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班上有些学生爱听教师讲解,有些学生喜欢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有些学生喜欢与别人热烈讨论,有些学生则偏爱自己独立学习.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在学习方式上的表现.所谓认知风格也称为认知方式,是指个人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个体认知风格的差异在学习中就表现为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中的差异.差异并不是差,而是一种财富.学生的差异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就目前研究较多的认知风格主要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等.这些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成为因材施教必须考虑的心理变量.因材施教一方面意味着发挥不同认知类型者的特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弥补认知风格上的缺陷.
  一、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从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看,个体的认知风格可以区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两种.这两个概念最早由威特金于1954年提出.后来的研究发现,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风格.具有场独立型风格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和干扰,他们倾向于对事物独立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型风格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加工倾向于以外部信息为参照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认知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从他人处获得标准.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鉴别出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针对不同的认知风格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首先,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偏爱不同的学科.威特金等人的调查发现,场独立型学生对自然科学、数学等强调认知能力的学科感兴趣,而场依存型学生对社会科学、语言学科、艺术等以人为对象的专业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类型,有针对地来激发兴趣.其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两类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也影响着不同认知类型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后,师生之间认知风格的匹配关系明显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也表现出来不同的解题能力.场依存型学生由于对事物有较大的依赖性,易受表面信息结构的影响,克服隐蔽能力差,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受一些附加因素的干扰,往往只抓住了几个与某类典型解法相似的条件进行机械地解答,不能分析题目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择其关键成分进行解题.这类学生在常规方法的使用上可能比较扎实,在一般常规题的练习中不会有问题,但解一些结构较复杂,隐蔽性较强的题目时,则会处于劣势了.相对而言,场独立型学生则能较好地克服隐蔽干扰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善于对条件与问题进行剖析,从习惯的固定的解题方法中摆脱出来,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变换新思路以符合当前解题任务的要求,发散性思维较场依存性者要强一点.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不同的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充分了解,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消除场依存性同学在这方面的劣势.在布置与讲评习题时,要精心挑选,并尽可能地多给场依存性的同学一些巧妙的提示,帮助他们发现题目的关键所在,从不同角度多运用各种解题方法,使之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解题时能多一些变化,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二、冲动型和沉思型
  根据学生对问题作出反应的速度,可以把学生区分为冲动型和沉思型.冲动和沉思涉及到个体在不很明确的情境下对自己解答的正确性进行思考的程度.错误率和反应时间反映出了这方面的个体差异.具有冲动型风格的学生解决问题速度快,但容易出现错误.而沉思型学生则相反,虽然速度比较慢,但错误少.两种认知风格各有优缺点,并无好坏高下之分.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据优势,而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成绩更好.另外,阅读领域的研究还表明沉思型学生更善于鉴别文章的前后矛盾之处,而冲动型学生更擅长快速浏览文章.如何针对冲动型和沉思型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呢?自我指导式训练将有助于教师尽量降低这两种认知风格的负面影响.自我指导式训练教给学生利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我对话来监视自己的思维.
  三、具体型和抽象型
  根据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所采用的概念水平的高低,可以把认知风格区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一个抽象型学生,能够看到某个问题或论点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定型),能够容忍场景的模糊度并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而具体型学生则能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偏见,这一领域的有关研究表明,抽象型学生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如归纳法或发现法)下会表现得更好,而具体型学生在结构化教学方法(如演绎法和讲解法)之下成绩更好.
其他文献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需要成功体验的不断刺激。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不断提高,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断坚持并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
西方生物学派用生物自私基因论为基础的群体选择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各种社会行为,认为社会性并非人类专利:一只山雀用嘴啄开一瓶牛奶的瓶盖,几周后周遭山雀都学会了这种开瓶技
期刊
【摘 要】 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倡导的重要方法,改变了传统重结果的模式,指导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围绕自主检测、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利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强化认知。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过程 评价 激励  英语教学倡导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来活化课堂教学过程,特别是注重从过程中評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感知情况。结合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多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感悟、情感
书籍,一直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识字的那一刻起,我便与书结缘,从小到大,一路书香。可是,有一阵子,我却与书籍渐行渐远。那是刚当上妈妈的时候,为了抚育孩子,我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成天忙碌于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放弃了工作上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和挑战,甚至连最爱的书籍也被束之高阁,渐渐蒙尘……  直到有一天,同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成长,请带上这封信》。我在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文字:“女人,即使已身为母亲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立足武当文化,将中华诗词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就在十堰市率先把中华诗词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列入课时计划。初始阶段,学校在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诗
一、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迫切性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也是思维的核心.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效果既关系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为学生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强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还原了生物学概念的学科中心地位,强化了生物学概念教学将是初中教师研
【摘 要】 英语原生态课堂体现生本主义和交际互动性,是师生双方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互动合作。建构原生态课堂利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围绕情境活化和互动交流丰富课堂,保持课堂的开放性和生活化特征,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原生态课堂 情境 过程  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教学社会学》提出:课堂生态 (Ecology of classroom)是教師为学生所创造的环境是和谐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
一条毛虫引发的冲突,既是师生之间的冲突,也是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之间的冲突.一场小冲突,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rn“宋老师不由分说,从毛浪的抽屉里夺走了毛虫,扔在地上,一脚踩上
Oh, give us pleasure in the flowers today; And give us not to think so far away, As the uncertain harvest keep us here, All simply in the spring of the year. Oh
孝感,是我国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孝感市教育局出台《孝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孝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立足学校,弘扬孝文化与学校工作“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