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单县方言“子”尾的变体

来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yo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山东单县方言里,普通话里的后缀“子”尾,分化为“恁”和“得”,其分化是语音演变的结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考察汉语方言的古语词入手,指出《汉语大词典》在收词、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阙失,以供词典编纂者和修订者参考。  关键词:汉语方言 古语词 《汉语大词典》的阙失    现代汉语方言是古汉语历史发展的结果,古汉语的不少词语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考察现代汉语方言中所存的古语词,既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也有助于辞书尤其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辞书的编纂和修订。本文从考察汉语方言的
摘 要:《诗经·卫风·氓》中的“垝垣”,有的古人释为“毁坏或倒坍的墙”,今人也有沿袭此说者。其实,古代“垝”“危”可通,均有高义;“垝”还指高处,也指垣墙或像墙的东西。从语言文字和全诗的思想内容来看,《氓》篇中的“垝垣”当指高墙。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 文字训诂 思想内容 “垝垣” “高墙”    《诗经·卫风·氓》(以下简称《氓》)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先秦文学的奇葩。诗中“乘彼垝垣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都”与量化短语配合的问题。研究发现,“都”的使用除了受总括的数量条件限制外,与量化词搭配时还与量词的相对幅度有关。少数量量词如“少数”,一般不能与“都”搭配,有“量词的相对幅度效应”。具体量量词和非量化短语,如“光杆名词”不受此限制。“都”的语义特征仍是总括关联成分指涉对象的全部。  关键词:“都” 量化短语 搭配 句法 语义     一、前言    范围副词“都”通常认为是
同素逆序副词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较高,纵观其历史演变发现:同素逆序副词的绝大部分都是近代汉语时期由语素相同的两个同义的单音节词作为语素复合而成,且发展不平衡。有些在
重复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重复可以分为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反复是一种积极重复。避免使用消极重复,有利于语篇的衔接。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是-种能催化D-果糖转化为D-阿洛酮糖的异构酶。本实验采用壳聚糖作为载体制备固定化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考察了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和酶学性质,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