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水到底有多惊艳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沂蒙山的风光到底好在何处?
  最突出的,当然是神奇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岱崮地貌,诸如孟良崮、吴王崮、和尚崮、狮子崮、莲花崮等“七十二崮”,那一座座姿态奇特的桌形山峰,颠覆了人们对山的普遍印象。
  沂蒙山以沂山和蒙山两条平行山脉为中心,绵延800多平方公里。在这一带,山高坡陡,悬崖峭壁,古木参天。而群山之间,还有沂河、沭河萦绕如带,山水之间还分布着众多溶洞、石林、瀑布、温泉……
  这片钟灵毓秀的神奇土地,是大自然亿万年沧海桑田的造化,拥有真正让人流连忘返的美好风光。

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当地人眼中的仙境之地


  2007年春天,正是沂蒙山区桃花盛开的时候,中国著名作家、旅行家李存修先生应邀来到山东蒙阴县,参加“桃花诗歌笔会”。当时,河流谷地杨柳飘逸,岭背山坡桃花飞红,往日荒寂的沂蒙,已变成了桃红柳绿的迷人仙境。
  半天后,李存修就从笔会上消失了,因为他被周边那些奇异的山峰深深吸引——在别的地方,山的顶部都是尖尖的,但这里的山却十分独特,四周是陡峭的悬崖,顶上是平缓的坝子,当地人将这些山叫做“崮”。“另类”的山峰造型,是李存修多年旅行生涯中从未见过的景致,加上极其密集的分布,这让他震撼不已。
  几天后,李存修在笔会上作了有关“崮文化”的演说,正式提出了这一发现。随后,他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沂蒙望崮》,引起了很大反响。几个月后,当地政府请来多位国内著名的地质地理学家,经过科学的考察和论证,这一地貌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沂蒙地区,且以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最为集中,所以,專家们将这一特殊的地质地貌定名为“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独属于沂蒙地区的一种地貌景观,特点在于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巅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渐平缓的山坡,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称为“方山地貌”,这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说起崮的形成,可追溯到20亿年前,当地居民就多次在崮上的石头里发现三叶虫化石。如果说时间是一位雕塑家,那么沂蒙地区可谓被多次精心打磨,因为在漫长的时光中,这一地区历经几起几落——大约每隔四五亿年,它就沉入海底,再过四五亿年,又浮出海洋,就这样沉沉浮浮,直到距今约5亿年时的最后一次崛起。经过常年累月的雨水冲刷,高处的泥土被带到山底,最终成就了如今这般模样。
  沂蒙地区有“七十二崮”,那一座座兀立的“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远远望去,有的像山顶上冒出的一颗巨型蘑菇,有的像扣在山头的一顶博士帽,有的形如古老的烽火台……春风袭来,崮也化身为一个个巨大的“花篮”,暗香阵阵,把大地点缀得温柔多情;盛夏时节,植被葳蕤,绿草茵茵,释放出蓬勃的生命力;秋冬季节,草木凋零,夕阳下冷峻的岩石裸露出来,颇有一种大气、荒凉之美。
  在最初的时候,崮上是无人居住的,人们选择在山脚的冲积平原上沿河而居。后来,随着平原地区的战乱等因素,人们渐渐沿河而上,在崮的周围建成了村庄。由于崮的顶部很平坦,古时人们在崮顶建造了不少石寨,每逢战乱,常常有百姓从山底的平原举家迁往崮顶。和平时期,人们则在那里开荒种地,与蝶蜂为伴,守着清风明月,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如今,当地政府逐步对崮上人家实施了搬迁政策。然而老人们还是时常怀念在崮上的生活,在他们眼中,崮上就是一个仙境。

“大海东来第一山”感受移步换景的奇妙之旅


  沂蒙地区多山,在这一区域,有山峰7000余座,大山谷接连小山谷,景色绮丽无比。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沂山。
  沂山古称“海岳”,有“大海东来第一山”和“东泰山”之称。沂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032米,奇峰险崮环围,清溪深涧环流,既是著名的“林海花山”,又是“四水”的发源地——汶水出自东北,沭水源于东南,弥河出于西北,沂河源于西南。
  一场酣畅淋漓的徒步之旅,是感受沂山之美的最佳方式,而穿越神龙大峡谷就是最理想的徒步路线,这条路线全长约3.7公里,从谷口一直延伸到玉皇顶。在山脚沿着溪流出发,是一条曲折蜿蜒的台阶路,沿着台阶一路往上,很快就会看到一片湿地,这里芦苇和菖蒲密集丛生,颇有江南风情。过了湿地继续往上,“三清石”“布雨台”“龙涎泉”“峡谷栈道”等诸多景观一一收入眼帘,山风煦煦拂面,流水淙淙相伴,这样的旅程让人身心愉悦。沿着小路继续攀登,过“南天门”,穿“天阙”之后,就可以到达玉皇顶。站在山顶远眺,群山在脚下,万千气象入眼入心。山风徐来,千树万树迎风摇摆,绿浪翻滚,勃勃生机让人心旷神怡。
  如若沿着沂山北坡行进,又将邂逅另一番美景。在北坡断续起伏、荆棘丛生的崎岖山径西行约半公里,会看到有一座半圆形石壁突兀垂立。石壁呈朱红色,陡峻如斧劈,在阳光的照射下灿若红霞,这就是百丈崖。一条小溪从崖顶跌落而下,又被山石阻拦,形成三级叠瀑。第一叠磐石参差,高约4米,水流喷薄吞吐,如云似絮。而后水流汇入小水潭,再次湍急流出,右折东流下注,形成二叠。第二叠高6米多,由于岩口高低不平,迫使水流分散,形成多条瀑布,激浪翻滚之间,犹如群龙戏水。二叠之后,各瀑流注入“仙人盆”,再次合为一瀑,形成落差八十余米的第三叠,飞流直下俯冲谷底,汹涌澎湃。
  百丈崖瀑布气势浩大,景象极为壮观。夏季水量充沛,似白练垂天,数里之外都能听见水声轰隆。到了冬天,水瀑化为冰瀑,吸引着无数攀冰爱好者前来挑战。
  行进在沂山之中,你还会发现这里古木众多,最突出的当属法云寺东侧的大片古松群。古松群的前方,是面积不大的圣水湖,当千姿百态的古松倒映在湖面,云影缥缈,波光潋滟,很有一番韵味。如果沿着圣水湖边的小路进入古松群,你首先会被造型奇特的“鹦鹉螺松”吸引,这棵古松有两个螺旋状扭曲分支,似乎在诉说着个体生命与天斗、与地斗的执著和艰辛。古松群里的至尊是“万年松”,据说树龄超过3000岁。古语说“八百年为仙,一千年为神”,所以这株万年古松堪称“树神”。尽管树龄如此大,但所有的枝干毫无枯萎衰老的迹象,枝头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亚岱”蒙山“四蒙”风光各有千秋


  同为沂蒙地区的代表,蒙山似乎并不逊色于沂山。

  蒙山古称“东蒙”“东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为山东第一大山和第二高峰,仅次于泰山,因此俗称“亚岱”。
  蒙山奇峰耸立、水缠云绕,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14座,湖泊150多个,森林覆盖率超过98%。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营造出一年四季的绝美景致: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
  依托自然条件,蒙山景观主要分为“云蒙”“龟蒙”“天蒙”“彩蒙”,四蒙之景,各有千秋。
  无论是蒙山还是沂山,无不雄奇秀幽,景色迷人。随四季变换而披上不同衣裳的山林、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的峰峦、日出日落时柔媚的山水……一切都在诠释着“沂蒙山上好风光”。
  “云蒙”位于蒙山北坡,拥有森林面积达30余万亩,素有“百里林海”之称。茂密的森林之中,无数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登观峰台可观日出,蒙山群峰尽收眼底;穿蒙山石林如入仙境,石林排空、峥嵘而立;临戏仙台,仿佛听见八仙饮酒嬉戏……在一处悬崖之上,一座瀑布飞流直下,涧水不时为悬崖切断,形成数级瀑布,瀑布中段一分为二,从遠处看整体形似“中”字,于是人们将其称之为“中国瀑布”。水流充沛的时节,飞流涌泻,咆哮似万马奔腾,晴日里,霰雨纷飞,常常会出现彩虹映照,蔚为壮观。
  “龟蒙”位于蒙山南麓,地质遗迹资源极其丰富。这里独特的岩石构造出千奇百怪的造型,如九龙潭、鹰窝峰、群龟探海、寿仙巨雕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鹰窝峰是蒙山的标志性景观,石峰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峭壁刀削,苍松笼罩,非雄鹰不能临其上,故名“鹰窝峰”。北侧峭壁上刻有“鹰峰奇观”四个大字,长久以来就有“不到鹰窝峰,枉为蒙山行”之说。
  此外,寿仙巨雕也闻名于世。寿仙巨雕是依天然裸岩,以南极仙翁形象为原型,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刻而成的巨大石雕。“寿仙”白须飘逸,一手拄鸠杖,一手托仙桃,慈眉善目,笑逐颜开。每当山雨欲来,云雾缭绕之际,“寿仙”缓缓从仙境走来,给人平和神圣之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山体雕像,寿仙巨雕已于2003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天蒙”地处蒙山山脉东段,因险峻的地势条件,这里建成有玻璃栈道、全透明玻璃观景台、高空玻璃桥以及蹦极等各种娱乐项目,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能体验到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
  “彩蒙”位于蒙山山脉东端,这里阳坡缓和,阴坡陡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有春樱、秋栗、夏瀑、冬雪四季美景,还有各种自然山石造型景观:金蟾迎宾、仙女晾衣、龙潭戏水等,让人目眩神迷。在“彩蒙”核心区域,有五座山峰呈弧形作五指状排列,每逢雨后初晴,阳光折射到云雾缭绕的山峰上,呈现出五颜六色的画面,这五座山峰便有了“五彩山”之名。
  “四蒙”景色各异,共同营造出蒙山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前来观赏游玩。而每一位身临其境的人,都会心有所动,深感不虚此行。

  (摘自《环球人文地理》201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又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将麻醉药物施加到身体局部,使身体某一部分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受阻,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整或同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阻滞应该是完全可逆的,不会造成任何组织损伤。局部麻醉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一)表面麻醉  将渗透力强的麻醉药与局部黏膜接触,使其通过黏膜并阻断浅表神经末梢,称为表面麻醉。表面麻醉
人們常说“胖子都是潜力股”,例如《银河护卫队》中的星爵,在没有红透半边天之前,他也是一个放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普通胖子,然而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减肥健身之后,星爵也成了一名带着“雅痞风”的帅哥。不过,想要完成“逆袭”,首先要分清自己属于哪种胖,并有针对性地减脂健身。同时,饮食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类型  虚胖型中女性居多  强壮的胖子有肌肉  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潜力股胖子也有一定的共性,如BMI值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要具备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午睡;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午睡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镜头一  砚砚最近开始在学校午睡,每次熄灯后,他便躺在床上玩,玩手或者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话。我们也发现,砚砚的自理能力较弱,只能将衣服脱下来,
食物永远是缓解乡愁的捷径。发小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图,是她妈妈当天从家乡打包的麻辣烫,日行千里早已坨成了一团,她却说胜却人间无数。  很多美食不方便携带,非得现场制作即刻品尝,比如擂茶。汪曾祺先生《湘行二记》一书中《桃花源记》说,去往湖南的桃花源,一半为的正是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
由于幼儿年纪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大部分家長会选择包办孩子的事情,导致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到幼儿园后不会自己吃饭、上厕所以及穿、脱衣服,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目标,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我通过多样的种植活动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操作、多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创设种植角,激发幼儿兴趣  (一)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种植对
我最喜欢的面,就是清水煮挂面,里面卧一个鸡蛋、几片青菜。放一丁点猪油下去,青菜、面条和鸡蛋的香味就都在面汤里了,再放一点盐,便鲜得烫心。生病的时候,吃不到这碗面就好不了。所以我常觉得“半死不活”的,每次生病都没好全乎的,心里定是剩一角装着乡愁了。  白米粥的话,半筒米、一碗水的比例正好,几碗水就是几碗粥。煮粥分量不合适可是很麻烦的。关键是要查看一两次,搅一搅。煮到正糊但还没有太糊,每一粒米都裂开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幼儿教育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和幼儿共同整合和创造班级管理教育资源,促使幼儿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工作历程。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础,优化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幼儿构建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平台,更好地实现幼儿和谐、全面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  注重一日生活,  營造温馨和谐管理氛围  与
股骨颈骨折比较常见,多发于老年人群,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双极股骨头治疗法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如何,股骨颈骨折患者应选择哪一种治疗方法?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髋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老年人的骨质相对疏松,骨量偏低,和年龄较小的人群相比,他们的骨骼具有较强的脆性,出现骨折的可能性较大。老年人一旦跌倒,极易骨折;若髋关节受到重力冲击,则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扭转也可能导致
《朗读者》节目迎来了台湾漫画家朱德庸先生的朗读,他诵读了自己的散文《写给童年的一封信》。听着他低缓的声音,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保持童真的人表达出来的真诚和趣味,总是让人特别动容。  “你给了我方向,那个方向也许不符合社会价值观和众人的期望,但却符合我自己内心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一种快乐和知足。”这句话仿佛醍醐灌顶,一记重锤敲在我的心坎上,我陷入了沉思。正如他夫人对他的揶揄,他心里住着一个小孩,正是
王恺的《浪食记》,书名就有况味。关中人见面会问“出去做什么”,这时一个套路性回答就是“出去浪”。“浪”代表漫无目的地游逛。罗曼蒂克之所以叫浪漫,是借了水的特性,不知其所止,随性而至。王恺对美食,就是这份目遇成色的闲情。你不能像赶集一样去凑,那样只会找到一批“网红菜”,味道是热闹的,却不免浅露。换言之,他相信真正的美味属于个人,清冷带点小孤独,“独自发现”才满足美食家的“私属感”。“浪”是一种悠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