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讲/安迪·凯斯勒
整理/本刊记者 叶波
编者按:安迪·凯斯勒(Andy Kessler),国际投资大师,一度辞掉摩根斯坦利首席分析师的高位,用5年的时间将1000万美元的投资变成了10亿美元。他发现了一个个获利翻几十倍的互联网公司,却总是能奇迹般在股市泡沫破灭前逃脱,并像巴非特一样强制持有人收回他们的投资。这位大师在《证券市场红周刊》的邀请下拜访中国,《大众理财顾问》作为合作媒体有幸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并在此将其演讲全文整理,以飨读者
我和伙伴运作的对冲基金的总净值在5年中增长到原来的100倍,并屡次在股价下跌之前就退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市盈率和综合指数的高低,并不能帮助我们判断未来是否会保持同样的势头,而我今天告诉大家的一些办法,也许能够帮助大家找到一批无论行情如何都能一路走高的技术类股票。这并不是说技术类股票是唯一值得去投资的,而只是说我的方法对这个行业是很有价值的。
寻找成功股票的4种工具
我要给大家介绍寻找成功股票的4种工具。
第1种工具:
“规模”或者“弹性”(seale)
即技术产品如计算机、半导体的成本会逐年走低。正如技术领域的摩尔定律所揭示的,芯片的成本每年都会下降30%,闪存卡的存储量从刚开始的32M、64M到128M、256M甚至1G,技术领域的趋势是更小、更便宜、更快、更好,这些趋势推动着硅谷和整个高科技行业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但是技术类股票有时会经历过山车一样的波动,在价格经历一个起伏时,你是否有勇气继续往前走呢?上世纪80年代初PC业务价格见顶的时候,你是否能够从迷雾中看到机会呢?正像我的瀑布理论所揭示的,瀑布在向下走的时候势能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成功的技术类公司正是像瀑布这样实现扩张的,如电视、个人电脑和手机等领域。只不过你必须学会在瀑布撞击地面前逃脱罢了。
第2种工具:
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Horizontal Business Model)
在计算机行业发展之初,我们见到的都是像IBM这种垂直整合型的公司,从最基本的芯片设计、制造到最后的机箱组装都一手包办;但PC时代到来后,行业业态就变为了在水平线上划分的各个层级,在每个水平的层级中,都能找到一些非常成功的公司,并有一些新的层级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在通讯、因特网等行业,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这种从垂直整合向水平层级的转变。在每个层级中判断成功公司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排他性的知识产权,比如芯片、算法、版权或者是商业秘密等。
第3种工具:
网络边缘的智能(Intelligence at the Edge of theMarket)
诸位都知道,网络设备经历了由最早的老式交换网络、人工交换机、数字交换机,到现在只需设计和维修电路板的转变,而电子元器件的价格正逐年变得便宜。这就使得智能可以从网络的中心被部署到网络的各个边缘,例如P2P的应用、全球互联网的出现、网络电视的发明等等,这些在若干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处于这一创新中的核心公司将具有极佳的投资价值。
第4种工具:
利润顺差(Margin Surplus)
要把这个工具讲透是有难度的,但这个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诸位通常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利润顺差,实际上是双方分享财富创造的过程,中国的顺差相当部分又投资到美国的证券市场中,最终促成了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提升。创造这种利润顺差的公司往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值得补充的还有其他一些思维的路径。比如在房地产、零售、银行等行业中,网上银行等新技术的发展会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率,这时有必要考虑那些为银行编写这些网上银行软件的公司,它们的利润和规模将来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逐个在不同的行业中寻找其未来会普及应用的产品。比如很多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因此手机定位服务将来有可能会产生发展得非常好的广告行业,而这一行业目前还没有成规模地出现。
要判断出细分行业中有竞争力的公司,最核心的举措是要尽可能地接触到这些公司的管理层,用自己的头脑判断这些人是否胜任、有无驾驭能力,其愿景和商业模式是否要优于同一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当然这些理念可能更适合机构投资者。我几乎没有时间呆在办公室里面,因为每天都要出去拜访每一个具体领域的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即使这些都做到位,我也会犯错误,但我想一旦在成长性行业中挑对一两个成长性公司,所获的价值增值将能弥补挑选错误的公司所造成的损失。
技术类股票中的杀手锏领域
熟练运用以上4种工具有助于我们拨开迷雾,那么技术类股票中应重点关注哪些市场呢?
消费电子产品
像Tom或者三星做的智能手机、GPS导航设备的便携式应用、虚拟键盘和虚拟音乐等,这类市场的规模每天都在不断地扩大。
因特网媒体
如果把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卫星、广播系统等都看作一条管道的话,因特网还处在P2P(点对点传输,即不通过服务器,两个客户端直接进行通讯)的一种混沌状态;如果有企业能够做出因特网上的虚拟管道,比如苹果公司用虚拟管道来管理网上音乐下载,社交网络中的文本管道乃至3维管道等,这些企业就能取得非比寻常的成功。
医疗行业
过去8年CT扫描仪的处理能力从1个断面、4个断面呈几何级数般发展到现在的256个断面,这与数码相机当中的闪存卡技术创新和推行速度是何等相似!就像游戏的玩家能够畅玩三维游戏一样,今天的医生能够通过三维头像来作诊断。可以看到技术进步在医疗行业的体现与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行业相当一致。
在瀑布撞击地面前逃脱
诸位都很关心,如何发现瀑布撞击地面、也就是股市泡沫即将破灭的那一点呢?我的办法是花大量的时间和投资者交谈,参加各种有投资者参与的会议,来掌握别人的想法。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似乎是,你总是要与大众逆向而行的,大家都要买的股票,你最好不介入,而大家都不看好的股票,反而值得关注。
也有朋友问,瀑布撞击地面的一刹那,有没有任何财务指标可供参考?会有一些,但在挑选这些指标时必须非常小心,在一个规模巨大的成长型市场中,我主要不是看毛利率,而是看重潜在普及率。一种新的设计的普及率如果达到其潜在普及率的5%的话,即使做这种设备的公司毛利率已经停滞不前,考虑到其普及率能从5%扩大到95%,它仍然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而在它的普及率已经到达95%时,你就要考虑逃脱了。
还有必要关注一下投资期限。如果市场对某个公司的定价要有赖于其今后5年的收入预测的话,那这只股票可能已经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但如果一只股票的定价根据1年或者18个月就能作出的话,这可能就是一只非常好的股票。
中国的机会
有朋友说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没几只科技股,这些值得投资的高科技股从哪里去找呢?我个人认为,未来的5~10年中国的股市会重新涌现1万多亿美元的财富,其中的一半会来自于目前还未上市甚至还未成立的公司。像中国这样巨大而又富有自身特色的一个市场,要提供本土化的独特服务,不可能由硅谷或印度的某家公司来做,而只能由中国本土的公司来承担。中国的创业者们完全有能力基于国外的一些网络系统或工具,作出重大创新。在我投资的硅谷的中国企业中,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整理/本刊记者 叶波
编者按:安迪·凯斯勒(Andy Kessler),国际投资大师,一度辞掉摩根斯坦利首席分析师的高位,用5年的时间将1000万美元的投资变成了10亿美元。他发现了一个个获利翻几十倍的互联网公司,却总是能奇迹般在股市泡沫破灭前逃脱,并像巴非特一样强制持有人收回他们的投资。这位大师在《证券市场红周刊》的邀请下拜访中国,《大众理财顾问》作为合作媒体有幸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并在此将其演讲全文整理,以飨读者
我和伙伴运作的对冲基金的总净值在5年中增长到原来的100倍,并屡次在股价下跌之前就退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市盈率和综合指数的高低,并不能帮助我们判断未来是否会保持同样的势头,而我今天告诉大家的一些办法,也许能够帮助大家找到一批无论行情如何都能一路走高的技术类股票。这并不是说技术类股票是唯一值得去投资的,而只是说我的方法对这个行业是很有价值的。
寻找成功股票的4种工具
我要给大家介绍寻找成功股票的4种工具。
第1种工具:
“规模”或者“弹性”(seale)
即技术产品如计算机、半导体的成本会逐年走低。正如技术领域的摩尔定律所揭示的,芯片的成本每年都会下降30%,闪存卡的存储量从刚开始的32M、64M到128M、256M甚至1G,技术领域的趋势是更小、更便宜、更快、更好,这些趋势推动着硅谷和整个高科技行业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但是技术类股票有时会经历过山车一样的波动,在价格经历一个起伏时,你是否有勇气继续往前走呢?上世纪80年代初PC业务价格见顶的时候,你是否能够从迷雾中看到机会呢?正像我的瀑布理论所揭示的,瀑布在向下走的时候势能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成功的技术类公司正是像瀑布这样实现扩张的,如电视、个人电脑和手机等领域。只不过你必须学会在瀑布撞击地面前逃脱罢了。
第2种工具:
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Horizontal Business Model)
在计算机行业发展之初,我们见到的都是像IBM这种垂直整合型的公司,从最基本的芯片设计、制造到最后的机箱组装都一手包办;但PC时代到来后,行业业态就变为了在水平线上划分的各个层级,在每个水平的层级中,都能找到一些非常成功的公司,并有一些新的层级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在通讯、因特网等行业,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这种从垂直整合向水平层级的转变。在每个层级中判断成功公司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排他性的知识产权,比如芯片、算法、版权或者是商业秘密等。
第3种工具:
网络边缘的智能(Intelligence at the Edge of theMarket)
诸位都知道,网络设备经历了由最早的老式交换网络、人工交换机、数字交换机,到现在只需设计和维修电路板的转变,而电子元器件的价格正逐年变得便宜。这就使得智能可以从网络的中心被部署到网络的各个边缘,例如P2P的应用、全球互联网的出现、网络电视的发明等等,这些在若干年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处于这一创新中的核心公司将具有极佳的投资价值。
第4种工具:
利润顺差(Margin Surplus)
要把这个工具讲透是有难度的,但这个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诸位通常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利润顺差,实际上是双方分享财富创造的过程,中国的顺差相当部分又投资到美国的证券市场中,最终促成了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提升。创造这种利润顺差的公司往往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值得补充的还有其他一些思维的路径。比如在房地产、零售、银行等行业中,网上银行等新技术的发展会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率,这时有必要考虑那些为银行编写这些网上银行软件的公司,它们的利润和规模将来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逐个在不同的行业中寻找其未来会普及应用的产品。比如很多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因此手机定位服务将来有可能会产生发展得非常好的广告行业,而这一行业目前还没有成规模地出现。
要判断出细分行业中有竞争力的公司,最核心的举措是要尽可能地接触到这些公司的管理层,用自己的头脑判断这些人是否胜任、有无驾驭能力,其愿景和商业模式是否要优于同一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当然这些理念可能更适合机构投资者。我几乎没有时间呆在办公室里面,因为每天都要出去拜访每一个具体领域的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即使这些都做到位,我也会犯错误,但我想一旦在成长性行业中挑对一两个成长性公司,所获的价值增值将能弥补挑选错误的公司所造成的损失。
技术类股票中的杀手锏领域
熟练运用以上4种工具有助于我们拨开迷雾,那么技术类股票中应重点关注哪些市场呢?
消费电子产品
像Tom或者三星做的智能手机、GPS导航设备的便携式应用、虚拟键盘和虚拟音乐等,这类市场的规模每天都在不断地扩大。
因特网媒体
如果把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卫星、广播系统等都看作一条管道的话,因特网还处在P2P(点对点传输,即不通过服务器,两个客户端直接进行通讯)的一种混沌状态;如果有企业能够做出因特网上的虚拟管道,比如苹果公司用虚拟管道来管理网上音乐下载,社交网络中的文本管道乃至3维管道等,这些企业就能取得非比寻常的成功。
医疗行业
过去8年CT扫描仪的处理能力从1个断面、4个断面呈几何级数般发展到现在的256个断面,这与数码相机当中的闪存卡技术创新和推行速度是何等相似!就像游戏的玩家能够畅玩三维游戏一样,今天的医生能够通过三维头像来作诊断。可以看到技术进步在医疗行业的体现与计算机和消费电子行业相当一致。
在瀑布撞击地面前逃脱
诸位都很关心,如何发现瀑布撞击地面、也就是股市泡沫即将破灭的那一点呢?我的办法是花大量的时间和投资者交谈,参加各种有投资者参与的会议,来掌握别人的想法。一个最基本的结论似乎是,你总是要与大众逆向而行的,大家都要买的股票,你最好不介入,而大家都不看好的股票,反而值得关注。
也有朋友问,瀑布撞击地面的一刹那,有没有任何财务指标可供参考?会有一些,但在挑选这些指标时必须非常小心,在一个规模巨大的成长型市场中,我主要不是看毛利率,而是看重潜在普及率。一种新的设计的普及率如果达到其潜在普及率的5%的话,即使做这种设备的公司毛利率已经停滞不前,考虑到其普及率能从5%扩大到95%,它仍然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而在它的普及率已经到达95%时,你就要考虑逃脱了。
还有必要关注一下投资期限。如果市场对某个公司的定价要有赖于其今后5年的收入预测的话,那这只股票可能已经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但如果一只股票的定价根据1年或者18个月就能作出的话,这可能就是一只非常好的股票。
中国的机会
有朋友说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没几只科技股,这些值得投资的高科技股从哪里去找呢?我个人认为,未来的5~10年中国的股市会重新涌现1万多亿美元的财富,其中的一半会来自于目前还未上市甚至还未成立的公司。像中国这样巨大而又富有自身特色的一个市场,要提供本土化的独特服务,不可能由硅谷或印度的某家公司来做,而只能由中国本土的公司来承担。中国的创业者们完全有能力基于国外的一些网络系统或工具,作出重大创新。在我投资的硅谷的中国企业中,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