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v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新课程的改革注重综合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和选拔方式,形成性评价是不同于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它注重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特长,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不断进行教学调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就是边教学、边评价的过程,关注学习思想品德的动态发展。如何把形成性评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完成教学目标,并最终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将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思想政治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概述
  形成性评价的研究,最早在国外就有研究,有的国家把形成性评价运用了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形成性评价在中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开始试行,很多教师试图打破单一的评价方式,在对形成性评价研究和实践过程当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1967年由美国的评价专家斯克里芬提出来的,后被美国的教育学家布鲁姆引进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价是相对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和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目的不一样,它不是为了选拔学生,而是为了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潜能,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形成性评价的功能
  1、反馈功能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育媒介共同完成,教师根据社会要求通过一定的媒介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接受知识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以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激励功能
  教学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双边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情感,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的肯定和褒扬,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3、诊断功能
  通过形成性评价,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形成性评价管控着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阶段,能够及时反馈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估,既能诊断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又能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自我纠正”,使教育教学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
  (三)形成性评价的内容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少数学生的潜质,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顺利的完成课程目标。所以形成性评价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学习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前的阶段对学生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第二个阶段是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的评价;第三个阶段是学习完成后对于学生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实践能力是否提升、学习效果的评估;这三个阶段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内容。除了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之外,教师也能通过与学生的合作,通过相互交流的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增进师生的交流合作,又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探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
  1、评价方法、标准比较单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主要是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是在学期末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很多学校就是在学期末出一份期末考试试卷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某一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所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但不一定能反映学生能力目标即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是否达到。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数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其它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对于学生的评价会比较少。评价的标准大多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視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简而言之,分数就是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
  2、评价的内容比较片面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容要求实际集中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但在实际中有人做过相关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师重视知识目标方面的评价占77.4%,能力目标方面的评价占20.6%,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仅占到2.0%。这显示了在课程标准中构建的新的三维目标体系的评价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受到忽视,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3]。
  3、评价的功能失调
  形成性评价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具有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但实际上我们在上面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评价的功能的作用发挥不了,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很多学校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由于这种错误的培养方式,导致我们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当中,唯分数论。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上,过多的注重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也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多教师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做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导致最后很多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有其它发展才能的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当中,我们不应该以分数为导向,几千年以前,孔子就倡导教师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二)新课程改革中思想政治课评价理念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新课改的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上要求学校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精神教学评价要求更加具有激励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学校和积极发展。要求学校要做到: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政治课教育的根本策略是,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体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真实生活体验中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形成性评价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建议
  1、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
  自从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我国对思想政治课进行了五次大的改革分别是1980年—1994年见五次大型的中学政治课改革才形成了我国今天开始思想政治课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非常重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关系到党和国家在思想上的稳定和国家未来接班人的思想品德的建立和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地方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压缩思想政治课的课时量,同时部分教师对待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不够,上课过程中也是生搬硬套,未完成任务而进行教学,这些现象在很多地方中学普遍存在。所以在以后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同时逐渐改变不合理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我们选拔一批真正懂教育、懂教学、懂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学校要提高思想政治課的重视程度,真正自愿的实施素质教育,把培养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评价即:以学生为中心,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评价应该也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5]。多元评价应该包括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来自于校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包括了同伴评价、管理人员的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各个部分组成,用多元视角审视孩子的发展,这样才能起到一个公正、客观的效果。采用多元的视角评价学生,要求我们还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看到学生思想品德上所取得的进步,综合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
  3、制定适宜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积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定性评价的过程当中,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定量的评价中,教师要采用客观的量化标准,采用具有可操作性的量表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进行评价。
  4、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过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析,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6]。根据形成性评价所获取结果进行教学反馈,并适当的进行教学调整,改变教学策略,教师不断在教学反思中,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贾军红.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样本来[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2] 杨瑞萍.关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估的探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 李宁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5).
  [4] 杨芷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16).
  [5] 彭勇.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2,(10).
  [6] 徐智.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5,(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众多语言中英语是被我们所熟知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其初中英语教学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课堂当中应以生活场景作为基础,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进而不断的激发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乐趣,合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针对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定位发生了改变,在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同时,翻转了教学环节。对全新的教学模式认知的同时,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用为基础,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分析了该模式实施过程需要提供得保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TP3-4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学生后
羟基磷灰石是(hydroxyapatite, HA)是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HA是钙的磷酸盐化合物,分子式是Ca10(PO4)(OH)2,还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将其掺入牙膏中,不仅能去除口腔异味、去除菌斑、增白牙齿、脱敏抗龋,而且在口腔清洁过程中进入下水道还能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大量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环境
摘要: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取得好成绩,未来道路才能得到保障。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不是单一的,由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决定,其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一个渠道。本文以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为题,主要针对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德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不具有强制性,它是在引导人们感悟人生、进行理性思维同时,于潜移默化中培养人的德行和情操,这其实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 实践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在传授课本基础知识同时,紧密结合当前的国情、社情、新闻、时事、生活实际情况
摘要: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更加注重实践性和生动性,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作为新的任务。改变高中政治教学,不再简单地传授政治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在课堂中自主探索,挖掘政治的真谛,训练政治思维。合作学习是政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政治教师的青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求,让学生愿意去学习。  关键词:政治教学;合作学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 学生行为习惯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还会的对其整个人生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将着重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行为习惯 家庭 学校 社会  【中图分类号】G711  作为一名执教三十年的教师,我认为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可否认,我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有待提升,但是在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MSI)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感染来源及分布、治疗和并发症的发生,探讨引起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中西文化碰撞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德育课程教学必须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施活动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注重实践教学,完善德育考评方式。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一定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