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策略问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基础的基础,是“双基”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化学教学
  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准确的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然而,因为初中生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讲清概念,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如果是靠死记硬背的记忆概念就显得很牵强,而且会使学生有抵触情绪,冲淡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轻松牢记化学的基本概念,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保持着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简单认识。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二、从实验事实引出概念
  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除了镁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两个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1。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2。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三、通过加强练习来巩固概念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认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把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学习才会有现实意义。从教学的角度讲,用知识解决问题,就是巩固练习。我们不能让学生简单地重复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应从训练思维的角度。精心设计、优化练习,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及学科特点选择并完成不同梯度的练习,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采用学生实验,变演示为学生亲自动手。在经常性的训练中达到学习概念、训练思维、巩固知识、提高技巧、养成习惯,进而形成一种能力。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多角度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概念,而且能应用概念去判断推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完成知识的内化。
  四、重点剖析,理解概念
  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重点剖析,深入理解,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溶液”概念要抓住“均一”(指溶液各部分性质一样,溶质质量分数一样)。“稳定”(指外界条件不發生变化,就无沉淀出现,溶液也不会分层,即溶质和溶剂不会发生分离)和“混合物”(指组成溶液的各部分都保持本身的化学性质)三个关键词语才能深入理解,全面掌握。教师应该注重对情景的设置和提出有效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从一定的方向对情景进行分析,发现情景中的问题,学生若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说明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任务,有了明确的思维方向,也就为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时,教师列出几个在四大反应范围内的和不在四大基本反应范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当学生首先按以前的经验给这些反应分类,但当他们用原有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这项反应遇到困难时,必然会产生用新的方式去理解这些反应的动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去观察,如果发现这些反应其实只有两类,这时学生基本上就形成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内容的认识。此时学生应能对所选择的信息形成概括,应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或接受前人的描述语言,从而完成对概念的建构。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冯嘉瑞.初中化学教材中概念转变策略的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宏村中学 344600)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们党提出一项重要的的任务,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西藏班教学也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西藏地区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如何提高藏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如何让藏生喜欢政治课融入我们内地高中政治课堂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 藏班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我校从2011年开始招收内地高中西藏班,我是2012年接手我们的高中西藏班政治教学,虽然在高二只是担任
摘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近些年来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现如今高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出发,尝试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借助情趣教学提高其教学效率,让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更好地培养。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情趣教学;开展策略  旧的教育观念就是由教师通过讲
摘要: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想到和听到的表达出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 写作实践;丰富阅读;兴趣;作文教学  无论教学生写什么,教学法家之争都是作文采取的方法﹑手段或形式问题。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全面促进和提高小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使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施各种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政治;学习兴趣;政治教学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它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高中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
摘要: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流利的用英语对话,但是这需要大量的词汇作为支持的。因此,针对学生的词汇教学就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学生学好英语考出好成绩的基础,更是对学生逐步接触更加困难的英语学习所做出的保障。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出发,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再结合本人自己的一些经验,对初中学生词汇教学策略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一、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  1.对词
摘要: 参与是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参与的能力,创造参与的机会。  关键词: 初中化学;学习主动性;化学教学  学习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后,在课堂教学中,我学会了如何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每节课我都积极地引导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地探索知识转变,使学习过程
摘要: 构建科学概念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项基本认识,而科学概念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科学概念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学概念;小学生  实际上,科学概念就是让学生将前概念逐渐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学习过程,这也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最主要任务。  一、科学概念构建  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 一般说来,初中英语是为学生一生的英语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刻。通过日常教学,笔者发现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是词汇量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词汇记忆方法,找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单词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具体策略  一、新课标对词汇学习的要求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只是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只是语言能力的
摘要: 初中数学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作业形式单调、机械重复性多等问题,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所以作业的抄袭,不写等现象屡禁不止。本文通过作业设计要精炼,让学生“愿做”;作业设计要有趣,让学生“乐做”;作业设计要分层,让学生“能做”;作业设计要多样,让学生“想做”四方面探讨了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