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基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下我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应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争论,学会历史地看问题,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时,要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比他们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进步意义的东西,评价以往历史事件,看它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评阶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是非的重要标准,也是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教师要及时点拨,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讨论中,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学会多层次多角度地看问题,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习惯,注意总结历史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收集事实材料,形成用材料说话、依据材料澄清问题、说明问题的思维品质。教材从全新的角度,以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比较、类推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最好的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
  历史教学中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运用技能技巧解题的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设计好练习题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课本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可以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适当地增加、补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采用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提高能力。在备课时我充分利用故事情节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下练习: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年前它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根据题干中的“嘉兴”“90年前”,即1921年,可知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以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工人领导阶级;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动力;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在教学中提问时,应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寻求自信,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阅读时不仅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及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预习、认真听课、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多思善问、大胆质疑、及时复习,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例如五次侵华战争归纳如下:1.鸦片战争1840.6—1842.8,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经过这样挖掘和整理,历史就清晰地显现出来,整个教材内容也就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还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其他文献
1.引言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实践,历来被世界各国的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重视。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能力;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工商学院体育教学质量提
本论文对两种药用植物:蒲公英属植物蒙古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 Hand.-Mazz.)和姜属植物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进行了研究。蒲公英(Herba Taraxaci)为我国常用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在国内以蒙古蒲公英(简称蒲公英)为主流品。国外对药用蒲公英(Taraxacumofficinale)的化学成分研究比较全面,但药理活性
排舞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适合老中青各类人群,排舞走进校园是必然的。文章探讨了排舞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个项目的动作技能。 Rehearsal is a new sp
镝 要: 本文针对当前农村中职计算应用专业面临的困境,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知识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改革课程设置和办出教学特色,是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 走出困境  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就显现出巨大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举世瞩目,随着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备受青睐。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设以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1]。如果一个人对学习没有兴趣,即使给他机会,他也未必参与,更不用说成为学习主体。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同是工具学科,它不像英语学科有那么大的考试压力,却比英语用处广泛,不要求都学好,要求都学会。我认为信息技术学科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
教师要从多方面认真研究,提高提问水平,从而达到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不断习得知识,允许和鼓励学生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有利于学生树立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要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尽量拓展思路,不仅要基本上读懂,还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
金属酞菁是一类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耐碱),较易合成的化合物。自Braun和Tehemiac获得第一个酞菁化合物以来,酞菁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而在化学和化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