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如何结合幼教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学之有用,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讨论。
关键词:幼教;钢琴;教学
钢琴是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专业技能性强,除了让学生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弹奏方法外,还需将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钢琴弹奏技巧这三方面的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地提高。由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教师,因此钢琴教学不同于音乐院校,它不是培养钢琴演奏家,而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弹奏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乐曲等,并以此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正确理解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在选曲、方法上区别对待。
笔者试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入手,结合教学对象及常见教学现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更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一、扎实的钢琴基础
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注重技巧的难度,但是,扎实的钢琴基础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之初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如正确的弹奏姿势、基本弹奏技法、常用技巧训练等。从钢琴弹奏的坐姿、手型、指法开始练起,使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继续学习发展的潜力,从而弥补学生能力、知识的不足。
练习之初要特别强调识谱能力的训练和正确的指法训练,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首乐曲在视奏时,一方面要对五线谱有相当的熟练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正确的指法来弹奏的完整、流畅。因为在以后的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面试时会让学生现场弹奏一首任意指定的幼儿歌曲,如果在此前已经打好基础,有了较强的视奏能力,加上正确的指法,就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弹奏。
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通过前面的练习,学生的识谱、指法、节奏等基础内容都掌握了,就可以开始对学生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了。由于学生们以后的教学对象是幼儿,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的上课方式。夸张式的、游戏式的教学更为孩子们所接受。因此,这一学期就要开始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包括弹奏上触键的强弱、动作、语气等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弹,还要会说,会演,能把孩子们通过弹奏带动起来。当然,这绝不仅仅只是在钢琴课上解决的问题,需要口语课、表演课、舞蹈课等一起来完成,只是通过钢琴来表现出来。
三、即兴伴奏的训练
有了之前的钢琴基础,学生已接触、积累了各类钢琴乐曲,此时开始有意识的加强“键盘实践”。“键盘实践”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键盘实际能力,即演奏能力和伴奏能力,后者尤其重要。因为运用键盘乐器伴奏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手段,即兴伴奏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教学中可通过教材的适当选用,在钢琴课中加进伴奏指导,要求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伴奏实践等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比如当学生弹到拜厄时,已涉及到伴奏形式了,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分析伴奏的形式及所适合的儿童歌曲,为学生掌握即兴伴奏奠定基础。如简单的儿歌通常会使用半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此形式为《两只老虎》、《小鸭子》等儿童歌曲配伴奏。随着练习程度的提高、伴奏音型的多样化,逐步丰富儿童歌曲的伴奏,从而避免学生能弹较难的乐曲却不能伴奏简单的儿歌的现象。
在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分类选用带有各种常用伴奏织体、音型的曲目,如练习长琶音型的乐曲《清江河》、《梁祝》;练习半分解的有《牧民歌唱毛主席》、《欢乐的牧童》等。这些都是优美、动听、且技术难度不高的钢琴小品,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运用于即兴伴奏实践,可使学生在钢琴基础学习中与伴奏实践有机的结合,收到更好的效益。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拿到一首歌曲后,首先要明确是什么风格、速度,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再进行和弦编配。
四、移调训练和视奏训练
等到学生掌握了前面的技能,就可以开始移调的练习了。先以C调为基础。以儿歌《小星星》为例,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2/4拍,根据旋律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右手先弹奏旋律,弹奏的同时头脑中就开始为左手编配和弦,然后双手合奏。在C调上弹熟以后可以先移成G调F调这样简单的一升一降调,这时最重要的是首调和固定调的概念要清楚,各个调的音阶、音级要能够熟练转换,这些只要多加练习便能掌握。
拥有过硬的视奏能力,就能迅速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去浏览大量的作品,丰富音乐语汇。视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视谱能力,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每一首作品,还可以熟悉大量的名家名作,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总之,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达到可以熟练的弹奏儿歌并为儿歌伴奏的目的,增强艺术的素质和修养,并为以后能胜任幼儿音乐教育和舞台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摸索、实践、总结经验,为学前教育钢琴教育创建一条有学前教育特点的教学之路,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更专业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大立.《钢琴视奏训练》[J].《艺术教育》2005年第5期
[2]屠 缅.《幼教专业儿童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探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二期90-96
[3]叶熙熙.《浅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丽水学院报,2009年第一期378-382
[4]杜亦林.《高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四期102-103
关键词:幼教;钢琴;教学
钢琴是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专业技能性强,除了让学生掌握键盘乐器的基本弹奏方法外,还需将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钢琴弹奏技巧这三方面的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地提高。由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教师,因此钢琴教学不同于音乐院校,它不是培养钢琴演奏家,而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弹奏幼儿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乐曲等,并以此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正确理解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在选曲、方法上区别对待。
笔者试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入手,结合教学对象及常见教学现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更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
一、扎实的钢琴基础
虽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注重技巧的难度,但是,扎实的钢琴基础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之初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如正确的弹奏姿势、基本弹奏技法、常用技巧训练等。从钢琴弹奏的坐姿、手型、指法开始练起,使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继续学习发展的潜力,从而弥补学生能力、知识的不足。
练习之初要特别强调识谱能力的训练和正确的指法训练,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首乐曲在视奏时,一方面要对五线谱有相当的熟练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正确的指法来弹奏的完整、流畅。因为在以后的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面试时会让学生现场弹奏一首任意指定的幼儿歌曲,如果在此前已经打好基础,有了较强的视奏能力,加上正确的指法,就能够比较好的完成弹奏。
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通过前面的练习,学生的识谱、指法、节奏等基础内容都掌握了,就可以开始对学生手指灵活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了。由于学生们以后的教学对象是幼儿,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的上课方式。夸张式的、游戏式的教学更为孩子们所接受。因此,这一学期就要开始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包括弹奏上触键的强弱、动作、语气等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弹,还要会说,会演,能把孩子们通过弹奏带动起来。当然,这绝不仅仅只是在钢琴课上解决的问题,需要口语课、表演课、舞蹈课等一起来完成,只是通过钢琴来表现出来。
三、即兴伴奏的训练
有了之前的钢琴基础,学生已接触、积累了各类钢琴乐曲,此时开始有意识的加强“键盘实践”。“键盘实践”是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键盘实际能力,即演奏能力和伴奏能力,后者尤其重要。因为运用键盘乐器伴奏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手段,即兴伴奏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教学中可通过教材的适当选用,在钢琴课中加进伴奏指导,要求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伴奏实践等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比如当学生弹到拜厄时,已涉及到伴奏形式了,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分析伴奏的形式及所适合的儿童歌曲,为学生掌握即兴伴奏奠定基础。如简单的儿歌通常会使用半分解和弦的伴奏形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此形式为《两只老虎》、《小鸭子》等儿童歌曲配伴奏。随着练习程度的提高、伴奏音型的多样化,逐步丰富儿童歌曲的伴奏,从而避免学生能弹较难的乐曲却不能伴奏简单的儿歌的现象。
在即兴伴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分类选用带有各种常用伴奏织体、音型的曲目,如练习长琶音型的乐曲《清江河》、《梁祝》;练习半分解的有《牧民歌唱毛主席》、《欢乐的牧童》等。这些都是优美、动听、且技术难度不高的钢琴小品,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运用于即兴伴奏实践,可使学生在钢琴基础学习中与伴奏实践有机的结合,收到更好的效益。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拿到一首歌曲后,首先要明确是什么风格、速度,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再进行和弦编配。
四、移调训练和视奏训练
等到学生掌握了前面的技能,就可以开始移调的练习了。先以C调为基础。以儿歌《小星星》为例,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2/4拍,根据旋律选择合适的伴奏织体。右手先弹奏旋律,弹奏的同时头脑中就开始为左手编配和弦,然后双手合奏。在C调上弹熟以后可以先移成G调F调这样简单的一升一降调,这时最重要的是首调和固定调的概念要清楚,各个调的音阶、音级要能够熟练转换,这些只要多加练习便能掌握。
拥有过硬的视奏能力,就能迅速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去浏览大量的作品,丰富音乐语汇。视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视谱能力,使学生很快地掌握每一首作品,还可以熟悉大量的名家名作,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总之,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达到可以熟练的弹奏儿歌并为儿歌伴奏的目的,增强艺术的素质和修养,并为以后能胜任幼儿音乐教育和舞台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摸索、实践、总结经验,为学前教育钢琴教育创建一条有学前教育特点的教学之路,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更专业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王大立.《钢琴视奏训练》[J].《艺术教育》2005年第5期
[2]屠 缅.《幼教专业儿童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探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二期90-96
[3]叶熙熙.《浅谈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丽水学院报,2009年第一期378-382
[4]杜亦林.《高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训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四期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