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诗人·文字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思维意象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诗人语言、儿童語言、外语教育中的范畴及文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旨在重新审视语言的特点与本质,进而重新理解与语言相关的人类活动。
   关键词:语言 诗人 文字 意象
  一.立体与线
  语言是话者意愿的呈现,这种意愿通常是头脑中的意象/情景,是立体的。但由于语言的线性特征。说话时只能将立体转化为线性。这本身是个矛盾,再加之线性的言语为了顾及听者,又受限于种种“语法”、“表达方式”的限制。故线性很难又快又准确地呈现这一立体的情景。我们常见的口误等现象的原因都源于此。所以,面对面的交流绝不限于语言,还要有眼神、表情、语气。尽可能多的“手段”使用,一方面是想将自己的“立体”意象尽快呈现,另一方面,出于表达的意愿,是为了听者明白自己的话语涵义。通常在表达时,这两种目的兼顾,表达时尽量做到平衡。当然,也有人偏重前者,过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也有人偏重后者,从对方的接受角度表达。前者典型的极端例子是诗人和儿童,后者的典型是成人对儿童说话。
  二.诗人与儿童
  诗人在表达时更多的是最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意象(并非出于交流目的),将其呈现即任务完成。至于呈现过程,因其根本任务是表达自己的感觉,则可以最大化地摆脱语言线性规则的枷锁。这一点而言,诗人与画家、音乐家相似。所以,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可称为艺术家。在这里大言不惭的给艺术下个定义,艺术就是艺术家以作品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感觉。儿童在尚未掌握线性规律时,一个一个单词地表达,每个单词都超出单词本身的意义。他说“苹果”时,可能是“这是苹果”、“想吃苹果”之意。儿童的表达也如诗人一样,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表达意愿,他人的理解是第二位的。二者的区别是诗人是有意识的,而儿童完全是无意识的。可以说,儿童学说话初期都是纯粹的诗人,成年后我们都成了语言这所牢笼的囚徒。语言不是我们的工具,我们在语言的框架下生活、思维。我们生活在语言所划定的范畴、概念之中,并用这些范畴、概念进行思维、表达(喜、怒、哀、乐)。维特根斯坦主张哲学即语言,语言即世界。明代文人李贽认为,最美的文章出于“童心”,受到教化之后的文章往往充满虚伪,应该都与这种思考不无关联。由此看来,“童言无忌”应反向理解为成年人的“忌”太多了。
  在这立体意象与线性言语之间是头脑中的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音附着在词汇上,思考时也通常不会说出来。所以,语音与词汇是一体的。但是,词汇和语法完全是语言学家切分的结果,更多的是分析单位,而并非思考单位、表达单位和听者的理解单位。例如彩虹,本来是一体的,有无数的色彩,但我们为了分析,将其切分为七种颜色。问题是谁也说不出这七种颜色的边界在哪。当然,我们说话时会有停顿,词语间语义有显著的差异性。但是,这种语义间的差异性我们是否描写的足够充分。可以说是一定不充分,至少不准确。因为词语语义的对象依然是意象,是立体的,我们的描写不过是用一种意象描述另外一种意象而已,二者只能相似,不可能相同。这正如蜡像无论多么逼真,和真人依然有区别一样。此外,停顿也往往不在我们语法的节点停顿,要么是语义,要么是呼吸的需要。
  分析单位与思考单位的错位,是我们学习外语的最大障碍。但我们的外语教学却在语言学家的指导下,将分析单位等同于思考单位,自下而上地讲解单词、短语、句子。学生也自下而上的单词组短语、短语组句子。而单词组短语、短语组句子时,内部有繁杂的限制,及数量庞大的排列组合可能,使我们学习者往往不能造出母语话者一样的句子。从这一角度来讲,外语的教学与学习重表达,轻语法、词汇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最为高效的应该是找到话语的思考单位、表达单位和听者的理解单位。目前,尚未确定三者是否一致。
  三.文字的欺骗
  再说文字,文字和话语相比,缺少了表达时的辅助手段(眼神、表情、体式语)。所以更难呈现立体的意象。但其优点是留有痕迹,使思考和理解能够连贯下去。因为文字完全是一方的事,其过程只有作者知道,他人看到的只是单纯的结果。所以,文字极具欺骗性。从今天的微信就可知这一点,某人发个信息,马上有人在下面附和称赞。真心表达“称赞”之意的可能聊聊无几。但是若是面对面,发信息者往往不会说出所发信息的内容,称赞之人也往往不会“直白”的称赞。当然了,微信发信息者,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往往是潜意识里希望得到称赞。“称赞者”只是满足了“发信者”的这种潜在“希望”而已。这时,信息内容本身反而不重要了。“发信息-称赞”称为一种模式或是文化,很多时候,其形式大于内容。卢梭强烈反对文字,或许也正是因为文字的这种欺骗性。按照欺骗功能的强弱:,文字、语言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如下:文字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小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或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营造良好课堂氛
摘 要:本文对高校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供学生在体育课堂创造性学习空间,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体育课;主体性;培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方针的目标和方向。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生主动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人才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
这是ATP250深圳公开赛比较艰难的一年.一如深圳这座城市的内核,初创于2014年的深圳公开赛一直都用“敢闯敢创”的特区精神来打造属于鹏城的男子网球职业赛事.虽然赛事等级仅
期刊
班级是教育系统的最小组成单位,在班级管理过程在,只有班主任要掌握理论与经验结合起来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才能把乱班变成好班,把松散的班变成好的班集体.文章结合自身教
摘 要:课外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复习与整理”课外作业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文章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与整理”课外作业设计的途径,通过积极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与整理”课外作业设计方法,优化课外作业,提高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作业设计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与整理”课外作业设计的
摘 要:由于受“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理论影响,阅读与写作技能未能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以至于学生有惧怕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归根究底,要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让阅读与写作发展起来,并进行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该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及读写教学的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初步探析,以期能为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提供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虽然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主要以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对学习语文有着积极的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在新兵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110名新兵进行调查,数据通过中介检验程序进行分
摘 要:如何在大班教学背景下提高小学中年级学困生对词汇的识记效果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很明显,单靠学校里的词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中年级学困生需要利用家庭作业进行更个性化的学习。文章围绕多感官协用、无意识重复、规律性重复、研学伙伴互评四个策略,论述如何让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词汇识记效果。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中年级;词汇识记;作业布置;布置策略  词汇识记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小学
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小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可是,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  小时候,我们能够给予所有人真诚的笑,我们敢于表达和袒露自己,长大后,我们开始自私、计较、畏手畏脚。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你可曾认真思考过?  (E·B·怀特《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