改进来适应概念的流动性。
  (二)预防教学出现“概念化”。使地理概念教学不断完善做出的种种努力的这份决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必须要预防“概念化”教学的出现。这个“概念化”的内容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动的、内容丰富的等具有很大教学意义的地理事物简单化,单一的展现出来,使其真正内涵完全得不到体现,对其现象的研究一味的看重表象,忽视本质,看不到事物内部之间的必然联系,看不到事物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这种现象会严重阻碍地理概念教学的发展,未出现时需预防,出现时必须抵制并克服。
  三、地图法
  1.概念
  地图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地图(包括地球仪)、剖面图和其他示意图,传授地理知识、培养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2.地图法运用基本要求
  选图运用教学挂图,首先要注意对它的选择。特别是在教学用图数量多、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情况下,更应作好选图工作。
  指图指图时一般要做到:教师要站在挂图的一侧,且面向学生,身体不要挡住地图以妨碍学生的视线;指图目标要明确,切忌盲目乱指或空指,做到“讲”、“指”一致;指图要准确,要严格区分出地理事物反映在图面上的点、线、面;指图必须注意规范,指图时指图钎的运移方向要合乎地理事物的规律,并时时提醒学生注意,指交通线要顺着起迄方向指;指河流大川则要从上游往下游,不能倒指。
  用图用图即运用教学挂图说明地理问题,通常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选用不同的地图。有的地图所反映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并不突出,必要时就需辅以略图。在讲课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没有注记的空白挂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把所讲授的地理名称有计划地写在图上,以加深学生的初始印象。还要有思考性,教师要重视组织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倡导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讲解时可以采用适当的提问,要求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或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从图上寻求答案,获取知识。
  三、讨论法
  1.概念
  在教师引导下,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展开论辩,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可以有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
  2.讨论法运用基本要求
  选择恰当内容。选择在重点内容、技能学习、开放性问题、感兴趣的内容方面重视思考过程。难易适度、给予时间保证,问题具有思考性
  把握课堂讨论契机。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提出问题时
  四、结语
  加强地理概念教学,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重点分析了概念地图学习法、启示传授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以及诗词利用法,并为加强概念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打了预防针,给予警示,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李战歌.浅析高中地理学习方法.[N].学知报.2010.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试用国产红岩自卸车主机与卡特彼勒Z-19装载机上进行设备的更新改造,取得了极大成功,本文介绍具体的改造过程和试车效果.
双语教学是指除母语外,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语言学科以及其它学科的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可以使学习者达到既掌握计算机知识,又提高外语水平的目的.从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在美容医学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激光美容技术的种类和方法比较多,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激光美容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激光美容的临床应用情况
本文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分析了扩底注浆桩的承载特性、后压浆技术的作用机理,结合太原市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施工实践,介绍了扩底注浆桩工法的施工工艺和存在问题.
【摘 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重要,尤其对于高中教师来说,教学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淡然无趣。为此,我们可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个性地组织教学,来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激情。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信息技术为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体现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开始探索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这样,工作室教学模式被引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编辑校对专业,探讨编校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并对编校工作室的教学过程作了具体的分析,最后提出推进编校工作室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编辑校对;工作室  【中图分类
摘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师生相互探索的学习为主,重过程,轻结果,它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活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问题学习;教学设计;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问题或实际事例,以类似于科学
本文采用高分子微凝胶模板法结合超声对于高分子物质的降解作用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纳米LaO,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摘要: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当把教材看成是自己从事自主课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创新的设计资源之一。自主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教材进行本土化、具体化和个性化的重新整合,提高教材的使用效度。  关键词:五课时;五课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4  教师使用教材是一个再创造过程,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当把教材看成是自己从事自主课程设计与实施教育创新设计的资源之一。通用教材面对的是各地区的全体使用者,而教
期刊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结核更为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1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0例病例中,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