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信息化教育效果的策略探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txwd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积极适应当前信息化教育趋势,不断提升中学人才培养质量,中学教师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这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信息化;教育效果;策略
   为了使中学信息化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中学教师在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建议按照以下策略来优化教学工作,完成教学目标。
   一、不断加强对信息化教育理念的重视力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加强对信息化教育理念的学习,改变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发达地区参观信息化教育现状,增强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借助这项活动使中学教师普遍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职员工才能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教育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这对提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校办学水平的均衡发展。
   二、对信息化教育专用设备进行不断完善
   信息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用的教学设备,在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专用教学设备的不足是制约信息化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促进信息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需要在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硬件条件上下功夫,要积极结合信息化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配备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对电腦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教室的建设力度都要加强。目前,随着网络化教学手段的积极应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网络化特点,为了积极适应这一最新变化,需要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传统的教室进行信息化改造,不断提高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科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投影、扫描仪、摄像机等来对学生展开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教学,学校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室的管理,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每一门课程都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使教育信息化真正落到实处。
   三、认真做好教学资源的开发
   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学资源的辅助,但是在目前的中学信息化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普遍面临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这在当前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一些教师并不具备信息化教学技术,他们所接受的信息技术培训大多局限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而且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习惯,不愿意将过多的精力浪费在课件的制作和开发上。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并不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认识不到位,而且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不愿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这些都对信息化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需要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认真做好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学习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做好教学课件的开发,力求借助课件开发工作更好地促进信息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今后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四、积极做好优秀教学师资的引进
   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优秀的师资,目前缺乏一流的师资已成为制约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主要原因。为了尽快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学校需要不断加大对优秀教学师资的引进和培训力度,要积极建立专门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学校的培训工作,并积极与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对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对于培训的内容要精心选择,紧紧围绕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提高教学内容实用性为目标来展开教学,使教师借助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也要积极从高等院校引进专业的信息化教育师资,利用优秀的人才来改进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借助人才引进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开发,并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研讨活动,使青年教师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信息化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来对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加大对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借助人才引进和专业的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此项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陈芊.“互联网 ”时代下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8).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界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学,而音乐是美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高中生在课程学习中又相对比较紧张,亟须音乐学习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进而陶冶情操,因此,探讨音乐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审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强调时效性及能力开发,探究实验的目的在于对未解问题进行实验诠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这对诠释素质教育、塑造核心素养十分关键。然而现阶段有关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等研究相对较少,基于该问题现状,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实验;高中化学;应用   一、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当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完善,高中化学核心素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能让学生从传统单一的学习走向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形式。开展项目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能够让个性化学习真正发生。构建适合当前教学环境的项目式学习共同体,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先学后教”模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统编版;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主要以学生为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落实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在面临改革,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转化思想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将数学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掌握数学知识点。就转化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转化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化思想;高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奉为当前的第一要务。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运用不同的学习引导方式,翻转课堂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引言   高中生物是理综的重要学科,学好高中生物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又会给学生未来的生物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
摘 要:首先阐述主体教学法优化学生认知状态,其次论述主体教学法优化学生认知过程,接着阐释主体教学法优化认知评价,最后阐明主体教学法优化认知关系。   关键词:主体教学法;英语;有效性;高中生   一、主体教学法优化学生认知状态   人是大自然的神奇产物,人的个人情绪也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氛围与高中生的个人情绪和认知状态息息相关,进而会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大脑兴奋程度、认知
摘 要:思维是人体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学习某一新事物时,个体思维所呈现出的往往更多的是由感性指导的行为,即所谓的直觉,尤其当学生在面对自己的薄弱项时,这一点就会被进一步放大,导致其无法取得较好的结果。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读后续写的训练教学中,这一情境更为常见,思维以及思考方式的模糊,加上缺乏科学的指导,致使大多数学生难以落实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思维可视化的教学理念开始走进英语课堂,成为
摘 要:牛顿三大定律是高中阶段力学教学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的主要依据。从牛顿三大定律在当前我国物理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角度出发,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总结,并提出应用建议。   关键词:牛顿三大定律;高中物理;合作意识   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要想学好力学,就必须弄清楚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因此,高中物理老师讲授牛顿三大定律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非常重要。受限于升学压力,老师难以很好地照顾到基础薄
摘 要:近年来,项目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高中课堂教学中,通过项目式教学可以强化高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加强对项目式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项目式教学法还能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效率,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运用   一、项目式教学概念   项目式教学不仅是实用主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