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草根”阅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xtronn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生应初步具备一定的数学自学能力。而自学离不开阅读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他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首要环节。数学阅读作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口动脑动手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数学阅读”也是达成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
  一、“数学阅读”的概念
  (一)什么是数学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如今“终生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成为继续“终生教育”的关键所在。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于是就产生了数学阅读。
  (二)学生数学阅读现状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内、课堂外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那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偶尔老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学生以为是“软作业”,不需要检查,于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去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一学期下来,事倍功半。
  二、“数学阅读”的内容
  (一)重要句段的阅读。在教学中,对于某一节课内容让学生自学时,采用初读、精读两个步骤,特别是对有些句段的精读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关键词,再通过对“0除外”的理解,就能真正的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了。再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通过对“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品读,让学生真正理解在计算圆锥体积时就是先算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后再乘三分之一,这样对圆锥的公式记忆就更加深刻,解题时出错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二)“你知道吗” “读一读”、等阅读材料的阅读。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新课程一般设计有“你知道吗”、 “读一读”综合应用等课后阅读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也紧密联系,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
  (三)应用题的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应用题的呈现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学生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数学阅读” 的指导策略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6/21,3/7,5/11。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面、写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随着客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的更求,因此,低地板城市客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降低其地板离地高度则成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企业网站的建成,建立了与客户沟通的桥梁,树立了企业形象。
教师放手让孩子去学,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刻的自主学习。只要这样学生的情感和理智才能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激发学生情绪,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1、运用教育激励,促成学习愉悦  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恰当的应用教育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例如,《
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这个基本目标中,读的训练应当处于重要地位。通过读的训练,尤其是诵读训练,使学生达到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的直接手段。歌唱可以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可以终生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忱。尤其是孩子
美术学科是以感染、陶冶人的情感为主的学科,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发挥学科本身的魅力,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技术,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启迪心智。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计教学策略。美术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技能、技巧,教师都要通过示范演示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注意细化演示过程,解决绘画技能中的难点,才能突显有效教学,培养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综合性学问。那么,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教育形势的需要,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有创新思想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特殊的创造性工作。要使教育取得成功,教师必须要勇于打破常规,甘于突破束缚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宋代大教育家朱熹也提出了“时习旧闻,而每有所得”的主张。而当今社会,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大潮,时代需要更多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者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不断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迁移规律,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本人就数学教
语文学科的本质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和发展语言,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由衷的热爱。因而,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它的上述特点,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阅读教学设计应以语言交流活动为主  语言交流是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训练则是促进语言交流的手段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学活动虽能体现语言训练,但方法不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