酞菁钴(CoPc)基电极材料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化学试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和条件下电催化还原CO2为高能量密度的碳基化学品及化学燃料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极具诱人的策略,然而阻碍其实际应用的关键仍是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可控构筑.目前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 RR)的众多电催化材料中,酞菁钴(CoPc)基催化剂因具有高CO选择性及高催化活性而备受青睐.就CoPc基电极材料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重点介绍了提升负载型CoPc基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策略,然后依次介绍了CoPc基催化剂在级联电催化CO2 RR和CO2全分解中的应用、以及电催化CO2 RR的反应机理,最后就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热障涂层是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燃烧室、尾喷管等高温部件表面的隔热防护材料。文章对目前国内外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展望了热障涂层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大气等离子喷涂、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激光熔覆、电泳沉积、液相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目前实际生产中主要使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两种方法。开发新型热障涂层制备方法与传统涂层制备方法的结合是未来的热障涂层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采用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谐振腔(也称F-P腔)方法测试SOI波导光传输损耗及其与光纤的端面耦合损耗的测量精度,对具有相同尺寸长度为8.37 mm的三条SOI波导通道进行测量,得到SOI波导光传输损耗和端面耦合损耗的平均值与测量精度值,且测量精度偏差值很小。通过温度的自动控制扫描仪对另一条长度为12.5 mm的SOI波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获得的传输损耗值和端面耦合损耗值相同,说明采用F-P腔方法获得的测量精度值很稳定。建立了SOI波导传输损耗测量精度da/a与F-P腔谐振输出功率极限值消光
随着新治疗靶点的发现和新型药物的研发,药物治疗在肿瘤控制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培养兼具系统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实用型肿瘤内科专业人才,临床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非常重要,是肿瘤内科学研究生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分析和总结了肿瘤内科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措施,以期为提高肿瘤内科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以花椒叶为原料,乙醇作为溶媒,研究花椒叶山椒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进行优化。以清除铁还原力、羟基自由基(·OH)能力及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能力来评价体外抗氧化能力和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来评价其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花椒叶山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25℃、微波时间10 min、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20(g/mL)、乙醇浓度58%、在此条件下花椒叶山椒素最高提取率为5.98 mg/g。花椒叶山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
为有效处理煤焦油加氢产业链中各装置区产生的废水,配套新建一座300 m3/h的废水处理站,并通过预处理除酚除油装置+水解酸化+改良型SBR系统+多介质过滤器组合工艺对某煤焦油加氢企业产生的高COD、高酚、高油类物质和高氨氮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系统运行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好,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可为类似煤焦油加氢废水处理行业提供工程实践借鉴意义。
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荆楚卓越工程师”“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多方向、求个性”的项目宗旨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荆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路径。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发挥支撑作用。
摘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化学教学中使用证据进行推理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指出在进行证据推理教学时所使用的证据应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唯一性和同一性,即“四性”特征,以确保证据推理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证据;证据推理;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70027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是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了“主题链接、问题驱动”复习模式及其内涵,并以“酿酒的原料有哪些、原料如何转化为酒精、为何酒是陈的香、如何杀菌消毒”为主线,设计“酿酒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
摘要:围绕碘化钾溶液与氧气反应后的最终产物问题进行实验探究。通过pH计实时监测碘化钾溶液与纯O2、空气反应时的pH变化,发现KI溶液与纯氧反应时pH上升,证实有KOH生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碘化钾溶液氧化后生成的碘单质发现,氧化后生成的碘单质约有82%参与了歧化反应。  关键词:碘化钾溶液;氧化反应;歧化反应;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7006907  中图分
以污水中16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为目标物,阐明其在厌氧/缺氧/好氧与MBR的组合工艺(A2/O-MBR)中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16种OCPs在该工艺中的进水浓度范围从50.5 ng/L(艾氏剂)到169.2 ng/L(六氯苯),出水中浓度范围从1.02 ng/L(杀螨酯)到80.1 ng/L(百菌清)。该工艺对大多数有机氯农药残留具有很强的去除能力,且去除率均在92%以上。去除途径主要分为3种,以生物降解为主要去除途径、以生物降解和污泥吸附共同作用为去除途径、以污泥吸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