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教师们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确定目标,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不好把握。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谈谈个人见解。
  一、综合性学习中要正确选择主题
  “正确选题”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空间从中选定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1.以课文内容为立足点挖掘综合性学习主题
  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对学生语文课堂的延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许多内容还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深刻的教育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选题提供了广泛的丰富素材。如:在教学《打电话》一文后,以“电话”为主题,了解电话的发展史,在不同的场合怎样使用礼貌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怎样正确使用特殊电话号码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高效经济地使用电话。
  2.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学习了《狼和小羊》等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练习排练课本剧;学习《捞铁牛》一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计捞铁牛的方案等。
  3.以社会实践为背景
  社会生活广阔天地,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鲜活事实中有机进行综合活动。如:在节假日,学生可根据已有的旅游经验或从各种媒体所获得的信息,开展以设计一份《最佳旅游路线》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为同学推荐名胜古迹,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描绘旅游景点,特色饮食,新开发游览项目及合理的日程安排。
  4.从自然景象、社会生活中设计
  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一年四季变化的脚步,以春天为例:让学生听听春的歌,看看春的美,读读春的诗,画画春的景,写写春的作文等等。只要我们贴近学生生活,抓住闪光点设计综合性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乐趣。
  二、综合性学习中要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或者虽有兴趣,却不知道怎样开展活动,那么自主和积极参与都无从谈起,综合性学习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启发诱导,激发学习兴趣是开展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应当优先考虑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诱导,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环境保护”综合性学习导语:“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读读本组课文,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还可以收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你知道环境污染主要有哪几种吗?你能说出一些世界上和我国的环保纪念日吗?这样,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激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综合性学习中要恰当安排,明确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标准化学习,它是一种比较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伙伴,选择学习方式等。但是,这并不等于放手让学生全盘负责,学生喜欢怎样做就怎样做。综合性学习,从总体上说是强调自主和探究,但是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況,区别对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设计活动的形式和步骤,都可能存在一些困难,而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紧紧围绕着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展开,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作为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要恰当安排,明确目标,从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四、综合性学习中要共同合作,参与指导。
  综合性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小集体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每个学生是否参与创造成果的过程。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作为教师,应该参与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内容和形式指导方面,教师重在指导学生活动不偏离语文学习轨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有效信息,记下自己的感受;指导学生确定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通过指导,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筛选、整理信息、发展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中要关注过程,做好评价
  课程标准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它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习成果方面,更多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因此,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多样的,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起点基础、学习条件、努力程度,要考虑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鼓励为出发点,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这样,每一个学生才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桂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4(02).
  [2] 周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物理教学,可以让物理课程表现的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基于此,本文总结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同时,也指出了某些存在的弊端,希望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物理教学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应用;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当前越来越多的老师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当中,在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专科院校升本科已经成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有现象,其数量在整个高等教育总数中的比重也比较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功劳。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相比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更大,问题更多,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诸多新建本科院校需
【摘要】:化学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有机化肥、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与化学紧密相连。而且高中化学教育也日渐成熟,并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发展着,成为高中理科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但是想要提升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教师优化高中教学课堂,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来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改善学生的学习展开探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2.4  社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就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中国枣乡--临泽就是信息技术发展走在当前最前沿县之一,而临泽教育系统的信息技术装备,更是走在该县各行业的前列。信息技术的使用及推广对该县各校教师、对学生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无穷的乐趣,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求新生事物的积极性,同时也成为高效课堂构建、质量
摘 要: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一些物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一定要设置有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去思考问题,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有效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经过教师精心的准备,使学生感觉到获取知识的愉悦心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基本数学知识储备与逻辑技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而数学课程本身又具备知识应用与拓展的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以小学数学习题为载体,进行课程知识的综合巩固,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材的习题利用与开发进行探究,进而为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知识的应用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习
摘要:早期幼儿道德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意义深远。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要相互一致,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关键词:幼儿 道德 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