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新课标《说明》 构模块总图 提复习总效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得到启示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经济生活》的总框架,以便更好提高高三复习总体效果。
  【关键词】高考考试说明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总框架 总体效果
  2015届高三毕业了,新一届高三的高考总复习正步步为营地推进。如何提升我们复习的效果,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在进行总复习中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总框架。新一届高三正复习《经济生活》。这一模块也是在高考中占比最重的。由此,我们依据新课标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经济生活》总框架,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巩固和迁移、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提高复习效果。
  在新课标《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里面,把课本《经济生活》的十一课书分为12个专题,这就是:货币、价格、消费、生产与经济制度、企業与劳动者、投资与融资、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作为教师,针对这12个专题,如何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学科逻辑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杰罗姆·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法和研究的认知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学和教很有启发。布鲁纳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应明确所要建构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①。这一理论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下面我们按照高考考试说明中这12个专题的内容来具体引导学生科学建构。
  第一,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确经济生活的一个常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经济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四个环节。而且,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决定其他的三个环节,是最终起决定性的因素。基于我们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回忆生产与消费关系(课本上有专门的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生产与分配关系、分配与消费关系在教材中的表述: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分配决定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这样,自然就有了如下思维逻辑关系: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决定消费。学生至此就更清楚了。然而,我们的课本并不是按这样的逻辑编写,似乎采取了“倒叙法”,这主要是基于哪些原因?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几点:一是,基于每个人自始至终都是消费者。这是告诉我们,经济生活就是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二是,基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这是告诉我们,每个商品生产者都要重视消费的反作用,要依据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遵循价值规律进行生产和经营。三是,经济生活无论怎样发展和丰富,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由此可见,源头是生产,核心和目的是消费,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
  第二,经济活动四个环节中的交换,让我们自然想到市场和市场经济。没错,交换就是市场中的商品交换。交换,不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使得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交换演变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平台,即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日益超越国界,把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联系起来,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提升对外经济发展水平。货币和价格自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素。
  第三,我国的市场经济,我国的生产、分配、消费,都遵循怎样的指导和朝着怎样的共同目标前进?那就是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样,关于《经济生活》的构建,总体轮廓就出来了。具体到这12个专题,我们描述如下: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这个宏观框架建构之后,非常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经济学思维逻辑和逻辑体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有益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和迁移,从而很好地提高复习的总效果。以2015年高考第38题第(2)问为例:
  材料二: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14分)
  这一问包含两个小问:关于财政赤字的“为什么”和“怎么办”。财政赤字是“国家收入的分配”。从上面《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可以看到,国家收入的分配是属于“分配”环节,它与生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这里所指的GDP总量)、与消费(需求,即社会总需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参考答案中没有写进这个要点)等有关。这也是第一小问“为什么”的答案。第二小问的答案自然要考虑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根本途径和主攻方向,以及分配自身要遵循的效率与公平关系原则。而答案中“加强赤字资金管理”考虑到了我国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挪用等现实因素。这样答案就清晰、明了。
  再以2014年高考第38题第(2)问为例:
  材料二:2014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14分)
  此问相对更微观一点,涉及的知识点更少。我们通过审题就清楚,“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意味着市场准入门槛低,从而,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成本低了,进入市场的主体数量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依据课本和考点,主要是两个。一是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使市场资源得到及时的优化配置;二是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而促使经济活动的生产经营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主要是物美、价廉和个性化需求。这样,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实施后,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成本低,加之市场机制的第二个作用,因此不仅物美,而且价廉。放宽市场准入后,市场主体的数量众多,加之市场机制的第一个作用,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样便让消费者受益。高考标准答案也主要是涵盖了我们分析的上述信息。(高考标准答案: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力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可见,如果我们高三在步步为营的复习基础上,能从宏观上引导学生建构模块的总体框架,这对于学生的学科思维发展,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和迁移,对于提升复习总效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①〔OL〕《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圣才学习网·教育类·教育名家名著 2010年8月6日。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一个新问题。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应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能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并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 有效反思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
【摘要】Proteus软件强大的CPU仿真功能让其在电子、通信、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用Proteus软件仿真8086系统下数字温度传感器TC77的实例,指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适当的仿真技术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微机原理 8086 TC77 Proteus 仿真  电子、通信、物联网等相关专业在选修课学习中大多有传感器技术等课程,而对传感器的相关实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心理导师,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需要通过言传身教,以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助关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在一个学生的成长中,虽然成绩因素尤为重要,但是在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对每个学生日后的成长、学习和就业
【摘要】众所周知,俄罗斯目前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体育强国,且其正处于体育体制转型过程之中,而其体育体制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正实践着一种新型的体育体制类型--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举国体制”。通过对俄罗斯体育体制改革取得的一些成就和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借鉴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所采用的一些有效措施,可以避免我国在体育改革过程中重蹈俄罗斯的覆辙,少走弯路,并提出相应的选择设想,以使我们的体育体制改革
【摘 要】新课改后,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结果,怎么样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授课效果,被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教师一定要教学生如何学习数学,不盲目苦学,而是将方法传授给学生。尽量和学生互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都融入进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效果  初中数学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
【摘要】20世纪以前,英美文学作为世界上产量以及普及量最大的文化产物,最常以“英雄”为光辉主线进行各种正面情感的阐述。而发展到世界格局动荡的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英雄”神话存在没落现象,甚至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变化的内容、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都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本文分别对英美文学中“英雄”的存在、远去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望与广大学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学 英雄 嬗变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富有人文性质的学科,想象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在文化传承与发扬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从初中生思维的特点出发,大力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想象力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提高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想象力;培养  1.引言  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