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归因,不断成长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活动设计;考试心理;体验式;心理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24-02
  【活动理念】
  初中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学习能力、学习心态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对考试成绩进行何种解读,即学习归因,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及学业成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面对新的学习节奏,初一新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其对学习成败的归因能力也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因此设计本课,以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的学习归因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归因模式,可助力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
  【活动目标】
  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呈现自己的归因模式,并且认识不同的归因模式给人带来的不同影响。
  情感层面:通过心理剧的演绎,体会不同归因模式下的情感体验,在调适归因的过程中收获积极力量。
  行为层面:正确看待学业成败,调整归因,得到激励,不断超越自己。
  【活动方法】
  讲授、讨论、心理剧技术、体验式活动教学法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准备】
  幻灯片、心理剧本、心理笔记本、彩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四列为一大组,比比哪组在一分钟内数的青蛙更多。轮到每个人时起身说两个字,依次是“一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两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扑通”……以此类推。
  注意:前后两个人说话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秒,否则算说错。中间如果说错,这一轮作废,必须重新从说错的那句从头开始往下数。
  游戏后邀请学生分享:你对本组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在这个游戏中犯错是因为什么,想成功有什么秘诀?
  学生回答(犯错是因为组员之间没有事先商量好,不够默契;成功是因为大家还蛮专注的)。
  教師小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在游戏中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其实你们进行的这个过程就是课题中的归因。什么是归因呢?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并归结原因。这节课我们缩小范围,专就学习来谈。
  设计意图:轻松愉快的游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后的分享能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归因
  师:同学们最近的一次考试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请你来分析分析,影响你这次考试结果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心理笔记本,在上面完成归因分析。如果有一条原因,你就在纸上画一个气球,并把原因写在气球上,气球总数不多于三个。
  写完后请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后请小组长归纳出来,小组里的每位同学分别是怎么分析原因的。教师将这些原因板书到黑板上。
  学生回答(试题比较难、自己考前准备得不够充分、考试的时候过于紧张、这次运气不太好,等等)。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善于剖析自己,并且很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分析出来的原因。同学们想必都发现了,面对同样的一次考试,我们每个人的归因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把这些原因归归类,会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分类:能力(如“我本身的基础好”,涂成红色)、努力(如“我这次复习不太到位”,涂成蓝色)、任务难度(如“英语挺简单的”,涂成黄色)、运气(如“这次我走运了”,涂成绿色)以及其他因素。
  教师小结:通过分类我们发现,原来同学们分析出来的原因是有规律可循的。实际上,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归因同学们的考试成绩。在几十年前,心理学家维纳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人们在归因自己各类行为的成败时,往往也是归纳为这四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在自我分析、小组交流中觉察到自己和同伴的归因模式,并将这些碎片化的归因理性地分类总结,为后面的环节埋下伏笔。
  三、归因作用
  师:不同的归因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吗?在接下来的心理小剧场环节,每个组将收到一份剧本,请各位同学讨论交流:当剧本中的主人公这样归因时,他可能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他之后可能会怎么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彩排出一场情景剧,把你们对这个故事的猜想演绎出来。
  剧本一(能力归因):小A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自己擅长这个;如果做得不好,就很容易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天赋。
  剧本二(努力归因):小B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如果做得不好,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努力。
  剧本三(难度归因):小C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这件事对自己来说很简单;如果做得不好,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了。
  剧本四(运气归因):小D觉得,如果一件事TA能做得很好,是因为这次自己交了大运;如果做得不好,是因为这次运气太差了。
  剧情:这天,考试卷发下来了,小A/B/C/D的英语考了全班第一,可是数学考得非常糟糕。
  学生分别演绎四个剧本。
  师:同学们的演绎惟妙惟肖,非常富有想象力。老师想请刚才进行表演的同学来谈谈,当主人公遇到了这样的事,在这样的归因下,你感受到TA可能会是怎样的心情?TA之后会努力学习英语/数学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在心理小剧场的讨论和演绎中,同学们不难发现,有的归因让我们心情愉悦,充满斗志,越战越勇,有的归因让我们丧失勇气,踌躇不前,还有的归因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情感起伏。你们喜欢哪种归因呢?
  学生回答(喜欢第一种)。
  教师小结:第一种归因能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叫作积极归因。比如,同学认为之所以成功了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这样他就会感到自豪,从而更愿意坚持学习,这种模式就是一种积极归因。又比如,同学把失败归因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因此感到内疚,促使自己再接再厉,这也是一种积极归因。另一种是消极归因,它给人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比如说,把自己的一次考试失利归因为自己能力差,从而感到无能为力,之后再也不愿意付出努力了。
  设计意图:通过心理剧本的演绎和交流讨论,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归因模式将给人的情绪、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有的影响是积极的,有的影响则是消极的。
  四、交流感悟
  师:请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归因气球。经过今天的心理课,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和体会?请同学们来谈谈,你的归因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怎么看待这种影响呢?如果你对这种影响不满意,你打算对此做些什么吗?
  学生回答(略)。
  结束语:归因是我们对原因的一种解释,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希望你的归因能带给你更多积极的作用,让你学习得更轻松,生活得更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自己惯有的归因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调整为更积极的归因,实现学生的自助式成长。
  【专家点评】
  本课主题明确,“合理归因”选题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发展性的需要。活动设计运用“青蛙跳水游戏”“心理剧表演”等形式,活泼生动,注意营造和谐的辅导氛围,引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感悟、有体验。活动环节设计合理,思路清晰,有创意。维纳的归因理论,理论性较强,本课环节设计由浅入深,符合学生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对今后逐步学会合理归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点评者:沈晓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成员。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杭州,310002)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其他文献
〔关键词〕师生沟通;自我意识;倾听;尊重  一、我要诅咒你  在很多学生眼中,我很严格,因为我总觉得教学生六年,要想着学生六十年,教育是一件不容懈怠的工作。这不,刚接新班,一阵雷厉风行下来,学生们对我这个什么事都要求精益求精的老师有些不太适应。有人偷偷告诉我:“焦老师,L说您太严格了,他说要诅咒您!”诅咒?从事教育这么多年,我全心全意地爱着学生,也被学生们的爱浸润着,哪里有过被“诅咒”的遭遇?这个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选择;生涯规划  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浙江省发布了“新高考方案”,希望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以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权。考生在升入高校的通道、参加考试、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选择。新高考给学生带来选择权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迷茫与困惑。学生暴露出生涯探索意识不强,缺乏生涯规划能力的缺陷:“我从来没有去思考过我将要念
编者按:  朋友们说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山坳上的中国》(何博传著)颇可一读,以后又见到本书责任编辑许艺农女士,知道不少关于本书的经历。为了使这本苦心写成的大著不致湮没不彰,我们在一九八九年一月三十日开了一个座谈会,下面是大家的发言记录。(未经发言者寓目)    苏绍智  在我国建国四十年来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的今天,何博传同志却向全国同胞献上这样一部全面论述中国的危机的书——《山坳上的中国》。读了这本
〔关键词〕家校沟通;班主任;“三明治”沟通法  最近,我接到小刘老师的求助,她是一名班主任,在与班里学生冬冬的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时,没有想到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家长一句话都不说,就把电话挂了。小刘老师非常郁闷:我的一片好心,怎么换来家长的冷漠抗拒呢?我真不想再与这位家长沟通了,但是,看到孩子一天天地退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允许自己放弃这个孩子,到底该怎样与冬冬的家长沟通呢?  我请小刘老师回放了与这位
2020年2月10日,奉俊昊凭借电影《寄生虫》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捧回4座小金人。  上世纪80年代末,20岁出头的奉俊昊经女友推荐,到一个富人家庭做家庭教师,女友教英语,他教数学。这家人别墅的奢豪程度让工薪阶层的奉俊昊惊讶不已。  30年后,奉俊昊以这段家教经历为蓝本,拍摄了一部电影《寄生虫》,并成就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继去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上捧回金棕榈奖后,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寄生
智能手机交通应用Moovit对其用户的调查发现,英格兰中部38%的上班族每日通勤時間超过两小时,在接受调查的34个都市圈中为欧洲最高。在曼彻斯特、利物浦等英格兰西北部城市,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的上班族比例接近31%,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这一比例为30%。而德国柏林和法国巴黎只有15%的上班族日通勤时间为两小时及以上。这一比例在意大利罗马是22%。上班族面临的普遍问题包括堵车、火车晚点和公交服务“掉
略谈巴尔扎克的《驴皮记》    谁说现实主义艺术只意味着一丝不苟地描摹现实呢?谁说现实主义会束缚作家的想象力,使文学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照相式的艺术呢?请看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这里面有着多么丰富的表现手法,多么大胆的想象,多么奇特的构思。巴尔扎克让他同时代的两千多个人物活跃在《人间喜剧》的舞台上,同时也不排斥在某些场景中让幽灵出现,鬼魂托梦,撒旦施展威力。真正的大师是不受任何传统或
〔摘要〕这是一起因情绪问题进行的咨询案例,职中学生小C因幼年的经历,心灵受到伤害爆发了情绪,通过咨询抚平了心理创伤,改变了认知,升华了自我。  〔关键词〕情绪;留守分离;心理抚慰;升华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4-0040-02  一、基本情况  小C,职高一年级学生,相貌清秀、瘦小,性格内向。家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弟弟。爸爸常
《诗经》的篇目共三百十一个,其中《小雅》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目无辞,所以实收诗歌三百零五篇。  有人以为这六首“笙诗”,原本也是有辞的,只不过经历乱世以后,就亡逸了。《毛诗序》在《南陔》、《白华》、《华黍》下面说:“《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无其辞。”又在《由庚》、《崇丘》、《由仪》三篇下面说
郭德波,中共党员,四川省达州中学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参与主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中学语文创新阅读与应用策略研究”“三‘独’一‘广’ 交流教学模式研究”等教育科研课题。先后获得“达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达州市优秀校长”“达县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达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四川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州市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达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