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1047973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2018〕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部对2014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8年11月8日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
  第一条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師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机构、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前款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处理包括处分和其他处理。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为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期限为24个月。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
  其他处理包括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申报人才计划等方面的资格。取消相关资格的处理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个月。
  教师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条 应予处理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三)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五)歧视、侮辱学生,虐待、伤害学生。
  (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面临危险时,不顾学生安危,擅离职守,自行逃离。
  (七)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有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八)在招生、考试、推优、保送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九)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教辅材料、社会保险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十)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十一)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第五条 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师存在违反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对于拟给予降低岗位等级以上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第六条 给予教师处理,应当坚持公平公正、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与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七条 给予教师处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二)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四)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申报人才计划等方面资格的其他处理,按照管理权限,由教师所在学校或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作出决定。
  第八条 处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教师本人并载明认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期限及申诉途径等内容。
  第九条 教师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的上一级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对教师的处理,在期满后根据悔改表现予以延期或解除,处理决定和处理解除决定都应完整存入人事档案及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条 教师受到处分的,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
  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受记过以上处分期间不能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一条 教师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教师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十二条 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师德师风建设管理职责,有下列情形的,上一级行政部门应当视情节轻重采取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方式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一)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日常教育督导不到位;
  (二)师德失范问题排查发现不及时;
  (三)对已发现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置不力、方式不当或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推诿隐瞒的;
  (四)已作出的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决定落实不到位,师德失范行为整改不彻底;
  (五)多次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或因师德失范行为引起不良社会影响;
  (六)其他应当问责的失职失责情形。
  第十三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其他文献
摘 要  红色研学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是从确立设计理念、构建内容框架、推进课程实施、研发评价机制等四大举措的闭环式行动。旨在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通过不断卷入对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研究和红色项目实践的亲身体验,潜移默化地传承红色基因,达到育人目标。  关 键 词  红色研学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
摘要: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根植于传统文化。学校以校训为载体,通过校训解读、氛围营造、活动创设、理性反思等方式,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训;价值  作为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表述,校训不仅是对自身历史文化的高度凝练,亦是民族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的缩影。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都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鉴于此,学校尝
袁德润在《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身体的教育意蕴再探——兼论具身视角下青少年校外活动设计》一文指出,与校内教育相比,校外教育以活动为主要开展方式,但“校外教育校内化”的现实困局导致活动主体的身体抽离,一定程度上造成校外活动的价值失落。校外活动在青少年具身参与意义上具有的潜在优势,“具身化”校外活动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最大限度地运用肢体力量的活動为宜。肢体体验性活动注重肢体力量在活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周 欣 黄 瑾  上海市长宁教育学院 杨宗华  上海长宁实验幼儿园 刘燕琳 陆宝娟 潘 烨    近年来,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域的内容比较容易综合,如社会、语言和艺术领域,但由于数学领域本身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它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综合比较困难。这对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自2005年秋季开始,我们在上海市长宁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综合课程中
摘 要 道德的学校教育是有温度的。教育温度是一个“隐喻”概念,要求根据教育场域中人的教育需求进行适时适度的变化,其载体是学校生活中的道德细节。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合理利用道德细节这一温度调节器,坚持人本性和真实性、爱和平等性、道德性和反思性等原则,善于发现并准确判断细节的冷热程度,巧于选择并创造细节调节温度,师生共同在道德的学校教育中体验细节的温度并自觉将有适宜温度的细节传递给更多人,从而落
摘 要 针对区域班主任专业发展“内忧外患”的困局,通过多主体整合和立体推进,以区域支持组织和校本研修为路径、载体,激发班主任成长活力;整合专业发展资源,形成区域班主任梯队的合理配备,引领更多班主任走进优秀乃至卓越发展阶段。  关 键 词 班主任专业发展;区域支持系统;名师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2-00-04  班主任是学校的重要岗
2007年9月22~24日。由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社、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幼儿教育杂志社、早期教育编辑部、上海托幼编辑部承办的首届长三角幼儿教育发展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700余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建设和发展”。开幕式上,由浙江大学幼儿教育发展中心友情出演的情景剧《教育,让生命灵动和绽放》彰显了幼儿园课程园本建设和发
《幼儿教育》《上海托幼》《早期教育》联合采访组    2007年3月23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杨进就学前教育立法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等问题接受了浙江《幼儿教育》、上海《上海托幼》和江苏《早期教育》的联合采访。    记者:杨司长,学前教育界十分关注学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关注国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学前教育的定位。对此您有何看法?教育部在推进学前教育立法工作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杨进:我国的《宪
敞开心扉自我批评  上海虹口区花园幼儿园 杨晓蕾    幼儿园既然已经制定了考核制度,那么园长必须按章办事,否则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不过,在忙碌而又琐碎的幼儿园工作中,教师难免会有疏忽。如何处理这类事件确实是一个两难问题。我想,如果双方都能敞开心扉,作些自我批评,问题就会变得容易解决。  教师如是说:我深知“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一时冲动,做出了不理智的举动,让园长为难,真不是我的本意,在此我
“办学校就是办氛围。”这是沙坪坝小学包耘校长常常说起的一句话。熟悉包耘校长的都知道,这不是他一时之间的悟得,而是对多年教育经历的深刻感悟。从教三十多年,在多所学校各种岗位的经历,让包耘校长对教育有了独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很多教师苦苦追问,乃至终其一生仍不得其解。包耘此前在教师进修学校从教,之后在多所学校担任副校长和校长,对教育既有高屋建瓴的审思,又有深入一线的体认,对教育的认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