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如何上好政治课,如何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热情地学习,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实际问题。我认为有趣导入的政治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政治课是最亲切的,联系时政的政治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政治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政治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政治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政治课是最愉快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上好政治课。下面就谈我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情趣
人都是这样,对什么事有兴趣他就会自觉的去认真的做好。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是可行的。
1、精心设计导语。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语,会引起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功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带着愉悦饱满的情绪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政治課和时事政治相结合。
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中日的关系局势,提起又有哪位高官落马的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神舟号上天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政治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政治课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改变这一认识,我让学生坚持课前作当前时事政治小报告,亲自感受理论形成于生活实际,在讲基本理论知识时,结合社会最新热点,关注生活焦点,帮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中感受思想政治课的无穷魅力。
3、诙谐幽默的课堂是最快乐的。
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润滑剂,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语,诙谐的寓言,幽默的漫画,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含的哲理,增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要切合实际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样几种方法还是对课堂教学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的。
1、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公认的教学原则,启发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即对学生来说有一种难度的学习情境,其内容能被学生部分了解,但又不能全部了解,这必然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
2、注重讲课节奏,调动学习情绪。
课堂教学需讲究节奏变化,快与慢、展与收、动与静、断与续、扬与抑要合理调节,恰到好处。在一节课的整体节奏设计中,应避免单一化,要有张有弛,变而有序,从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生动的整体,教学节奏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相一致,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否则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3、现代手段的政治课是最愉快的
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校园网”教学设备,微课,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体验成功的政治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这是每个政治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主体要体现
1、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独占课堂,而应充当教学的“组织者”,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自然而然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运作中。
2、师生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我做过调查,92.4%的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政治课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课上,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我曾经课堂上使用过“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等电视节目形式,也曾用过“圆桌会议”、“中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曾用过“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延伸自主学习活动
新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政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教师既要立足课堂,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放眼课外,注重引导,延伸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们在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热点问题时,问学生:“你们认为中国目前加入世贸组织好还是不好?有的同学说:好,因为这样可以加大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有的同学认为:不好,因为如果这样我国进口关税就会大幅度减少,并且会大大影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这样做不切实际。上面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故此,应从这里着手,引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得出中国应该加入世贸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各个要素在课堂活动中既不能彼此孤立,相互脱节,更不能可有可无,它们应和谐融洽的表现在每节课堂活动中,相互统一,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成功的把握好课堂教学,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如何上好政治课,如何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热情地学习,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实际问题。我认为有趣导入的政治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政治课是最亲切的,联系时政的政治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政治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政治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政治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政治课是最愉快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上好政治课。下面就谈我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情趣
人都是这样,对什么事有兴趣他就会自觉的去认真的做好。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是可行的。
1、精心设计导语。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语,会引起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功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带着愉悦饱满的情绪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政治課和时事政治相结合。
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中日的关系局势,提起又有哪位高官落马的事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神舟号上天他们能够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政治课上的其它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抛开课本上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政治课的最佳途径之一。为改变这一认识,我让学生坚持课前作当前时事政治小报告,亲自感受理论形成于生活实际,在讲基本理论知识时,结合社会最新热点,关注生活焦点,帮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中感受思想政治课的无穷魅力。
3、诙谐幽默的课堂是最快乐的。
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润滑剂,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语,诙谐的寓言,幽默的漫画,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含的哲理,增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要切合实际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这样几种方法还是对课堂教学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的。
1、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公认的教学原则,启发的关键在于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即对学生来说有一种难度的学习情境,其内容能被学生部分了解,但又不能全部了解,这必然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
2、注重讲课节奏,调动学习情绪。
课堂教学需讲究节奏变化,快与慢、展与收、动与静、断与续、扬与抑要合理调节,恰到好处。在一节课的整体节奏设计中,应避免单一化,要有张有弛,变而有序,从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生动的整体,教学节奏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相一致,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否则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3、现代手段的政治课是最愉快的
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校园网”教学设备,微课,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体验成功的政治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这是每个政治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主体要体现
1、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摸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独占课堂,而应充当教学的“组织者”,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学生自然而然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运作中。
2、师生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我做过调查,92.4%的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政治课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课上,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我曾经课堂上使用过“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等电视节目形式,也曾用过“圆桌会议”、“中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曾用过“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延伸自主学习活动
新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政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教师既要立足课堂,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放眼课外,注重引导,延伸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们在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热点问题时,问学生:“你们认为中国目前加入世贸组织好还是不好?有的同学说:好,因为这样可以加大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收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而有的同学认为:不好,因为如果这样我国进口关税就会大幅度减少,并且会大大影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这样做不切实际。上面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故此,应从这里着手,引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得出中国应该加入世贸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发散思维,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各个要素在课堂活动中既不能彼此孤立,相互脱节,更不能可有可无,它们应和谐融洽的表现在每节课堂活动中,相互统一,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成功的把握好课堂教学,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