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提问意识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见,提问的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學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视自主提问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翻看任何一个版本的数学教材,我们都能随处看到“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发现”,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自主提问意识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呢?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对敢提问的孩子以鼓励,对敢提出富有思考性问题的孩子给予奖励,对提错误问题的孩子要宽容,不批评指责。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敢提问、敢质疑。比如:五年级教材中有一题:一家三人喝牛奶,爸爸喝了1/2升,妈妈喝了1/4升,小红喝了1/5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按照常规大部分孩子会考虑到提加减法的问题。而有学生却提出“爸爸喝的牛奶是小红的几倍?”这是一个分数除法问题,学生还没学习。如果老师否定孩子的这个问题,那么对孩子来说下次提问他就会有心理压力。如果我们换一种心态去肯定孩子的提问。教师可以启发孩子分数除法不会计算,我们能否转化成小数计算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一下子调动起来。
   二、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催化剂
   要使学生敢问,教师就要致力于挖掘教材,要打破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产生求知欲。
   如在《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能用一段竖式计算。笔者进行了4个层次的教学:
   第一层次,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段式的几个十除以几)如:80÷2 270÷3 240÷6 40÷2。
   第二层次,非整十数的计算但十位没有余数的如:46÷2。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口算的40÷2=20     6÷2=3 20+3=23,另一种是利用已有知识一段竖式计算的,学生在尝试计算中就出现了
   在学生讨论后,大部分学生觉得第一种是正确的,因为它简单。
   第三层次,教师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把46÷2改成笔算36÷2,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笔算时出现了这两种情况。把3捆和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讨论,发现竖式1是错的,要分两段除。
   第四层次,回到46÷2,想一想应该如何列竖式?经历了这四个层面的数学思考活动,这时学生在尝试中发现:如果不分两次除或者被除数个位的6不移下来就没法进行时,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明白除法分段除的道理。
   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能提问的前提
   学生能提出问题首先要对题目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要有一定的见解。因此扎实的基本知识是学生能提问的前提。比如: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练习中:
   学生观察△ABC和△ABD,提出哪些问题?这就可以看出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三角形的面积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三角形周长知识、三角形的分类等。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提出:面积相等吗?内角和相等吗?按角分是什么三角形?甚至还能提出△AOC和△BOD有什么关系?
   四、小组合作研究,是学生会提问的发生器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析、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
   已知A的位置是(5,1),则B的位置是(  ,  )。结合三角形知识小组讨论,你还可以提哪些问题?如:当△ABC是   时,C在(  ,   )?这是一个开放题,有一定的思考难度。学生在经过小组讨论研究后提出了:①当△ABC是直、锐、钝角三角形时,C各在(  ,   )?②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C在(  ,  )?④当△ABC周长最短时,C在(  ,  )?
   特别是最后一问的思考深度我们不得不佩服学生的集体智慧。虽然现阶段解答有一定的难度,但这给孩子们的思维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五、利用课前课末,是学生主动提问的衍生
   大家都知道,课堂的几十分钟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让这有限的几十分钟能够发挥更大的效能,能更有效的引领孩子                   (下转第21页)(上接第19页)
  思维向更深更广处衍生呢?不妨来看一下此例:
   苏教版五上多边形面积单元,教材在学生学完三角形面积公式后出现了一个环节“你知道吗”,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感受数学的神奇。下一课当师生在课堂上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课马上结束了,执教老师把上图又展示给学生,“三角形面积我们古人还想到这种转化方法,今天的梯形面积转化,你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提出:
   ①“一个梯形能否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既然可以用拼和割补的方法转化,是不是还可以用别的方法,比如折的方法?”
   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存在着转化关系,那梯形和三角形是不是也存在着转化关系?”……
   六、教师素质的提升,是学生会提问的关键
   当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知识的引领者,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当教师的数学知识丰富了,才能充满自信地回答学生的各类问题;当教师的数学素养提高了,才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学生提出的百般难题;当教师的知识和素养都提高了,数学课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研究和探索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天堂。
   数学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生活经验上建构新的认知,形成学生新的知识。而这一过程又必须要有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以问题引领下的数学课堂,给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指明了方向,而让学生学着自主提问,则给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提供了动力,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维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把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深深铭刻在心里。这不正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吗?
   【参考文献】
   [1]贾彦平.浅谈如何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J].学周刊,2012(08):151
   [2]杨宁.学生课堂提问的心理学研究及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97-100+107
   [3]骆轶忠.浅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1):126
   [4]曹继承.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
   [5]程平.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问探究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7):103
  (张家港市世茂小学,江苏 苏州 21560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于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并结合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现象,提供了几点设计问题的策略。其中“零散化”现象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主要问题,缺乏明显的针对性与思想性,使问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不强,在这一点上,教师必须要作出明确的改进,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以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核心问题设计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以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教育的重任.本文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浅谈了在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实
本研究以湖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在湖南选育的17个耐寒桉树优良单株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培繁殖,有14个优良单株成功地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或芽。结果表明,以一年生扦插苗的当年生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具有阶段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先行性;高中后为非义务大学教育,包括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主要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联邦
【摘 要】随着初中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基础知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核心素养的落实才是关注的核心。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同时融入了初中教育案例,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法制意识、树立学生道德观念影响重大。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三观正处于不断的重组与整合中
高校实验室作为创新教育的有效载体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科学进行实验室建设并通过规范的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特别是校级实验室的综合效益 ,成为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手握书卷进行阅读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进行名著阅读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摆脱沉重的注意束缚,得到休息,也能够丰富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通过阅读名著了解前人的优秀作品,体会其中的世间百态,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的整体学习水平。   【关键词】整本书;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当中,语文知识
【摘 要】新课标中提出,在关于数学图形和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几何相关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采取措施去提升初中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进而让初中生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直观能力;数学教学   几何直观是目前初中
本文对土壤的松紧度进行了定量调查和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松紧度的关系,讨论了土壤侵蚀和人畜践踏对土壤松紧度的影响.
【摘 要】深度学习能够直接影响到初中生复习质量的高低,问题引导、实验教学、專题训练是实施深度学习的有效模式。通过问题引导推动中学生自主探索问题,通过实验教学刺激中学生学习热情,通过专题训练培育中学生物理素养,有意识地采用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使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能够自主思考,并且利用已学知识解答新问题,取得高质量的复习成果。  【关键词】深度学习;中学物理;复习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制度的深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