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 学会交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体验交往技巧的作用,并坚持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2、能力
  掌握交往过程中的一些技巧。
  3、知识
  了解基本的交往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三、【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分小组收集交往的基本礼仪,并编排情景小品。
  四、【教学过程】
  掌握一些常用的交往技巧(板书)
  导入:学生即兴表演一段交谈情景,表演中有意表现一些交谈中忌讳的行为,把教材中不受欢迎的做法包含进去。
  找一找:请其他同学找出表演场景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学生对交谈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由发言。
  教师在黑板上归纳学生的发言要点,总结出交谈的一般技巧。
  1、学会交谈
  师:交谈中,还要注意学会倾听。倾听是与他人交往、认识对方的第一步,倾听首先是对对方的尊重。倾听在交往中有哪些好处呢?
  生:五大好处:第一,增加信息和知识;第二,减少误会和冲突;第三,增加实现愿望的机会;第四,及时获得反馈;第五,加深与别人的关系。
  师:交谈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情感,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的一种最常用的交往方式。
  在与人交谈时,我们除了必须学会倾听,谈话时注意自己的表情、神态、目光、体态、语气,并把握好与对方的身体距离等,还应该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美。
  2.赞美他人的技巧
  师: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那么,当别人赞美你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活动名称:当别人赞美我时…
  活动方式:选一位同学担任小记者随机对本班同学进行一次采访。
  采访主题:你受到过别人的赞美吗?当别人赞美你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教师可课前对小记者进行培训)
  采访过程:略。
  教师小结、过渡: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赞美之处。现在就请同学们赞美我们班上的任意一位同学,其他同学猜一猜他赞美的是谁?
  活动名称:猜一猜,他是谁?
  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赞美别人应该实事求是。
  活动步骤:
  ①学生赞美班上的任意一位同学。
  ②其他同学猜一猜赞美的对象是谁。
  ③请被赞美的同学说一说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并对赞美自己的同学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教师小结:
  小结方式一:赞美他人像一盏灯,它会照出人们储存着的最隐秘的慈和善。当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人的优点后,别忘了真心地送上一声赞美,它会使人们心情愉悦。但是,同学们请记住:尽管人们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赞美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而应该是出于真心,所赞美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
  过渡:虽然我们希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多发现别人的优点,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孰能无过,在我们的交往活动中,免不了会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过错。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同龄人小明也正在为这事犯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明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3.批评他人的技巧
  请学生表演《班长的独白》。
  我叫李小明,是七年级一班的班长,作为一班之长,我认为应该帮助全班同学进步,所以凡是发现同学身上的缺点或错误,我都会直接指出来,可是同学们一点都不领情,在班委换届选举中,有很多同学都没有选我。我感到很失落.难道同学做错了也不该批评吗?
  说一说:发现同学身上的缺点或错误,该不该批评?
  学生发言:略。
  师:一般来说,人都有自知之明。人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后,会进行一些反省。但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的反省再深刻,总不如“旁观者”看得透彻。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的过失时,及时地给予指正和批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正如小明所担心的那样,有不少人认为批评就是“得罪”人的事,不是有“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说法吗?的确如此。但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恐怕还在于我们在批评他人的时候缺乏技巧的缘故。医药发展至今,许多“良药”都已经包上了糖衣,早已不苦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研究一下批评他人的技巧,变成 “忠言不逆耳”呢?
  分组讨论:你认为在批评他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请你给小明几点建议。
  师:同学们的建议真的很不错,正所谓话有百说,巧说为妙。如果按照这些方法去给别人提意见,别人一定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相关内容,并就批评别人应注意的 间赵在全班进行交流。
  师:很好,有人说赞美如阳光,批评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这话有道理。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同学们既不要吝惜对他人真诚的赞美,也需要中肯的批评。
  友好交往,能促进入与人之间友谊的发展;交往不当,可能导致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解决冲突和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道歉。
  4.学会道歉
  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出现障碍,我们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是自己错了,就应该大胆地向对方道歉,请求对方的谅解。做错了事应该向对方道歉,这既体现了一个人自我批评的勇气和胸襟,也是对对方的尊重,有利于双方关系的恢复。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相关内容,并就怎样道歉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小结:道歉,就是向对方表达出你内心深处真诚的歉意。歉意的表达需要把握一定的技巧,否则便难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勇于承担责任;二、善于把握时机;三、巧于借物传情;四、贵于持之以恒。
  本课小结:通过学习,同学们收获真不少。从懂事开始,我们就受到文明礼貌的 教育,进入中学后,随着身心的发展和对社会接触的增加,我们逐步增强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文明礼貌的形式和内容的认识也有了提高。我们只有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提高自身的素养,掌握与人交往的礼仪和技巧,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语文产生热爱之情,才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去研究、去体验、去创造,让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融洽情感 提高兴趣 创设氛围 不断积累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无数科学家成功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看
【摘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学科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初中生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学科整合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 学科整合    1、引言    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
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创造首先就要学会创新,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才有新的创造发明,例如,我们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航空航天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成就呢 ?那就是这些专家,学者敢大胆尝试,善于创新,能推陈出新,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创新和创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做为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培
【摘要】吕淑相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不仅是课堂上热闹活跃,“活”应当表现为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汉语的民族特色、能充分体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叶老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充分利用好教材而又不囿于教材;能充分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统一。  【关键词】不活的原因;抓住根本;素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朗读教学的概念和高中语文朗读教学落后现状,并且对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读教学    1、研究背景  朗读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学者、教师都很重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书声琅琅”也被人认为是语文课堂标志性的现象。最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摘要】本文针对物流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进行简要说明,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及改进建议,同时说明高职高专教育中高等数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现状;项目导向;人才培养     一、高等数学的课程定位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在自动控制,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便通过计算机控制工业生产;在经济学中,可以利用高等数学计算边际成本;在物流管理学中,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其
【摘要】探究性教学的精髓在于创设问题情景。没有问题情境创设,也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本文对物理科学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作用、科学探究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及科学探究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科学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景创设 作用 策略和方法 注意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
【摘要】为了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人才的大量需要,高等教育应该转变以前的教育理念,从高校的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去培养创新人才,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并且逐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营造学校创新的育人环境,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环境 育人 创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正在崛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是指以学生所在的地区的各种课程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通过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来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内容只被当作资料加以介绍,而并未当作历史课程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来支持历史课程的实施。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师在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上,在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增强,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时尚、大众性体育运动,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如今,户外运动已成为人们娱樂、休闲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新生活方式。户外运动已经向大众化、普及化、时尚化和多层次化发展。  关键词:户外运动 风险 规避对策    目前,兴起于上世纪初欧美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各种户外运动已成为我国体育休闲的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