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爆胎控制

来源 :制造业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qsswqs19760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存在爆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爆胎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分析自动驾驶汽车爆胎后轮胎参数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失控问题。然后基于附着椭圆理论,提出采用点刹与微调前轮转向角的方式来设计模糊控制器。由模糊控制器确定补偿制动压力ΔP和前轮转向角δ之后,建立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车速、纵向位移、横向位移、横摆角速度、左右前轮制动压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自动驾驶汽车爆胎后,无控制时横向最大位移达到6m,
其他文献
以香港牡蛎蛋白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牡蛎蛋白酶解产物(oyster prot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 OPEH),逐级通过8 k、5 k、3 kDa分子筛超滤膜,共截留出<3 kDa(OPEH-1)、3 k~5 kDa(OPEH-2)、5 k~8 kDa(OPEH-3)和>8 kDa(OPEH-4)等超滤组分。首先对比OPEH及4个超滤组分的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然后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HaCaT(人永生化角层细胞系)光老
以悬架设计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全地形消防车双横臂悬架。通过SolidWorks建立全地形消防车悬架模型,以建立的双横臂悬架三维模型和设计参数,利用ADAMS/Car建立全地形消防车双横臂悬架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之后对双横臂悬架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双轮平行跳动仿真试验,分析各定位参数变化后得出主销内倾角变化范围不合理。之后联合ADAMS/Insight对悬架硬点进行灵敏度分析及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主销内倾角达到了合理变化范围,其他定位参数也均有了一定的改善,有效的提升全地形消防车悬架性能。
为了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备螺旋藻生物活性肽,从螺旋藻泥天然发酵液中筛选高产蛋白酶的菌株,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功能评价。形态观察和16S rRNA菌种鉴定结果显示,3株蛋白酶高产菌株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短小芽胞杆菌。以3株菌及其混菌发酵螺旋藻,对所得发酵产物的3种活性成分(多肽、总黄酮和总酚)、4种抗氧化指标(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和血管紧张素I转移酶(angiotensin 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进
针对船舶板材切割车间具有不同通信协议与接口的异构设备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MTConnect的船舶板材切割车间数据采集系统。分析了切割车间设备具体组件以及能够采集的数据项,基于MTConnect建立车间设备的数据模型,用C#语言和美国制造技术协会提供的开发包实现了船舶板材切割车间异构设备互联互通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对等离子切割机床实际加工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能实时获取切割车间设备数据。
以5个品种荔枝为实验材料,采用下面发酵技术酿造荔枝啤酒,探究不同品种荔枝对啤酒基本理化性质和有机酸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辅以感官评价,比较分析不同品种荔枝酿造的啤酒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添加“妃子笑”荔枝酿造的啤酒酒精度达5.40%(体积分数);泡持性达248 s;检测出琥珀酸、柠檬酸、乳酸、乙酸4种有机酸,总量为1259.33 mg/L,ABTS阳离子
目前自动化分拣机器人在小件货物的分拣上普遍存在动作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导致漏检或者掉落时有发生,为此,进行融合PLC逻辑控制器的自动化分拣机器人动作控制优化研究。研究首先分析了PLC逻辑控制器的结构组成和控制过程,然后分析了基于PLC的分拣机器人动作控制PID算法,并对该算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即PID三个系数取值需要整定,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比例增益系数、积分增益系数、微分益进行优化,提高PID控制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预期位置点坐标与实际位置点坐标误差均在1.0以下,分拣误差率均在5%以下,说明自动化
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在食品、医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啤酒中的酒精和异α-酸会抑制乳酸菌的活性,限制了其在啤酒中的应用。筛选获得对酒精和异α-酸皆具良好耐受性和良好的体外益生潜力的乳酸菌,对开发乳酸菌啤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酒花颗粒、啤酒发酵液和酸奶中分离得到若干株乳酸菌,对其进行酒精和异α-酸耐受性筛选,并结合其体外益生潜力评价其疏水性、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存活率分别达到81.6%(正辛烷)、77.6%(2 h)和92.4%(2 h),确定乳酸菌J6为啤酒酿造用乳酸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
通过构建微乳液体系以改善柑橘精油的稳定性。采用滴加水法制备柑橘精油微乳液,通过绘制伪三元图,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柑橘精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通过流变仪、离心、温度、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率等试验测定了微乳液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的最优配方为:柑橘精油为油相,吐温80与吐温40的混合物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为水相。其理化性质为:pH 6.54、黏度(17.6±1.32)mPa·s、密度(0.958±0.03)g/mL、平均粒径(28.83±0.95)nm、
采用油浴加热、烤箱烘焙和微波加热方式处理芝麻后进行脱脂,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下所获芝麻粕中木脂素(芝麻酚、芝麻素、芝麻林素)、总酚、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分析上述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3种热处理方式能显著提高芝麻酚和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能力,且油浴加热的影响显著高于烤箱烘焙和微波加热(P<0.05);芝麻酚、总酚含量及抗氧化综合能力最大值均出现在油浴加热210℃时。随油浴加热温度或微波加热功率的增加,总黄酮含量先保持稳定后有上调趋势,在烤箱烘焙处理中则随温度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普鲁兰酶脱支结合乙醇梯度溶解法制备平均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分别为14.53、16.20和25.25不同链长的直链糊精,采用共沉淀法与维生素E进行络合,制备直链糊精-维生素E复合物。结果显示,随着直链糊精链长增加,其对维生素E负载率由45.97μg/mg提高至62.71μg/mg,包埋率从39.07%增加至59.57%。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证明,不同链长直链糊精与维生素E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复合物。热重和光稳定性分析证实,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