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学提供参考,增强初中生物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动教学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设置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政治课教学中的常见现象,问题设计也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关键。只有问题设计立足课堂、结合时代气息、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打造成出一节具有灵动气息的课堂,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思考并努力探索,不断优化问题设计,切实提高課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问题设计应强调生活
活动主题目标:(1)通过对家乡的考察、搜集资料、整理研究,增加学生对家乡风景名胜、物产文化的了解;(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发现,并且感受家乡的美丽、变化,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心理体验;(3)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形成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美好的志向。  活动形式:分组体验、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活动准备:(1)全班同学分组搜集、整理跟家乡有关的资料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爱恩斯坦说: 只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所学的东西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它。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后进生来说,兴趣更是他们学好英语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