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人类的生产、工作、学习等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学教育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影响的冲击.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推进,为创新数学教育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数学教育必须跟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和时代前进的潮流,因此,有必要从实践理论的层次上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世界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基础
  课程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是高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的知识传授中,把它当做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通过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不断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使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出发点是实现教学与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对老师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即分析工具,老师利用这个工具分析教学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同时它也是对整个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的工具.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他们可以利用这个工具解决问题和交流信息.具体到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上,其又具有特殊性.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一)信息化环境
  目前大部分中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通过对一些学校调查研究,很少有学校能做到校园网与Internet相连,并未给每名学生配备一台电脑,而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只不过有一两间设备比较完善的多媒体教室而已,而且这样的多媒体教室主要应用在“观摩课”和“公开课”,而不是用在平常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根本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网络辅助教学,在当前教育时代背景下,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必要的设备支持这种网络辅助学习,演示是目前计算机所发挥的重要功能之一,占据教学主导地位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新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仍需要一段时间去推广应用.
  (二)实际教学方式
  传统意义下教师的职责就是授课.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他们学生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主要是灌输式教学,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当他们成为老师后,又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新的学生.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弊端很多,如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这与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障碍,必须创新教学理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育模式.
  (三)教师工作负担过重
  高中数学教师工作过于繁重.每天他们工作的时间太长,而且要承担升学的压力,更新教育观念和实践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必然会成为教师新的负担.事实上,教师备课时间相当长.由于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不到位,大部分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很少.同时,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匮乏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识,所以,教师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抽出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信息技术,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同时,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对工作抱以积极的心态,努力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加强硬件和软件资源建设
  只有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提供强大的支持,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地整合,因此必须加大力度研究开展适合高中教育的信息化技术,为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提供必备的条件,特别是农村中学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建设.当然,也不能盲目地投入,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有计划地逐步实施教育的信息化.
  (二)把握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质
  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终目的是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法,将学生、课程内容、老师加以考虑,使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有条有理,达到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的效果.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辅工具,更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独立自主学习的工具和激励情感工具.
  (三)整合要根据高中数学学科特点来进行
  数学需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仅依靠生动的课件难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同样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会很难达到.所以,数学不适合过多地使用视频等手段,忽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一味地追求直观、生动、具体、形象的效果,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会使学生抽象思维变得更加狭窄.反之,如果过于重视教学成绩和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计算机本身的特点,仅仅利用电脑做做PPT而已,那么就会偏离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轨道.
  (四)正确把握教师角色
  教师的角色、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的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育事业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和权威的源泉,同时也是探索知识和挖掘知识的伙伴及引导者、援助者、促进者.学生不仅仅是从课本上获取知识,盲目地学习,同时也是在沟通与交流、独立自主研究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他们是知识的主动挖掘者、探索者,问题解决的经历者、参与者.
  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推广应用,要走的路也很长,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未知的棘手的问题,这是一个认识过程.“整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专家的理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实践作用,教师们必须时刻尝试进行创新实验.随着课程整合实验的不断推进,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培养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由此极大地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努力地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有效教学质量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列举三点,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生动
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难点. 由于它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比较高的思维水平. 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其中原因,往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 因此,为了使教师和学生不怕应用题,正确的教学策略很重要. 接下来,笔者就对一些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一、重视培养学生对等量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素质教育的改革已经日趋完善. 社会要想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因此,国家的强大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仅仅把目标定在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我们的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教育,让创新遍布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每一节课堂,努力培养
【摘要】 创造是对知识的检测和运用,创造能力是综合能力的最高体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我们的目的. 不要过多的限制束缚学生的手脚,应当让他们有的放矢的自由创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是知识创造性教育的倡导者. 他主张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之本.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造性
[摘要]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具有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高中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高中数学教学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老师要在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不会死板教条,要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这样对学生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 学生; 创新能力; 教师; 策
[摘要]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处理好例題。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要有适当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重视老师自身的语言修养,要想方设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  [关键词]教学;效率    1 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
期刊
【摘要】 数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数学教师都倍有同感,传统的应试教育,只注重评价学习的结果,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 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所有数学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兴趣;学习数学;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使学生走进数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技术已深入课堂,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尤其是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枯燥抽象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由于他们在小学阶段习惯于根据具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让学生独创的发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设新异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情感,让他们知道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结合多年来教学工作谈一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一、开拓学生思路,敢于“质疑质难”  在
【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今创新教育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课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高中数学  一、举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