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通识教育的分析与借鉴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借鉴其成功经验,反思中国通识教育存在的缺陷,尤其是英语专业通识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英语专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学习课程,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更需要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通识教育 发展 英语专业 对比 反思
  一、美国通识教育简析
  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自19世纪初美国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连接起来后,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对它进行讨论和研究。而今天,我们就先浅谈一下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及影响。
  1.通识教育的发展进程。
  (1)萌芽阶段。1830-1940年间是通识教育的萌芽时期,主要以古典文雅为尚,但是却一直存在着文雅与使用科学的争论。
  (2)发展阶段。1945年,哈佛红皮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出版,标志着美国通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成熟阶段。1960-1970年间,由于政治经济上的原因,美国大学校园动荡不安,通识课程在骚动中有各种尝试革新。到了1980年,美国开始恢复保守的价值观,基本上确立了通识教育体制。
  2.课程设置。
  (1)制度要求。美国大学大体上实行几种不同的校历制度:
  学期制(每学年分两个学期和三个学期两种)
  学季制(每学年分四个学季)
  校历制(每学年分二个长学期和一个短学期)
  要求学生毕业时修满32门课程的学分,共同必修课12门课和免修主修领域内的2门课。
  (2)课程内容。基本要求: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国语文
  核心课程: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考、科学社会分析
  3.教育目标。
  (1)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宗旨是“培养20世纪有教养的人”。这则需要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能清晰有效的思考和写作;在某一知识领域里有深入的研究;了解并思考道德伦理问题。从中不难看出哈佛大学要求学生做一个适应社会并富有教育素养的人,并且对研究能力的培养给予很高的重视。
  (2)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的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培养技能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所大学着重打造学生的基础,采取小班授课的形式来提高教育的效率,从而培养一个具有全面能力的人。
  二、反思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
  从以上对美国通识教育的综合性介绍,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十分重视通识教育在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发展与完善,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英语专业的我们又有何启示和借鉴呢?
  1.中美通识教育对比。
  (1)发展及重视程度。美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且十分重视对通识教育的开展,所以通识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得到完善。
  中国的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主要是公共选修课,占总学分比重较低(为4%~12%),发展也很不平衡。内地对通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类课程地位偏低,不太受学生重视。
  (2)主要形式。美国的通识教育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修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另一种是交叉课,主要是专业型学院学生的交叉学习,形成知识的互补。第三种是基础型的通识教育,就是统一要求学生学习一定内容的课程组织。
  而中国的通识教育基本上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采取的是分布选修的方式,即将选修的文化课程根据学科性质划分为几个模块,要求学生从不同领域中选修一定的学分。
  (3)具体实践。美国的通识教育院校分为两大类型,即文理学院型和专业学院型。文理学院型主要是研究型大学,对学生进行统一安排,明确相应的课程体系。专业学院型主要是理工科院校,其特点是本科与研究生两个阶段的教学联系较为密切。
  中国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类型较多,选择范围广,但是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内容较杂,课程质量欠佳,也就达不到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2.反思与借鉴。
  (1)建全层次体系。美国层次化,体系化的通识教育制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因此,建构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体系十分有必要。将不同属性的大学分门别类,再将其弱项学科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优化发展。
  (2)促进学科融合。就英语专业而言,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面很狭窄。所以,可以通过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如商务,法律等专业),来拓展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3)树立正确思想。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涵义与目标,有助于通识教育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顺利开展。然而受功利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忽略了道德修养的自我修炼。所以,要让学生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价值,真正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通识教育的学科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M·赫钦斯,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0.
其他文献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方面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大学英语;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龚勤(1983-),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課程思政”提出
【摘要】英语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英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和巩固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英语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形成,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提高学英语作业布置效果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策略  【作者简介】饶润萍,银川西夏德胜小学。  作业布置作
【Abstract】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students’ perceptions on Computer Assisted Teaching (CAT) through using online Blackboard Academic Suite (BAS) and tries to find which part is the most satisfactory
哥老会发展一般以血缘为纽带,而萍浏醴地区长期的人员交流就促进了這种血缘关系网,在一些大的宗族,甚至祖宗祠堂就是哥老会的香堂所在。  除管理层和主要技术人员系外聘外,安源路矿的工人大多来自当地,其中萍乡、浏阳、醴陵籍贯的就占到6成以上。  1924年广东陆军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序列为黄埔一期第六队,因此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萍浏醴籍的最多。    谈到萍浏醴,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這里的革命传统。从清末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素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对教育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强化素质教育,在学生的道德、思维等方面下功夫,以求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是高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如何了解把握高中英语教材中,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培养  【作者简介】陈云(1990.01-),女,湖北孝感人,广东
【摘要】21世纪初,我国提出了“走出去”文化建设方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让中国对外交流越来越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让更多中国文化的产品向国外输出,有越来越多的中文歌曲涌入外国市场,这时就体现出中文歌曲英译的必要性,本文以流行歌曲《青花瓷》为例,对中文歌曲的英译进行探究,以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为国外的中文学习者提供借鉴。  【
【摘要】在当代教育当中,为了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特长,高中学校一直都开设有专业特长班,其中学生称其为艺体生。开设特色的教学体系有助于高中生自身潜力的开发、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也为高中生选择适合的大学拓宽了道路。就当下的教育现状来说,艺体生往往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的双重压力。在全国,一所好的高校对于艺体生的要求从来就不仅仅只是特长出色,还要文化课基础扎实。然
【摘要】思维是智力因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优化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基本方式。阅读能力是英语学科的核心能力,联结和影响着英语的听、说、写。首先,由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等基础知识构成的英语思维的知识框架,需要通过英语阅读了解其用法与含义;其次,写作需要高中生积累一定的英语素材与写作技巧,而阅读又是积累写作素材、提供写作模板的基本方式。因此,阅读也就成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基础。本文将从
随着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及商贸服务业的升级调整,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升级后新商科背景下学生的信息化网络技术能力,已成为中职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传授国际化知识的学科,如何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提升英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拟从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新商科职业需求下,如何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技术及丰富网络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在英语教学中加强
【摘要】本文从多模态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内容由传统通用英语教学向学术英语教学转变的趋势,并探讨了在这一背景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的设计上如何应用多模态教学去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学术英语;多模态教学;大学英语听说课  【作者简介】彭敏(198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