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

来源 :青春期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破五唯”重要指示,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评价指南》)。
  《评价指南》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加快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方向、育人为本、问题导向、以评促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县域、学校、学生3个层面。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均衡发展5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地方党委政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对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履行举办义务教育职责,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5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方面内容,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评价指南》要求,在实施工作中要注重优化评价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合格程度,又要关注进步程度、努力程度;注重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整体成效和全面发展,又要关注特色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結合,既要开展常态化自我评价,又要构建外部评价体系;注重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既要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又要采取实地调查、观察、访谈等线下方式。
  《评价指南》明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行县(市、区)和校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价、国家抽查监测,并强调要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结果运用的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将学生发展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和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将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对学校奖惩、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考核校长的重要依据,将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结果与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认定等工作挂钩。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
  转载:教育部网站(2021年3月18日)
  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 gzdt/s5987/202103/t20210318_520552.html
  (编辑 安思齐)
其他文献
教师是一门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储备以外,更多的、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数学教师而言,则是如何引导、激活、作用、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也就是思维教育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启迪、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郭思乐提出了思维场的概念,他认为教师思维教育的重点是作用于思维场。思维场是伴随着某一问题情境产生的情感、动机、过去有关经验和记忆,以及外部环境与主体状况相互作用所共同组成的
新理念,是构建新课堂的关键元素。事实上,由于教师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经验及个性特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使得落实新理念,构建新课堂的策略和过程也往往是不尽相同的。近期,在一次概念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有幸观摩了“分数的意义”的三节课。执教的三位国家级名师,着眼“凸显探究过程、优化概念教学”这一共同的理念视角,设计新颖,智慧施教,各自创生了别样的课堂风景!  [著名特级教师 钟麒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因此,应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    一、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所谓的情境已经成为许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 (出示汉字“吞”“呆”) :
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除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外,更重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用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这一重要思想的渗透与培养必须通过一个个试验来感受和积累,通过学生亲自试验,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去不断体会、感悟。我们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
8青春期健康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自2019年3月1日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使用ICD—11中文版进行疾病分类和编码。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因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引发广泛争议。此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游戏障碍列为精神疾病是一个良好开端。而“游戏障碍”定义的出现,正好引起各国医学专家对游戏成瘾这一精神现象的重视,促使更多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最终制定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重要的是它指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性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敏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苏教版小学数学高年级教材中出现了“评价与反思”这一环节,率先在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内容、方法上作出富有创造性的改革。但笔者在听诸多一线教师研讨课的过程中发
中国人一直都强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而传统教育观非常推崇“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与促进,结果都获得了长进。这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在被教育界人士称为“新课改时代”的今天,这个教学相长的“长”,除了“长进”的意思外,还应有更深刻的“成长”内涵:教师和学生都要实现成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华社日前有篇报道说,如今急需的是一批能够适应新课改需要的中小学师资力量,但一些高师院校的教学
孩子已经15岁了,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平时也经常会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眼看天气越来越热,溺水悲剧又开始频频在各地发生,我决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对孩子谈谈“野外游泳”这件事。  我看到一块“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牌子,就不失时机地故意问孩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孩子不经意地回答说:“这是警示牌呀。”  “并不是这么简单。”我对他说,“这块牌子其实意味着人生的最后一步,因为下河去的人并不是没有接受过老
在重庆市第二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我有幸观摩了“稍复杂的方程”一课,其在问题情境中学习解稍复杂方程的教学过程,触发了我深深的思考。现将其教学过程摘录如下,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情境引入  师:大家喜欢运动吗?(播放运动会画面,将画面定格于两个小朋友观看足球比赛的对话上)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足球上白色皮和黑色皮各有多少块呢?  生1:数一数就知道了。  生2:用方程算一算。  师:今天,我
优质教学是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是对有效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本真追求。本文拟就小学数学优质教学的本质做一番理性分析,以期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优质教学体现和谐发展观,追求学生的优质发展    1、就目标而言,强调三维整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优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双基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