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探索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只注重知识的接受,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削去了他们的棱角,把他们修剪的大同小异.这种教育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进行改革.
  1 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构建创新教育环境
  1.1 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灵感
  学生对创新总是有一种神秘感,觉得这都是科学家的事,和自己沾不上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鼓励他们关注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物理学家是如何创造新理论,提出新方案,提出新成果的.从而消除神秘感,激发创新动机,树立创新志向.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跃的有人情味的创新氛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提供宽松的的环境气氛和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表各种见解.要启迪学生的悟性,激起探索欲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独创性.使学生处于一定的“心理唤醒水平”.要避免压抑幻想,强迫服从,嘲笑讥讽.对于那些“爱提怪问题的学生”,要发现思想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奇谈怪论”应适当保护,给他们创新的自由.不要因为思想出格就不予理睬甚至使用伤害性语言,封杀他们的灵感.
  1.2 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创新动机
  创设具有一定“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创新动机.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先在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金属片和鸡毛,发现重的金属片下落快,问是否表明重的物体下落快?然后再做牛顿管实验,发现抽过气的牛顿管内金属片和鸡毛同时下落.这个结果与学生的日常认知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中,要排除障碍,创设一个自由思维的环境,使学生经常处在兴奋状态.课堂教学要具有启发性和多样性.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教师要做好示范,要交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2 训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学习方法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思维.要通过以下途径训练创新思维.
  2.1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应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丰富知识,夯实创新思维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渊博的学识之后,其创新能力才轻松自如.积累的知识经验越多,记忆表象的储备越丰富,想象越清晰生动,思维越容易发散.因此必须牢固掌握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采用多种方法,扩大视野,充实头脑,具备创新思维的基础.
  (2)巧设疑问,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质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敢疑、善疑常常是思维的导火索.世界上许多的创造发明都因疑而生,如牛顿看苹果落地产生怀疑而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沸水顶盖提出疑问发明了蒸汽机.应巧设疑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设疑问难.例如,在讲离心现象时,,引入宇宙飞船与空间试验站的对接问题,飞船从低轨道去对接还是从与空间站同一轨道或更高轨道去对接,哪一个合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别致新颖的意见、用推陈出新的眼光去审视学习的内容、以吹毛求疵的姿态出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去捕捉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价值,在思想的闪光中迸射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出人意料的观点.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向权威挑战.
  (3)开拓思路,增加创新思维的机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形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探索解题思路,形成网络化思维,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再通过找出多种解法的共同规律或最佳解法,进而训练集中思维.通过整体法解题,锻炼想象力和立体思维能力.用等效法解题锻炼相似思维能力.这样通过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2.2 在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
  (1)充分发挥实验的效能,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欲望.例如,在讲光电效应时,向学生演示一只光控电子蟋蟀,打开方盒,鸣声顿起,合上方盒,鸣声全无.学生探究叫声原因,原来是盒子里有一只光敏元件控制发声电路.学生[HJ1.3mm]纷纷利用手边的器材自己制作光控电子蟋蟀.大大触发了创造的灵感和冲动.其次,积极创设实验环境,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想想、做做、算算、说说中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多做探索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重视书本小实验小制作.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有充足的行为、充足的参与、充足的活动.
  (2)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是通过发现和寻求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发明.在发现与发明活动中,要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提出的观点办法和见解要新奇,要有创见 ,要有独到之处.通过开展科技制作展,设立发明奖等活动,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小组,兴趣小组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要求学生多接触社会和生活,关心科技的发展,把所学知识和丰富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境污染与保护结合起来.
  2.3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猜疑、联想、想象并通过加工、构思,以独到的全新的方式解决以前没有解决过的问题.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假设、巧妙的构思是创造想象的特征,创造想象经常以幻想与假设的形态载浮思维向未知王国进发.创新需要灵感,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富于幻想、大胆猜测和联想,甚至“异想天开”,捕捉思维的灵感,探索不拘常规的方法.注意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到多种结论或对同一结论联想到多种条件.
  2.4 重视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方法是科学认识活动的要素.在教材中渗透着各种研究方法,如理想模型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等效法等.要指导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抓住有利时机,讲一些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从中领会科学家是怎样发明创造的,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的求知欲.同时,开设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阅读一些科学研究书籍和文章.通过这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开拓视野,萌发创新思维的火花,认识到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促进思维的生长剂,加速思维的催化剂.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味求新、求异、求难.要新颖独特而行之有效.
其他文献
有时反思自己的物理教学是不是走进了这样的圈子:课堂上老师拼命地讲,一味地灌,生怕老师讲不到学生就不会做题。我们都知道理科学习,学生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下课前一刀切似地布置作业,“课后某某资料1~10题,下节课我检查,讲评”,学生在所谓的“课下”疲于应付老师的作业,因为课堂上老师舍不得留下时间让学生在课上做,晚上各科的作业铺天盖地,学生读题不仔细,根本不是仔细审题,学生解题时缺少必要的思考时间,
期刊
探究性学习评价是以学生探究性活动中的状态和成果为事实依据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探究性学习评价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需要参照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因此研究高
期刊
1为什么以学生为本  爱因斯坦用他的智慧推动了人类的发展;法拉第用智慧开创的电磁转换的先例,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麦克斯韦发现的电磁波,至今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意义。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都是从学校教育获得的,学校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在这样的责任下学校应该怎么办?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生需要什么?在社会生活中学生需要什么?仅仅有知识行不行?引起全国震惊的
期刊
类比法就是通过抽象事物和形象事物、新旧知识的对比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类比法的运用中常常会涉及到图像的运用,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来理解知识点,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类比法的应用也是比较普遍的,根据相似事物之间的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比较熟悉常见的事物来形象化的理解新的知识点。类比法能够使知识点更加具体,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
期刊
安德森在他主编的《教学和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探究教学的几个方面作了高度的概括: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这种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由学生自己亲自制定获取知识的计划,能使学科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激发内在动机,学生认知策略自然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对于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1站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处理教材  物理课堂要让学生习得知识,而知识的习得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的,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须站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确保教学内容、资源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早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使科学探究既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又该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这要从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分别加以注意,同时又要注意七个要素的整体性。而不论进行教学中的哪个环
期刊
尼采说:“自从我厌倦了寻找,我便学会了找到.”rn浩渺的时空从远古延伸而来,带着繁盛的文明圈上了我们的视听,禁锢着我们的骸骨.曾看过这样一则评论:美国之所以一直向前走着,
物理问题作为教学目标的实在载体,其设计质量如何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如何从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其存在问题,从明确目标,突出中心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促进学生物理素养提升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自主思考与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从问题中发现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改方向不断转变的今天,结
期刊
我们怀着十分欣喜的心情,向广大读者推荐陆岩、周立新两位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篇文章。长期以来,职中语文教学教学多以传授应用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