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这一点而谈学习方法,那么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上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这样就能够不断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有一种收获般的喜悦感,更加精神振奋,乐此不疲地学习,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需。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
  1.正确对待学习内容。正如道路有直有弯一样,学习内容也有易有难。遇到容易的题时,不要骄傲;遇到难题时也不要气馁。
  2.营造自我突出的环境。如果周围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那么我的信心就能保持;如果我能做的事,其他同学不一定能做,那么我的信心就会更强。
  3.接受赞扬。别人的赞扬是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的客观评价,是自我价值存在的社会性、外在性的表现。对于所学的东西能够理解,自己常常比别人显得优秀一些,别人也承认这一点,赞赏这一点,还有比这些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吗?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二、注意教学方法
  1.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自主活动、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这样学生在参与中有了更多的直接体验和感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活动真正深入开展下去,切实关注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有效性。
  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倾听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自学等活动;观察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能否在获得清晰的指令时很好地完成活动,确保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2.确保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考虑相关因素。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关键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重点考虑相关因素,利用高中化学课本上的相关知识板块安排学生活动,才能确保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通过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就可以揭开化学世界的奥妙。
  3.在备课中教师要考虑相关因素。学生是参与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考虑不同的学生主体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教材是学生活动内容的重要来源,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挑选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在预设时要精心设计,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在活动流程中会不断出现相关教学生成,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引导,将教学预设有机融合在一起。
  4.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反馈,并根据反馈确定下一步的活动方案。课堂预设总是由课堂生成完成的。相同的课堂预设往往出现不同的课堂生成。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人人参与,并能够有效思维,积极寻找答案。当学生将活动成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点评和总结。学生在活动中能否发展,是衡量学生是否有效参与活动的标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思维认识和课堂收获进行相关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的思维,并学会自评和互评。学生只有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从活动中获得自信,发展技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化学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参与课题活动的有效性。
  5.搜集学生参与活动的活动成果。每次学生参与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同学展示活动成果:既可以通过口头描述,又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制作的视频软件,如教师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硝酸和金属反应的化学性质,可以让1—2个学生上台板书的形式进行检测。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做好活动记录。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可制作或者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开发课堂观察量表,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
  三、合理安排相关知识板块,安排学生活动
  苏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有适合安排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板块,教师有效利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
  1.教师要有效利用“拓展视野”板块,抓好学生活动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拓宽视野作为课题引入素材,巧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板块,教师可以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拓宽视野”板块中很多内容展示了化学及其技术的新成就、新进展,这些素材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这些探究资源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教师要有效利用化学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许多化学实验,需要学生认真参与。教师只有认真组织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确保学生受益。
  3.师生良性互动,交流情感。教师要遵循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规律,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在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讲授主导,还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动脑、动手、动口,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活泼、生动,让互动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总之,要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双方需要努力。只有学生真正参与有效活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教师要从多方面认真研究,提高提问水平,从而达到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不断习得知识,允许和鼓励学生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有利于学生树立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要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尽量拓展思路,不仅要基本上读懂,还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
金属酞菁是一类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耐碱),较易合成的化合物。自Braun和Tehemiac获得第一个酞菁化合物以来,酞菁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而在化学和化工领域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基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下我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应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争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要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对命题技巧的研讨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
樟芝是台湾省民间一种珍稀药用真菌,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保肝效果。由于樟芝子实体稀少,人工栽培困难,目前多采用液体发酵生产。本文对樟芝菌粉从营养价值、抗肿瘤效果方面,评价樟芝菌粉的开发价值,并对樟芝菌粉主要活性组分提取工艺、抗肿瘤药效进行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樟芝发酵菌粉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化学成分进行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三萜、总酚、多糖、还原糖。结果表明樟芝菌粉含有丰
目的:研究连翘水溶性化学成分,并寻找其生物活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河南伏牛山区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连翘果实采用50%含水丙酮组织破碎提取,然后低温减压浓缩得
目的:通过对二氢杨梅素的结构改造,合成其衍生物,为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做好基础研究。改进4,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路线,为工业生产提供一条简单,便于操作的合成方法。  方法:(1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由于本身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和知识层次不足等原因,对于枯燥抽象的物理有心理惧怕感,因此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幽默的教学语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相比文科老师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物理老师的物理语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