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ti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在情感的表达,态度、性格、意向、风度和气质等方面的表现更能显示出它独有的特性。其表达的准确清晰程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拟从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阐释体态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体态语言 体育教学
  一、引言
  体态语言是人在交际过程中,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手段。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体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充满生机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应十分重视这种无声语言的运用。
  本文就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规范、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视觉语言和表情、态度、服饰仪表等体态语言进行探讨。
  二、体态语言的运用方法
  (一)肢体语言的运用方法
  肢体语言是通过肢体活动传递信息的。准确的肢体语言可以使教学过程丰富生动,优美的肢体语言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肢体语言的运用方法有:
  (1)示范动作
  示范动作分镜面示范、正面示范、侧面示范、动态示范、静态示范等,教师熟练掌握这些示范方法对于学生的熟练掌握技术动作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手语
  经常使用一些手语便于师生之间形成默契。如翘拇指,表示称赞,佩服。伸出食指放于唇上,以示安静。V形手势或击掌,表示胜利。抬手掌心向上,此动作表示起立或出列。鼓掌,当学生出色回答了问题,或做了精彩的示范或鼓励后进生进行练习,教师带头鼓掌,会产生巨大的激励效应,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击掌在嘈杂的练习场所,击掌能使大家安静下来。丁字手势,表示暂停的手势。点头,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要微笑点头激励学生思考。
  (3)视觉的运用方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与学生目光的接触,是一种无声的言语交流,其中有赞赏、期待和鼓励,也有暗示、责备和制止,双方丰富的内心感情都是用眼睛巧妙地传递和表达的,通过眼神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常用的眼语主要有几种:
  1、环视。铃声刚响过,集合时教师的环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为开始上课做好准备;提问之后,利用环视,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在学生练习时环视学生,不仅是监督,同时也是更好地给学生以帮助。
  2、注视。授课中运用恰当的注视能形成比较融洽、和谐、自然的气氛,使授课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二)表情的运用策略
  表情,是体态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它能把内心世界,最迅捷、最充分地反映出来。因此老师在上课时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无时无刻地不在学生的情感上、心灵上引起感应。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表情,以微笑示意的体态语言,构成课堂教学的主流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对学生要积极关注,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师生关系十分融洽时,才愿意谈自己的真实思想,老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此,教师面对学生都要经常面带微笑,并且把微笑洒向全体学生,而不能只给个别学生、少数学生。
  (四)方位的运用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位置不同,也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一般情况下,教师如果站在队列前,配以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信息,就可控制全班。如果某些同学不注意听讲,或出现违犯纪律的现象,教师可以走到这些同学附近,可达到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学的目的。教师也可走入队列,进入学生的“空间领域”讲课,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走动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教师适时地在学生面前走动,课堂就会变得有生气,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五)服饰、仪表的运用策略
  服饰和仪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表现和反映。老师穿着要整洁、大方。体育教师要有一个好的形象,就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对服饰和仪表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干净、端庄、整齐,给人以清爽、精神的感觉,使人看了比较舒服。
  (六)举止风度的运用策略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举止得体、高雅大方,不仅能表示自己的修养、气质、风度、能力水平,而且可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和稳定学生注意。
  三、体态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地掌握与运用体态语言知识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较好的精神调节剂,还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此,体态语言态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训练自己的体态语言。人的外在体态语言反映人的内在道德、文化等多方面的修养。因此,提高体态语言修养水平,还必须加强道德、知识和美学等方面的修养,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2、体态语言运用中应该遵循科学性第一,艺术性第二的原则。也就是说体态语言中教师的姿态动作幅度要适当,以稳重为好,应用过程中保持科学探求的严肃和郑重,不宜刻意追求夸张的效果。
  3、体态语言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偏离于教学内容需求之外的一些不良的、习惯性动作要尽可能减少。
  4、体态语言的寓意要准确,易为学生接受。要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向学生展示的动作要易懂、自然。
  5、必须在学科专业方面有较好的钻研精神,只有教材内容掌握得全面、透彻、纯熟,才能选择最恰当的体态语言。
  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断研究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让体态语言为我们服务,增强教学的实效。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健全人格的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在中学阶段倡导数学学习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 素质教育 主动学习  高中数学是系统性理论性相对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因此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如何让学生真正的能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数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传唱千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可到了今天,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难以忘却。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就如同学习“第二外语”一般感觉艰难晦涩,谈“古文”色变,大部分学生既不能举一反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不能触类旁通,活学活用。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只为考试而学习,以致到了高一年级,许多学生很
摘要:粉煤灰是电力生产的烟气中收集下的细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近年来,我国的能源工业稳步发展,发电能力年增长率为7.3%,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粉煤灰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燃煤热电厂每年所排放的粉煤灰总量逐年增加,1995年粉煤灰排放量达1.25亿吨,2000年约为1.5亿吨,到2010年将达到3亿吨。粉煤灰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粉煤灰的产生机理、成分、具体危害、
一、机械类学生的特点  周濟在2006年国际机械工程教育大会上就曾经说过:机械很重要,没有机械就无所谓工业;创新很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设计很重要,设计决定产品的成本、功能和使用寿命。工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机械创新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向前发展,因此有的专家也指出机械是一个“万能专业”。  正因为机械专业的通用性和万能性,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机械类专业仍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可观的就业旺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计了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根据物理学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上好一节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提到备课,教师很自然地会想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对于备教材和备教法,教师相对比较重视,但对于备学生,往往容易被教师忽略,或者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实践,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阐述初中思想品德备课过程中备学生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 备课 备学生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把教材由“教本”的角色
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发展,我市从2010年起在普通高中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每个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社会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满堂灌”,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而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会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创造性地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播和引导,我们应当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遵循学生
摘要: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课题有的是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吻合的。在高中阶段,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 科学探究 作用  我们知道,高中物理不再停留在初中物理的了解、认知阶
摘要:“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像,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具有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要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关键词:创新 丰富多彩 满足 教法 开拓  一、摆脱教材束缚,贴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