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才更像人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在我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教科书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各种书籍当中的一小部分,你不得不尊敬它们,但不必害怕它们,更不要被它们捆住手脚。为此,我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我没有考进大学,我并不认为自己不好学。
  如果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我打开了一本又一本书。
  有的书给了我许多启发,有的书令我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我还是感觉有收获。那就是: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
  书籍默不作声,带着神秘的笑容等待着我们。当你打开任何一本书籍的时候,马上你就会听到许多声音,美妙的音乐或刺耳的噪声。你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
  至于我,即使那本书里有魔鬼在嚎叫,我也要听一听,这是为了辨别小夜曲、牛鸣、苍蝇的嗡嗡、狮吼和魔鬼的歌唱有什么差别。这些差别也是知识。
  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何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拒绝。
  我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
  只要活着,我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我自己和我同辈人知识的贫乏。
  书籍,在所有动物里面,只有人这种动物才能制造出来。读书,人才更加像人。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
【摘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懂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用“心”育人,给学生以自尊心、上进心、责任心、自信心,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从而茁壮成长。  【关键词】学生;心灵;爱心;童心;耐心;诚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教育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不是对老师敬而远之,就是心怀畏惧,即便能
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如何有效的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众、媒体和学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前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食品的投入物入手,在
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学生的阅读,唯有仔细品读,深层感悟,才会领会作者透过文本流露出的深层情感,感受作品蕴含的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从
乡愁是一种人地依恋的关系,通过建立空间的场所感、时间的历史感和身份的归属感,从而对家乡的物、事、人产生文化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审美。文化记忆则是一群人共同拥有的乡愁,
孩子是在一个一个地犯错的过程中,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
期刊
在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领导人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工作。强调在国民经济中,煤矿企业占据重要地位,必须加以重视。在如今煤矿企业经营管理过程暴露出很多弊端,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