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仪先生的美学理论与人生态度——杜书瀛先生美学访谈录

来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李世涛对杜书瀛的访谈,主要谈蔡仪美学,最后也谈了自己的美学主张。杜书瀛首先介绍了蔡仪先生的生平和美学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评价。蔡仪曾经留学日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新艺术论》和《新美学》,这两部著作是当时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学术最前沿的代表性著作。他是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的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他重写了《新美学》,这部书是其美学思想的代表,他也是《美学原理》的主编。蔡先生是中国美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建者之一;他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激进、最先进的美学家;他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系统、完整体系的第一位构想者和实施者。杜书瀛继承了蔡仪美学精神,但他们的美学思想并不相同,杜书瀛提出并发展了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 This article is Li Shitao’s interview with Du Shuying, mainly about Cai Yi’s aesthetics, and finally his esthetic proposition. Du Shu Ying first introduced Mr. Cai Yi’s life and aesthetic idea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evaluation. Cai Yi studied in Japan and accepted Marxism. He published “New Art Theory” and “New Aesthetics” in the 1940s. These two books are the fore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 He was one of the foremost estheticians in the aesthetics debates of the 1950s. From the 1970s to the 1980s, he rewrote “New Aesthetics,” a book that represented his aesthetic ideas and was also editor in chief of “Aesthetic Principles.” Mr. Cai i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Chinese aesthetical Marxist school. He was the most radical and advanced aestheist in China in the 1940s. He was the first thinker and implementer of the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system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Du Shuying inherited Cai Yi’s aesthetic spirit, but their aesthetics is not the same. Du Shuying proposed and developed the humanistic ontology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一年,你或许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重温美术作品中“人民的形象”,或许在杭州的潘天寿纪念馆观摩潘天寿以“变体画”的面貌对中国画的创新,也或许在哈尔滨的黑龙江省美
期刊
中国文学理论界文学意识形态属性争论难以深入,很大程度上受所使用理论资源——阿尔都塞及其学派意识形态理论局限的制约,国内外对此有所批评,却对理论核心——“意识形态没
《如何读解文学》(2013)是伊格尔顿继《文学理论导论》《英国小说导论》《如何读诗》之后的最近一部文学教材作品。围绕“文化批评泛滥”和“文学趣味缺失”的现实问题,伊格
深圳大芬油画村外销画被视为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这种"文化现象"的内在构成和生存机缘值得探究。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试图厘清深圳大芬油画村的发展形态,展现广东美术发展史
9月28日,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会在高密市召开。会议总结了我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情况,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研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省人社厅
被誉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的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对20世纪中期大众文化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场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并围绕思想界对大众文化的争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他
没错,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克利夫兰了。我的NBA生涯辗转于盐湖城、密尔沃基、克利夫兰、洛杉矶,再到犹他、波特兰、明尼苏达和夏洛特。  我再度来到克利夫兰的原因非常简单,一切都关乎在这座城市赢得一个总冠军。  将当年的骑士和现在这支球队比较一番是个不错的想法。我还记得2008年自己被交易到骑士的时候,和年纪轻轻却也十分强大的勒布朗成为队友让我兴奋不已,因为我从来没有和如此优秀的球员以及为一支如此强大的球
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是一种文化存活策略,其目的是给每一种特殊的语言传统或文化文本以自己的空间。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阐述了文化翻译的问题,巴巴认为
国内学界一般都认为,克林思·布鲁克斯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布鲁克斯并非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他只是反对将其机械化与庸俗化,反对简单的社会决定论,反对把
一直以来,缺乏启动资金、融资难、民间贷款利率高等因素都是制约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微型企业无抵押、放贷成本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使他们很难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