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音乐教育全面开启的一个重要标志。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首先,它能培养学生们的团体协作精神,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歌唱活动,以集体的音乐来表达歌唱的内容,每一个合唱队的成员都要为这个目的共同努力,其次合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表达和审美能力,如何搞好合唱教学,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正确的发声与练习方法
  
  大部分中学生的声音还比较稚嫩,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阶段,因此,科学正确的发声与练习是必须的。
  在训练中首先要针对学生普遍错误的吸气方法,如:吸气抬肩,气吸到胸腔来进行纠正,要教会学生气往下吸,并保持在腰部,让腰部有一种向外扩张的感觉。发声前先找好发声的状态、位置。比如找到一种“闻花香”的吸气状态,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打开喉咙,放松下巴,还有深吸一口气的状态,这些都是歌唱的一种状态。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唱歌的同时还有“微笑”,“微笑”在歌唱中显得尤为重要,笑肌向上提起,可以帮助演唱者处于一个歌唱的积极状态,让学生保持准确的歌唱位置,在发声演唱中,要求学生学会用“高位置”来演唱,把发声点提高,感觉声音是从头腔中发出,并通过提笑肌来保持住这个位置,并注意高位置时声音与气息的相结合,做到收放自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特别是在唱高音时要学会“轻声演唱”,用假声来带真声的演唱方法,切忌大声喊叫。这样不仅会损坏声带,还会破坏合唱的统一和谐性。
  
  二、统一音色的训练
  
  合唱是集体歌唱活动,要产生美的音响效果,需具备统一的发声活动,要求各个声部的音色完全一致是很难做到的,但通过声音的训练可以使各个声部的音色比较接近。其音色一般可分为可协调与不可协调两种:可协调的音色较为明亮、圆润、柔和、浑厚等,不可协调的音色包括嘶哑、尖细、挤压等。而在合唱声音的训练中,我们要把不可协调的音色统一到可协调的音色中去,在训练中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克服一些不良的发声习惯,并要注意在唱的过程中学会听声音,使自己的声音向周围同学的可协调音色靠拢,尽量融入到集体的声音中,不要让自己的声音在合唱队中突出来,以达到合唱中音色的统一。
  
  三、注重音准与节奏的训练
  
  在中学生的合唱中,主要以二声部合唱训练为主,对学生的视唱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划声部时不仅要注意音色的划分,还要注意不同声部实力的平均,在平常的训练中要特别加强视唱练耳的训练。首先用钢琴演奏旋律,为学生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然后对不同的声部进行单独训练,最后再把各声部合在一起演唱,反复进行这种分声部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音准概念,使声部之间能平衡统一,对于节奏的训练可以先让学生从“动手”做起,边唱边用手打拍子,熟悉后就可以在心里来数拍子,建立良好的节拍感。
  
  四,统一字音的训练
  
  统一字音的训练也是合唱训练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演唱活动,体现声音的统一不仅表现在音色、音量、音高和节奏、速度等方面,咬字和吐字也是声音统一的一个重要条件。
  演唱者要字正腔圆,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进行歌词的朗读,一方面练习咬字和吐字,让口齿清晰,另一方面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把歌唱的声音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并能通过歌声表达作品的情感,使声音更富有感染力,引起听众的共鸣。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歌唱活动,每个声部都不是孤立的,它们结合在一起共同协调地创造和声美,它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协调,音量均衡,所以必须经过科学严格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音响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得到一种其乐无穷的和声美感体验。◆(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方 玉
其他文献
一、学生观——学生是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是课堂上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多角度、多途径感知、探索、思考历史,从而让学生认识历史,在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学史方法的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等方面达到的目标。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把学生设为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教师关注的重点不在怎样教,而在怎样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在文字上可以表述为:了解掌握……
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省还没有纳入高考的内容,尽管教育部门加大了对这方面的要求,比如把这门课纳入会考,要求每班每周开两节课,但是很多中学领导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校长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它可有可无。这就严重阻碍了信息技术课普及。  1.信息技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是学校自筹,上级拨款只能起补充作用。而
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与前几年试卷相比,出题形式和问题的设问更灵活,更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运用能力.是一套较高质量的试题.rn一、试卷分析rn1.出题形式更灵活,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