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的科学素养之策略探讨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123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水平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当代学生的科学素养直接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因而提升我国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此外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新课标指出: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在物理学史中熏陶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观察学习,注意到榜样的行为并消化练习后,在出现适当的时机时,该行为会再一次的呈现出来。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各方面的价值观尚未定型,他们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榜样的树立对学生有着极为重大的教育意义。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学生们深深的感触到榜样的力量,被榜样的高贵精神所吸引,钦佩之意油然而生。这种来自偶像的正能量会不断地激励着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提出的?牛顿是如何向“权威”挑战勇于表达正确的观点?并且牛顿善于总结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懂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思考问题这一系列的可贵精神都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资源。在物理学史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科学家们的人格魅力,他们的吃苦耐劳、热爱奉献之情深深地感染着他们,在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感染下,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物理科学。中学物理课程的各大模块都安排了相应的物理实验或科学探究过程,实验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无论是教师的演示还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均可以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的方法,以及具体的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实验活动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HJ1。28mm]
  例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而后让学生动手实验,记录结果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实验成果。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使得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实验教学的渗透下,学生的科学思维逐步完善,实验技能逐渐提高,并能够培养其正确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3在实际运用中强化
  知识在于运用,之所以会有教育,是为了我们更快捷地获取知识,以便于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物理知识要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社会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题海战术上花费大量时间,学生往往成了“书呆子”严重缺乏实践意识。物理知识不仅仅存在于学校的课堂中,家庭和社会都存在着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不但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了相关的电学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们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全地维修家用电器。把知识应用到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物理的神奇,以及物理科学对当今生活所做的伟大贡献。在实践中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4在多元化评价中升华
  现如今多数教师仅仅用分数来划分学生的等级,评价方式单一,过于强调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实验过程,忽视实验能力的提升。若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恰当地选用评价的方式是不错的选择。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摒弃以往只关注学生书面测试成绩的陋习,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即不仅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还应该知道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评价外,物理教师还可以采用实验操作、课题研究、成长记录档案以及活动表现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评价应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中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作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下能够激发学生多方面的热情,充分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现如今人类社会已经由工业经济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未来的国际竞争焦点将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新一代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教会学生如何检查自己所连接的实验仪器是否正确,检查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各项物理操作过程,然后记录完数据之后,与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电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体现了物理电学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问题、观察现象、勤于思考、动手操作,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物理电学实验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寻找事物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所以,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学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创新。
其他文献
歌德说:“荣誉和头衔可以让人免受世俗的倾轧。”诚哉斯言!我们疾行于世间,见惯了郭美美炫富般的无耻和《最小说》般执拗的虚妄,早已能够心平气和地宣告:要的就是名权钱。似
1 等效法在物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等效方法,以下简称等效法,它是通过对问题中的某些因素进行变换或直接利用相似性,移用某一规律进行分析而得到相等效果,利用此方法可做到扎实基础知识,活化思维,化繁为简,简化解题过程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之一“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科学思维品质.  例题1 在空中某点以相同速率同时分别竖直向上、竖直向下、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学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是通过学而起作用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中学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根据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策划、发挥自主、落到实
期刊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曾经说:“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发掘。如果我们都能重视这块宝地,把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掘出来,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效益,我相信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都会大有益处的。”物理教学中渗入物理学史的内容,不但能使学生增长见识,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质
期刊
如何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从题海里走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实践,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锻炼他们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要求.  1 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做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1)课堂上以教师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我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高中物理课堂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实验环节的设置、问题的设置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际.  1 以实验为抓手,凸显三维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轻知识、重方法;轻结论、重过程”,更应当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我国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都只是验证物理课本上已经得到证实的知识,而且每一个物理实验都是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这些物理实验知识。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发展,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的要求,只能通过改革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更加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才能让学生懂得物理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
期刊
物理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进行实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从物理知识的本质出发,全面培养他们观察、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针对高中对物理演示实验的引入,新课改下的物理教科书就做出了具体的反响,课本中单单演示实验就达到了200多个,这充分说明了创新设计物理演示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现状  “物理规律是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