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从题海里走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实践,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锻炼他们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的能力要求.
1 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做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1)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只要听懂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很难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负担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
2 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3 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高效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1)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保证每一份教学案都被写成符合学生特点的“精品教学案”.
(2)讲课精讲精炼.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9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基”落实,作业与练习当堂完成率100%,正确率90%以上;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成功喜悦的学生达95%以上.
4 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
4.1 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只要能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好的方法,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2 学生方面
(1)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去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
(3)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
4.3 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
第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1 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就是做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1)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2)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只要听懂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很难达到要求.
(3)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轻轻松松,作业压到课外,负担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
2 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检验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3 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高效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打造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1)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保证每一份教学案都被写成符合学生特点的“精品教学案”.
(2)讲课精讲精炼.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9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基”落实,作业与练习当堂完成率100%,正确率90%以上;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成功喜悦的学生达95%以上.
4 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
4.1 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只要能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好的方法,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2 学生方面
(1)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去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
(3)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
4.3 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
第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