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提高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幼儿年纪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大部分家長会选择包办孩子的事情,导致孩子在平时生活中缺乏动手锻炼的机会,到幼儿园后不会自己吃饭、上厕所以及穿、脱衣服,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目标,遵循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我通过多样的种植活动鼓励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操作、多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
  创设种植角,激发幼儿兴趣
  (一)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种植对象
  幼儿的求知欲较强,对什么都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尤其是对身边的新鲜事物,但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基于此,教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易观察、易种植的植物,引导幼儿进行种植活动。例如小班上学期,我选择了大蒜作为种植对象。大蒜本身的外形特征可以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剥下来的一个个蒜瓣像月牙一样;蒜瓣的种植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将蒜瓣往泥土中一按;蒜的生长速度较快,便于幼儿观察。播种、浇水、收获,每个过程幼儿都动手动脑,亲自参与其中。
  (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种植活动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积极参与种植活动,观察孩子在种植角的行为并进行相应的指导。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种植大蒜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蒜瓣像什么”“我们应该怎么种植呢,是朝上、朝下还是横着”,引导幼儿开拓思维,大胆尝试。在照顾大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大蒜需要喝多少水呢”“我们可以用哪些容器装水”,教师的一次次追问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他们会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寻找适合的浇水容器,通过比较找出最适合的浇水容器。
  种植活动中,幼儿可以随时照看植物。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进行个别指导。一次,月月在种植角观察,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的蒜叶需要理发了。”我疑惑地问道:“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她说道:“因为它的头发长长了!”我反问:“那你需要什么工具呢?”说着她就从美工区拿来了剪刀。
  规划种植园,创造动手体验机会
  (一)调动幼儿动手积极性
  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同与配合,从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差,也没有种植的经验,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植物似乎有些困难。很多家长是种植的好手,特别是爷爷奶奶,教师可以经常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种植活动的指导,教幼儿扎架、播种、锄地等。有了家长的参与,幼儿多了一丝熟悉,种植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幼儿动手的欲望更强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家园同步种植,让种植活动向家庭延伸。
  (二)为幼儿提供动手机会
  种植园更注重幼儿种植的体验过程,而不是种植后的收成。小班幼儿动手积极性较高,有动手的欲望。从种植初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大胆尝试,和幼儿共同规划种植园,田地划分、插牌、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收获……在整个过程中,幼儿自己动手参与,体验到付出劳动后得到回报的喜悦。例如本学期初,我班一名幼儿提出:“为什么种植园的泥土是平平的呢,可不可以把他变成小山坡?”于是,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挖泥、运泥、整理等过程中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提升动手能力。
  在小班下学期,我们为幼儿制作了种植记录本,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浇水、除草、施肥的图片打印在记录本上,让幼儿将每一次的浇水、除草、施肥记录在本子上。在一次次的记录中,幼儿看到了植物的成长,同时也提高了动手记录的能力。
  延续种植“果”,
  感受动手的快乐
  幼儿是种植活动的主人,当看到他们种下的种子发芽、成长、结果后,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收获果实,成功的喜悦无以言表。例如在西红柿种植活动中,幼儿看到泛白的西红柿变得红通通的,都急切地想把它摘下来做成美味的菜肴。在西红柿还未成熟前,幼儿就已经开始查找西红柿的各种做法,每天回家后都要看妈妈烹饪,特别是做西红柿的时候,都积极争做小能手。幼儿将种植园的西红柿摘下后,商量着要做成糖拌西红柿、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榨汁等。幼儿忙碌着洗、切、炒,过程井然有序。在品尝西红柿时,幼儿切实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
  经过一学年的种植活动,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多数幼儿动手操作更主动了,动作技能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在种植园地里,幼儿通过动手实践学会了观察、思考、探索。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其他文献
久置柜中的被子总有一股异味,因此人们总喜欢将被子拿出去晒晒太阳,但并非所有的被子都适合晾晒,那么除了晾晒还有哪些可以除去异味的方法呢?棉花被  棉花被天然健康,舒适保暖,价格适当,适合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但棉花被容易滋生蛀虫和细菌,也最容易吸潮气。因此家中有棉花被,需要常去除异味。  方法 平时买的小零食、新鞋子中的干燥剂不要扔掉,把它们放在叠起来的被子里,再放几块香皂,几天后,被子的异味儿就会去
自主游戏指的是幼儿在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活动意愿确定游戏形式,以快乐为核心目标。自主游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自主创造力,促进幼儿建立健全的人格,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尊重幼儿意愿,确定活动主题  自主游戏注重幼儿的活动兴趣与活动欲望在活动中的集中表现。游戏是幼儿认知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围绕自主游戏开展教学工作,用幼儿愿意接受的方式落实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获得
区域游戏可以满足不同性格幼儿的游戏要求,受到幼儿的青睐。幼儿教师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以此提升幼儿思维的自由性和独立性。  科学投放材料,让幼儿园  区域游戏有特色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遵循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性、生活性等基本特点。  (一)材料的生活性  区域游戏活动材料应取之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这些材料易取易得,经济而实惠,易引发幼儿对区域游戏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可
在2018年底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家庭文化展”上,有一件展品,让很多人驻足。这是一件有重量的展品,也见证了一份跨越时光的爱情:重八斤的情书──陈才宣和陆彩英的爱情记录。  15年的情书往来,妻子寄给丈夫的339封信,丈夫寄给妻子的632封信,共计971封信,接近百万字。内容记录下的是一年年的思念,一年年的坚守,一年年的时光。这些信原本是各自主人的珍宝,一次偶然的聊天,夫妻俩惊喜地发现彼此珍藏的
如果有一间藏书楼让你终日饱读,白天悠然见南山,晚上星空常相伴,是不是比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庞大图书馆更亲近自然?而这间藏书楼的建成更是以爱为名。  李光友是一个在农村出生长大、在城市打拼生活的生意人。早年间,他忙于事业而忽略了家庭,但到了40岁,他终于明白了,人活一辈子,总要为身边最亲的人做一些事。  因为女儿爱看书,房间的书柜里放满了书,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成长,他斥资在山间打造了一间“哈利波特式”
在百无聊赖的午后,想写些文字,让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虚度这来之不易的光阴。否则,总觉得慌张与茫然。  无数人感叹生活,生活中的现实让他们得到而又失去了什么,好像我们这一生都被困在这样的状态下。好的,是生活所给予的;坏的,是生活所亏欠的。似乎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让我们内心多些坦然与自然。这种理所当然,就像人们常说的惯性思维,更像一种道德绑架。  我曾经被这种思维牵着走了很久,像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不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又称部位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将麻醉药物施加到身体局部,使身体某一部分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受阻,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整或同时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阻滞应该是完全可逆的,不会造成任何组织损伤。局部麻醉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  (一)表面麻醉  将渗透力强的麻醉药与局部黏膜接触,使其通过黏膜并阻断浅表神经末梢,称为表面麻醉。表面麻醉
人們常说“胖子都是潜力股”,例如《银河护卫队》中的星爵,在没有红透半边天之前,他也是一个放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普通胖子,然而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减肥健身之后,星爵也成了一名带着“雅痞风”的帅哥。不过,想要完成“逆袭”,首先要分清自己属于哪种胖,并有针对性地减脂健身。同时,饮食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类型  虚胖型中女性居多  强壮的胖子有肌肉  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潜力股胖子也有一定的共性,如BMI值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要具备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午睡;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能整理自己的物品。”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午睡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镜头一  砚砚最近开始在学校午睡,每次熄灯后,他便躺在床上玩,玩手或者和边上的小朋友讲话。我们也发现,砚砚的自理能力较弱,只能将衣服脱下来,
食物永远是缓解乡愁的捷径。发小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图,是她妈妈当天从家乡打包的麻辣烫,日行千里早已坨成了一团,她却说胜却人间无数。  很多美食不方便携带,非得现场制作即刻品尝,比如擂茶。汪曾祺先生《湘行二记》一书中《桃花源记》说,去往湖南的桃花源,一半为的正是擂茶。“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