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旅游学概论》,有必要实施案例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感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旅游学概论》课程在案例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章节的局限,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旅游影响研究模块三大不同的知识模块,依据模块内容选择讨论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等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案例教学 ; 教学实践
1《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的必要性
《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 对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并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构架,了解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旅游业发展面对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促进学生完善旅游学概论知识体系,有必要运用案例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感知,通过对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典型事例、个案进行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实践性的案例中深化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现象,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具象地掌握知识的目标。案例教学法主要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经实践证明是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架起桥梁。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进行案例化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旅游概论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明确、科学的专业学习目标,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2 《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实践
《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最基本的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的理论性课程,是对旅游学研究的概要性论述。该课程是以旅游活动涉及到的内容为中心,对旅游学的核心问题,即旅游学内容的三大板块(旅游者、旅游业、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而简洁的阐述,让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该课程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专业认识水平、知识结构体系与专业操作技能,为学生旅游管理方向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1 构建教学内容模块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及特点;掌握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及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理解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状况和正确认识旅游的影响,从而对旅游及旅游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打破原来章节的局限,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在讲授模块知识之前导入案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再传授与知识模块相关的知识, 再进行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旅游活动;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旅游组织; 旅游市场; 旅游的影响。根据课程体系内容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知识模块: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旅游影响的研究模块。
2.2 针对教学内容模块实施多类型案例教学
课程在案例教学中应依据教学模块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深化理论教学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教师所扮演角色为划分依据,可以将案例教学分为三种形式:讨论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1]。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入案例作铺垫,并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组的讨论,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旅游课程的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是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将角色扮演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以此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任务,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全面地进入到相关的角色情境中,通过对角色的感化认识解读教学内容,学习旅游专业知识。 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必要的场景,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场景中来。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教学场景使其在情感、认知等方面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主动的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是把三种案例教学方法完全区分开来,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交叉使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需要在开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案例教学的实施计划, 包括安排的教学案例的总数、各章节安排的个数、案例类型、案例讨论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步骤等。在案例教学中依据划分的三大教学模块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课程模块化案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2.2.1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旅游活动的界定、类型、特点及测量指标,通过专业术语和核心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于旅游专业的认识。此部分知识模块应以详细讲解为主,并恰当运用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尤其是在讲授旅游发展历史和一些专业概念的演化过程中,通过讨论式的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和观点的交流,从初始阶段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2.2.2旅游活动构成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主要包括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章节中,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教学方法对案例材料如:“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讨论分析。通过什么样的人属于旅游者,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旅游者,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什么样的特征等三个递进问题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深入学习[3]。旅游业章节中有关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内容可以通过实景模拟式的案例教学分析了解各类旅游企业业务内容、流程,了解旅游业态与旅游行业及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旅游资源章节通过知名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扮演式及實景模拟式案例教学如“黄果树瀑布群的旅游开发”等材料分析了解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企业等不同开发主体的职责,旅游资源开发需具备的条件、基本原则以及开发内容等。 2.2.3旅游影响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影响模块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影响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到旅游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可以运用讨论式案例教学对某地旅游影响的案例材料,如:“旅游对西藏经济的影响”,“黄山的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旅游影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通过对发展旅游带来的积极、消级影响的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辩证视角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3 结论和思考
就目前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旅游学科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科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改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但案例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师生的沟通有限,使得教師无法全面顾及到学生的个体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中也主要局限于视频、图片的播放,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足。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还不完善,微信、APP、智慧旅游、VR 交互技术等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4]。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通过自我学习或培训等方式不断扩宽知识面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挂职等丰富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内涵,以进一步提升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应促进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形成案例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以此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如:借助信息技术为角色扮演式及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提供仿真的问题模拟情境,通过技术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让学生沉浸在扮演角色中[5];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和储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结果,以此作为教学考核评价数据的来源,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常莹.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147-150.
[2]徐秀美.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教学策略分析[J].品牌,2015(2):206-207.
[3]任新玉,华海迪,姚雨辰.《旅游学概论》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5)26-27.
[4]毋兆鹏,李 勇.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 教 学 刊,2019(5):157-159.
[5]贾亚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法反思与案例库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29-130.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案例教学 ; 教学实践
1《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的必要性
《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 对于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并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构架,了解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旅游业发展面对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促进学生完善旅游学概论知识体系,有必要运用案例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形象感知,通过对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典型事例、个案进行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实践性的案例中深化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现象,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抽象到具象地掌握知识的目标。案例教学法主要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经实践证明是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理论和实践教学架起桥梁。对《旅游学概论》课程进行案例化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旅游概论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明确、科学的专业学习目标,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2 《旅游学概论》课程案例化教学实践
《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最基本的学科理论与学科方法的理论性课程,是对旅游学研究的概要性论述。该课程是以旅游活动涉及到的内容为中心,对旅游学的核心问题,即旅游学内容的三大板块(旅游者、旅游业、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而简洁的阐述,让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该课程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专业认识水平、知识结构体系与专业操作技能,为学生旅游管理方向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1 构建教学内容模块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及特点;掌握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及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理解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状况和正确认识旅游的影响,从而对旅游及旅游业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打破原来章节的局限,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在讲授模块知识之前导入案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再传授与知识模块相关的知识, 再进行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旅游活动;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旅游组织; 旅游市场; 旅游的影响。根据课程体系内容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知识模块: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旅游影响的研究模块。
2.2 针对教学内容模块实施多类型案例教学
课程在案例教学中应依据教学模块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深化理论教学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根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教师所扮演角色为划分依据,可以将案例教学分为三种形式:讨论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1]。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案例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入案例作铺垫,并且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组的讨论,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全面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旅游课程的教学。角色扮演式案例教学是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将角色扮演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运用,以此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教学任务,创设出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全面地进入到相关的角色情境中,通过对角色的感化认识解读教学内容,学习旅游专业知识。 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必要的场景,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场景中来。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教学场景使其在情感、认知等方面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主动的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是把三种案例教学方法完全区分开来,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交叉使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需要在开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案例教学的实施计划, 包括安排的教学案例的总数、各章节安排的个数、案例类型、案例讨论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步骤等。在案例教学中依据划分的三大教学模块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化教学方法,课程模块化案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2.2.1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学基本理论模块主要介绍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认识旅游活动的界定、类型、特点及测量指标,通过专业术语和核心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于旅游专业的认识。此部分知识模块应以详细讲解为主,并恰当运用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尤其是在讲授旅游发展历史和一些专业概念的演化过程中,通过讨论式的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和观点的交流,从初始阶段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2.2.2旅游活动构成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活动的构成模块主要包括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章节中,可以通过讨论式案例教学方法对案例材料如:“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讨论分析。通过什么样的人属于旅游者,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旅游者,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什么样的特征等三个递进问题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深入学习[3]。旅游业章节中有关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内容可以通过实景模拟式的案例教学分析了解各类旅游企业业务内容、流程,了解旅游业态与旅游行业及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旅游资源章节通过知名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扮演式及實景模拟式案例教学如“黄果树瀑布群的旅游开发”等材料分析了解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企业等不同开发主体的职责,旅游资源开发需具备的条件、基本原则以及开发内容等。 2.2.3旅游影响模块案例教学
旅游影响模块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旅游影响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到旅游实践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可以运用讨论式案例教学对某地旅游影响的案例材料,如:“旅游对西藏经济的影响”,“黄山的无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等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旅游影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通过对发展旅游带来的积极、消级影响的分析辩论,培养学生辩证视角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3 结论和思考
就目前课堂反馈情况来看,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旅游学科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拓宽学科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改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但案例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师生的沟通有限,使得教師无法全面顾及到学生的个体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中也主要局限于视频、图片的播放,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足。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还不完善,微信、APP、智慧旅游、VR 交互技术等信息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4]。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通过自我学习或培训等方式不断扩宽知识面和提升专业理论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挂职等丰富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增强案例教学的实践内涵,以进一步提升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应促进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的有机融合,形成案例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以此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如:借助信息技术为角色扮演式及实景模拟式案例教学提供仿真的问题模拟情境,通过技术设计的人机交互界面让学生沉浸在扮演角色中[5];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和储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行为表现和学习结果,以此作为教学考核评价数据的来源,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常莹.案例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2):147-150.
[2]徐秀美.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教学策略分析[J].品牌,2015(2):206-207.
[3]任新玉,华海迪,姚雨辰.《旅游学概论》翻转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5)26-27.
[4]毋兆鹏,李 勇.智慧旅游背景下新疆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 教 学 刊,2019(5):157-159.
[5]贾亚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法反思与案例库建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