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得到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习惯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学习,能够使孩子提前接受系统性教育。但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幼儿阶段,是人一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必須要着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并提出具体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得到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习惯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学习,能够使孩子提前接受系统性教育。但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幼儿阶段,是人一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必須要着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方法,旨在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行为习惯;创新教育;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8-0059-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呈逐年上涨趋势,人们也十分重视幼儿教育问题。幼儿教育时期是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同时要充分重视培养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必须要牢牢掌握幼儿的身体发展特征,严格要求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自身行为举止,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幼儿行为培养计划,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全面联合,通过齐心协力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1.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要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巧妙点
习惯是从小构建的,必须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点拨,通过循序渐进的熏陶才能够逐步养成,从而终身不忘。所以在幼儿园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涉及到众多方面,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教育作用,能够使幼儿更好的成长。但是在幼儿教育和引导过程中,存在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的情况,如果只凭借传统的说教难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幼儿园幼儿刚接触课堂纪律,可能会形成条件反射,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要求编制成儿歌,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开展反复练习。例如,在上课铃响之后,幼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拍手掌边唱歌“上课铃声响,坐正看前方,不吵不嚷,老师夸我好!”幼儿在儿歌的影响下会由喧闹,逐渐安静,在日常站队时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说出“站起队来快静齐,遵纪标兵是自己”。将幼儿的行为习惯编成儿歌,能够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贴合于幼儿的生活,通过适时引导幼儿进行诵读时,幼儿了解到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应当做什么。通过游戏和运动不断的巩固,进一步规范并强化行为。
2.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指导规范幼儿行为
大部分时候教师的无形言行会对幼儿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修炼品行,能够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由于学前班的幼儿对于教师的想象接近于完美,他们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感觉教师就是高大的形象,所以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模仿效应和放大效应。所以教师的言行会在幼儿的监督而不断放大,教师必须要规范自身的言行,才能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语言内在以及外在教育的引导作用,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教师必须要用文明语讲普通话,重视语言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3.在日常的设计评优中,鼓励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都渴望被认可,所以幼儿的点滴进步教师必须要欣赏的态度,进行积极的表扬,通过及时的鼓励能够对幼儿产生极大的鞭策力。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为自己评奖”活动,然后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设置奖项,是否能够获得其他幼儿的认可,此种奖励方式能够避免了表扬的片面性或者是局限性,对于后进生也有较强的吸引力。全班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优点和缺点,通过评价能够使幼儿积极踊跃的发展自我,从而提高自身的各项行为习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将自己的奖项呈报给教师,教师会感受到幼儿的上进以及好强,例如,“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保护环境奖”、“遵守纪律奖”,然后在学期结束之后,根据各类奖项颁发小红花,这一些自评奖项是幼儿自身努力的结果,既是表扬的威力,也是幼儿不断前进的推动力。
4.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必须贯穿于常规教学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组织幼儿从实际生活出发,构建合理的常规,能够确保规章制度的持久性与一贯性。由于大部分幼儿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幼儿养成了众多的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家长的教养方式不恰当,所以幼儿会存在任性与骄横等各项不良习性。所以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做幼儿学习与成长上的引路人,能够将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当作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应当常抓不懈,不断的规范。通过应用口令引导幼儿的行为进行自觉,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鼓励幼儿不断的规范自身的行为要求。同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的更新规章制度以及奋斗目标,有助于幼儿更好的学习和成长,通过有的放矢的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由此能够看出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点时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要常抓不懈。教师应当引导和帮助能够使幼儿不断的规范自身行为,在此过程中施展教育教学魅力,才能够促使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捷.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6(05):239-239
[2]曾燕霞.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2)
其他文献
'与时俱进的语文课堂,一定要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魅力',王崧舟老师的这段话笔者十分认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
摘 要:赏识教育作为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塑造的重要方式。对于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除了要注重内容的丰富以外,还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通过合理的环境设置来适应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要求。和美课堂作为致力于和谐课堂构建的教育方式,能够为学生赏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撑。文章在对和美课堂内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就和美课堂主阵地下赏识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如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这个问题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的成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具有不良行为的幼儿,拿出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采取有效策略,就一定会减少并消除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教育 攻击性行为 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071-01 个体的攻击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收获最多的知识,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是当下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与考验。本文旨在找出造成数学课堂无法实现高效化教学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初中数学 课堂高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2-0050-01 新课改后,始
摘 要:专业语言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提升学生相关学科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注重语言教学的有效进行,从课堂语言的生动化、艺术化、规范化等角度切入,逐步优化数学课堂模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总体质量。本文从个人教学经历切入与大家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教学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语言教学 探究性教学 应用策略
教育改革后,为了达到新教学要求,我国教育工作者研究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法,并且教学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往我国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通常觉得焦虑、失望,而如今很多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错误资源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在错误中得到更宝贵的学习经验。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应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小学 数学课堂 错误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师教学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的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而又简单,从而有效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导入新颖 教学多样 交流常态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
阅读是初中語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教学是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课内课外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初探与论述,旨在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的评价体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的人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我们大家普遍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到学生的启蒙教育上。这同时也是给我们小学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在小学的教学中,我们教師一定要注意对于学生年龄特点的把握,许多学生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并不太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在学生基础教育的阶段,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的好,学的巧。其实在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