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而技术力量的培养需要一定精神力量的支撑。我国在坚持不懈地发展经济建设,增强国力,从以前的“制造大国”变为了“制造强国”,这不仅仅是在依靠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结果,也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工匠精神支撑的作用。高职院校是培养我国建设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需要注重培养人才的特点,以及要为谁去培养人,所以对于高职院校里,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到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当中,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全面型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类专业;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研究
1 引言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是李克强总理在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是对小至一个零件,大到一座高楼,都能够去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理念。而高职院校是培养我国对于制造行业和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工匠的摇篮,在我国迈入“制造强国”和“中国智造”的阶段里,国家对于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高职院校是承担该任务的主要基地,是为培养祖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劳动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古代其实已经有了“工匠精神”的体现,例如鲁班的木匠活,他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作品都能够制作的活灵活现,其他还有很多拥有工匠精神的古代人,他们都是现代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我国的制造行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里,对于“智造人才”和“工匠精神”的需求更为强烈,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对作品的完成情况更加完美的一种追求精神,而自己在耗费时间和精力之后享受着一件作品尽善尽美的美好感觉。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其实本质上代表着追求完美和精致的品质精神,对任何一个职业的敬畏和尊重精神,对个人工作态度的严谨认真的表现,对于一个完美和卓越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追求,这种充满了正能量的精神是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精神,我国拥有这些工匠技师,才能够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3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特点
高职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重要力量,在当今教育行业中,高职教育逐渐被发展,吸引了很多求学者,作为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技术培养,是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强大力量。其中在旅游类专业当中具有以下特征:
3.1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对于学生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其主要帮助学生能够拥有更成熟的服务技能和运用知识于实际中的能力,是帮助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力量,可以说,高职教育是旅游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3.2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育强调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例如对于景区的设计规划、对于导游的工作要点、对于酒店服务的工作内容进行掌握,以及對于未来工作方向的确定,而且所开设专业的旅游学科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培养工作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相结合,即多样化的发展才是一个学生更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1]。
4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是为发展我国旅游业而培养人才的一个专业,从我国的旅游业来看,存在着一些“粘贴复制”的仿造现状,对一些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进行内容和特色的粘贴复制,单一的仿造,没有更多的创新思维存在;导游行业也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酒店服务也需要更加完善和健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稍逊一筹,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就是为景区做设计、规划和策划,对导游行业注入新的人才,对于酒店服务工作培养全能型人才,而旅游业要想摆脱粘贴复制的现象,摆脱一成不变的状态,就必须要在导游、景点、酒店的设计和规划当中寻求创新,“新”字的力量可谓是无穷的,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乐观的,所以把“工匠精神”运用到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
5.1 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5.1.1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当中就应该把“工匠精神”贯穿其中,营造一个“工匠精神”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精神。所以在课堂讲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将一些“工匠精神”和技能大师的事迹传授给大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工匠精神”具体实践所带来的魅力和力量,而学校也应该将国内外的行业精英事迹编写成册,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组织一些征文、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把“工匠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旅游专业上来,实现旅游业专属的“工匠精神”。
5.1.2 在专业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历史文化,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世界酒店和特色景区的发展史,感受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以及体会到一些知名酒店企业所涉及到的“工匠精神”所在,培养服务能力和品牌意识,在对品质的追求上培养工匠精神的力量。
5.1.3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专业成绩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以传统的分数进行评价,而应该在学业评价上体现一定的“工匠精神”,将学生的学业评价以等级评价,给予合格、优秀、完美的评价,例如在导游的工作当中,不仅仅要对于旅游路线和景点的介绍熟记于心,而且还要了解到更多的细节问题,对于一些商场的灭火装置和逃生通道以及卫生间、休息区都要有所了解,以及综合游客的年纪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和旅游的路线,在这些细节方面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能力。
5.2 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工匠精神”进入校园,主要的阵地便是专业课堂,学校应该在专业课程里加入人才培养的课程,把“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的重要项目,首先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即把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比例调整为六四比,不仅仅要对专业课进行一定的固化:即对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里要实现对工作能力的培养,在细节上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于工作态度的培养;还要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在文化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例如对思政课的落实,在思政课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把“工匠精神”的理论和内涵在课上进行落实,让学生在技能和理论的结合过程中落实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除此之外,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美育课程,例如对绘画、歌唱、舞蹈、乐器选修课程进行设立,因为旅游业当中的“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对“美”、“创新”的一种追求,所以学生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对自身才艺进行一定的培养,以达到提升体形、行为举止间的美感,而且可以将其运用在工作当中,丰富工作内容,追求完美的工作过程,将“工匠精神”体现出来[2]。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地推进“工匠精神”进入校园的工作中,教师、学生通过学习和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是一项长期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工匠精神”所带来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当中融合和贯通“工匠精神”对于培养建设型、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娜娜.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实施路径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17(003):8-11.
[2]施敏发.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大思政路径研究[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018(002):85-8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类专业; 工匠精神; 培育路径研究
1 引言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是李克强总理在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是对小至一个零件,大到一座高楼,都能够去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理念。而高职院校是培养我国对于制造行业和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工匠的摇篮,在我国迈入“制造强国”和“中国智造”的阶段里,国家对于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高职院校是承担该任务的主要基地,是为培养祖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劳动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古代其实已经有了“工匠精神”的体现,例如鲁班的木匠活,他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作品都能够制作的活灵活现,其他还有很多拥有工匠精神的古代人,他们都是现代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我国的制造行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里,对于“智造人才”和“工匠精神”的需求更为强烈,而“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于自己的作品进行精心设计和制作,对作品的完成情况更加完美的一种追求精神,而自己在耗费时间和精力之后享受着一件作品尽善尽美的美好感觉。由此可见,工匠精神其实本质上代表着追求完美和精致的品质精神,对任何一个职业的敬畏和尊重精神,对个人工作态度的严谨认真的表现,对于一个完美和卓越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于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追求,这种充满了正能量的精神是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精神,我国拥有这些工匠技师,才能够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3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特点
高职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重要力量,在当今教育行业中,高职教育逐渐被发展,吸引了很多求学者,作为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技术培养,是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强大力量。其中在旅游类专业当中具有以下特征:
3.1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对于学生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其主要帮助学生能够拥有更成熟的服务技能和运用知识于实际中的能力,是帮助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力量,可以说,高职教育是旅游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3.2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教育强调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例如对于景区的设计规划、对于导游的工作要点、对于酒店服务的工作内容进行掌握,以及對于未来工作方向的确定,而且所开设专业的旅游学科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培养工作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知识与能力的相结合,即多样化的发展才是一个学生更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1]。
4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是为发展我国旅游业而培养人才的一个专业,从我国的旅游业来看,存在着一些“粘贴复制”的仿造现状,对一些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进行内容和特色的粘贴复制,单一的仿造,没有更多的创新思维存在;导游行业也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的注入;酒店服务也需要更加完善和健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稍逊一筹,而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就是为景区做设计、规划和策划,对导游行业注入新的人才,对于酒店服务工作培养全能型人才,而旅游业要想摆脱粘贴复制的现象,摆脱一成不变的状态,就必须要在导游、景点、酒店的设计和规划当中寻求创新,“新”字的力量可谓是无穷的,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乐观的,所以把“工匠精神”运用到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 如何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育
5.1 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5.1.1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当中就应该把“工匠精神”贯穿其中,营造一个“工匠精神”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精神。所以在课堂讲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将一些“工匠精神”和技能大师的事迹传授给大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工匠精神”具体实践所带来的魅力和力量,而学校也应该将国内外的行业精英事迹编写成册,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组织一些征文、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把“工匠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旅游专业上来,实现旅游业专属的“工匠精神”。
5.1.2 在专业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历史文化,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一些世界酒店和特色景区的发展史,感受到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以及体会到一些知名酒店企业所涉及到的“工匠精神”所在,培养服务能力和品牌意识,在对品质的追求上培养工匠精神的力量。
5.1.3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专业成绩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以传统的分数进行评价,而应该在学业评价上体现一定的“工匠精神”,将学生的学业评价以等级评价,给予合格、优秀、完美的评价,例如在导游的工作当中,不仅仅要对于旅游路线和景点的介绍熟记于心,而且还要了解到更多的细节问题,对于一些商场的灭火装置和逃生通道以及卫生间、休息区都要有所了解,以及综合游客的年纪特点来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和旅游的路线,在这些细节方面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工作能力。
5.2 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工匠精神”进入校园,主要的阵地便是专业课堂,学校应该在专业课程里加入人才培养的课程,把“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的重要项目,首先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即把专业课与文化课的比例调整为六四比,不仅仅要对专业课进行一定的固化:即对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里要实现对工作能力的培养,在细节上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于工作态度的培养;还要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在文化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例如对思政课的落实,在思政课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把“工匠精神”的理论和内涵在课上进行落实,让学生在技能和理论的结合过程中落实对“工匠精神”的培养。除此之外,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学校还应该开展一些美育课程,例如对绘画、歌唱、舞蹈、乐器选修课程进行设立,因为旅游业当中的“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对“美”、“创新”的一种追求,所以学生在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对自身才艺进行一定的培养,以达到提升体形、行为举止间的美感,而且可以将其运用在工作当中,丰富工作内容,追求完美的工作过程,将“工匠精神”体现出来[2]。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地推进“工匠精神”进入校园的工作中,教师、学生通过学习和培养“工匠精神”的过程是一项长期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工匠精神”所带来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当中融合和贯通“工匠精神”对于培养建设型、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娜娜.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实施路径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017(003):8-11.
[2]施敏发.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大思政路径研究[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018(00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