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对于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1站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处理教材
  物理课堂要让学生习得知识,而知识的习得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的,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须站在“知识论”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确保教学内容、资源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早在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对知识也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概念界定,他的观点是“知识是有活力的,知识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具有系统的、个人属性和时间属性的,同时知识不能被视作为当然的、已经决定的东西,必须加以自己的思考和补充。”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必须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将自己完整的生命融入进去,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领悟科学的意义,而每个学生的生命、情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可以照本宣科,而应该更加艺术化、人性化地对教材进行设计与开发。
  从知识论基础视角来观察,物理源于生活,课堂意义生成的源头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有效的教学必须是有意义的教学,因此,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必须找准知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点,将知识作为主体帮助学生找到人的生存意义与精神生活密切联系,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领悟知识学习的意义,再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视界的融合”。
  教育家杜威在他的“知识观”里也强调了教材“二次开发”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学必须注重教材“二次开发”,借此引导学生更自然地进入知识的意义世界,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注重生活性、生命性和对话性等等。
  例如,在和学生学习“力”这个概念时,从生活出发,课堂上可以精选一段撑杆跳视频,采用慢镜头形式,播放撑杆跳的主要片段:运动员压杆而上,被弯曲的杆恢复时向上弹起,运动员利用身体曲张配合杆的形变做动作,协调流畅地跃过杆,整个过程既显示杆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又表现一种运动的力量与流线美。学生观看过程,既感受到美,又加深了对“力”的理解,而且这个力就是常见的“弹力”(实现初高中的衔接)。
  当然,对教材的处理也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差异进行加工,可以是在内容上的删减重组、资源的整合、也可以是知识呈现方式的多元化。
  例如,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完成后,为了深化理解,我们在教材内容的加工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显示成像的各种情况,让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立足于学生的需要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必须要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由于课堂上的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同时学生的需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以我们的物理教学模式也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
  威廉多尔作为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杰出代表,他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的,并非属于绝对可观的、固定不变的终极真理”。在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中,知识具有多样性、可质疑性、以及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在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看来,课程应该具有开放性,因此他们的观点鼓励变化,接纳干扰和错误的存在,将来自于外界的各种刺激作为进一步促进知识、课程完善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课程是开放的,所以知识就具有猜测性、情境性和价值性。那么,对于初中物理而言,这种开放的课程如何组织教学呢?结合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具体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是静态的,师生间、生生间有合作、交互与对话。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第一节物理课时就尝试着构建开放的、动态的课堂,为此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借用了广播室的音响设备,体育器材室的乒乓球、铅球,音乐室的打击乐器,近视眼镜、老花眼镜,还事先准备了一些香蕉和熟鸡蛋等等。
  教学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参观物理仪器室,介绍声、光、热、力、电等各种仪器和设备;参观实验室,学习实验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所有实验不仅笔者自己做演示,还鼓励学生一起动手做,启发同学们提出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帮学生共同解决。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同学们都不知时间去哪儿了。这样就不仅一下子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时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注重“图”的运用
  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习惯于形象思维,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了“图”的作用,物理图像作为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图像。其实这个问题多种教材都十分重视。笔者就上教版和苏科版进行了统计,如表1所示。
  教材的设计具有导向性,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除了要用好教材中的图片、图像外,还应该注重“图”的挖掘,充分利用图片引入探究主题、创设探究情境、优化学生的任务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力学部分,学生刚刚涉及到物理,分析能力弱,思维发散能力还较差,借助于图像或图示可以有效降低力学部分的学习难度。
  4教师要善借助于评价反思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师还要对平时的教学进行评价,笔者有一次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会课,课题是苏科版物理“14。1电阻”,对于这节内容,那位老师借助于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则是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示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会课后笔者就两节课进行了反思性评价,并将反思记录到表2。
  总之,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关注能够支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理论,关注
  [HT6][JZ]表2同课异构教学反思
  [BG(!][BHDFG4,WK5,K25W]授课内容
  [][ZB(][BHDG2,WK25W]苏科物理九年级“14。1电阻”
  [BHDG2,WK11,K14W]课例1[]课例2[HJ*4][ZB)]
  [BHDG3*3,WK5,K11ZQ,K14ZQW]自学模式[]学生课前在学案导引下独立自学[]学生课上在教师示范性带领下自学
  [BHG4*2/3]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科学探究建构物理概念(规律)[]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并在探究中比较自主地完成物理概念(规律)的建构
  [BHG7]设计理念[]本堂课降低了探究难度,注重引导,认知脉络完整、清晰、流畅,学生很好地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目标。[]教者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取舍,把探究的重点放在分析论证和评估上,让学生重演物理科学的发现过程。[HJ2mm][BG)F][HJ]
  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教材中为学生准备了什么内容,时时关注自己与其他老师的物理课堂是否真的有效。
其他文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建立起师生之间思维上的联系,情感上的认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讲授式、谈话式、探究式等各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提问.老师提问和由学生发问,师生互动可以使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物理课堂提问的作用  上课时,如果只是老师滔滔不
期刊
“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花大色艳、清香四溢,出淤泥而不染,被誉为“花中君子”。叶圣陶老先生正是这样,他的性格基调随着向现实人生的迈进,不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心理准备可能会不充分,师生之间也会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时,需要把握好导入的技巧,通过良好的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同样,对于物理教学,存在许多抽象的概念,在物理课的教学中,也非常强调“开个好头”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课堂时间不够,课堂实验效率差等原因,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匆匆演示之后就进入到原理理论的讲解之中,减少了学生与实验之间的交流;甚至有些教师往往将实验课改为“想象课”,物理实验利用“老师的讲,学生的想”来完成,忽略了对学生动眼、动手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动脑”能力也跟不上,达不到训练思维、提高能
期刊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而我们要认识这种自然界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等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就必须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物理世界本质的、完整的、深刻的反映,就要对观察过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等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景,并反复加工、合理改造、去粗取精,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此即物理思维.  要想学好
期刊
有时反思自己的物理教学是不是走进了这样的圈子:课堂上老师拼命地讲,一味地灌,生怕老师讲不到学生就不会做题。我们都知道理科学习,学生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下课前一刀切似地布置作业,“课后某某资料1~10题,下节课我检查,讲评”,学生在所谓的“课下”疲于应付老师的作业,因为课堂上老师舍不得留下时间让学生在课上做,晚上各科的作业铺天盖地,学生读题不仔细,根本不是仔细审题,学生解题时缺少必要的思考时间,
期刊
探究性学习评价是以学生探究性活动中的状态和成果为事实依据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信息反馈,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探究性学习评价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效果需要参照一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因此研究高
期刊
1为什么以学生为本  爱因斯坦用他的智慧推动了人类的发展;法拉第用智慧开创的电磁转换的先例,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麦克斯韦发现的电磁波,至今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意义。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都是从学校教育获得的,学校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在这样的责任下学校应该怎么办?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生需要什么?在社会生活中学生需要什么?仅仅有知识行不行?引起全国震惊的
期刊
类比法就是通过抽象事物和形象事物、新旧知识的对比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类比法的运用中常常会涉及到图像的运用,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来理解知识点,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类比法的应用也是比较普遍的,根据相似事物之间的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比较熟悉常见的事物来形象化的理解新的知识点。类比法能够使知识点更加具体,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
期刊
安德森在他主编的《教学和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探究教学的几个方面作了高度的概括: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这种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由学生自己亲自制定获取知识的计划,能使学科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激发内在动机,学生认知策略自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