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问题创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笔者对现在教学中创设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创设问题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具体的创设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情境 问题 策略
  学起于思,问题启迪思想。问题情境教学已被广泛地应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抱有学习兴趣和激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种逻辑性、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一、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问题情境的应用,往往因为存在各种问题,而使得问题情境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1.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兼顾。问题情境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问题的设计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否则,就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挥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2.脱离现实生活。由于数学本身是一个相对抽象而且有非常多的符号、公式的学科,实践中的教学中,教师设置的许多问题往往容易脱离现实生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人留下数学无用的印象,让学生难以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乐趣。
  3.情境的有效性不足。创设的问题如果牵强附会,流于表面,没有针对性,与教学内容没有紧紧结合,就会造成问题情境失去其有效性,无法启发学生思考,也就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问题缺乏层次性。高中数学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许多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是各个知识点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创设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围绕知识点进行有层次、阶梯化的设置,就会造成纷繁复杂的知识无法被较好的理解。
  5.欠缺兼顾难易适度性。高中数学较为纷繁复杂,设置的问题如果无法做到由浅入深,一上来就创设太多较难的问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这一点是目前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
  6.问题缺少趣味性。数学较为理论和抽象,教学中容易设置较为无趣的问题,这就让学生感觉这门学科更加的枯燥,无法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7.忽略开放性问题的设置。现行教育方式中,所有的试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封闭性问题,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忽略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仅仅进行封闭性问题的设置,限制学生的思维,这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无法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
  二、创设问题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采用趣味性的问题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将抽象、枯燥、复杂的数学问题转换为具体、有趣的、容易理解知识,能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生活化原则。数学看似脱离现实,其实不然,实际上,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设置问题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问题,而且由于设置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后,还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
  3.新旧知识连接性原则。旧的知识是学生已知的,通过问题设置,让新旧知识联系后,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而且温故知新。
  三、创设问题的策略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之下,并结合实践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具体创设问题的策略有如下几种:
  1.构建“小步距”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阶梯性、层次性。在教学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点,拆分为由浅入深的递进性多个有层次有逻辑性的问题,将学生由一个问题引领到另一个更深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问题,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容易理解知识,而且引人入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变式”问题情境,注意问题的发散性。在基本的原则、性质或者说本质不变的情况之下,问题的情境可以在形式、叙述上有多种变化,这种变式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还锻炼发散性思维。
  3.构建“精致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策略性。为了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往往会运用到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故反推回来,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多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框架,可以让问题具有延伸性和方向性。
  4.构建“多元化”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探究性。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多个解答方式方法,或者设置条件开放、结论多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多去探索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梁春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J].学术研究,2013,(10).
  [2]杨安明.对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思[J].西部素質教育,2015,(12).
其他文献
以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为基础,衍生出了问题教学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应该如何去设置较为合适的问题。所以,必须在一些原则下来设置这些问题,问题需要更加具备趣味性
从高中政治教学的特点引申开来,探讨了在新课标下,通过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学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要以兴趣为先导,以问题为主线,以生活为桥梁,以双手为工具,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兴趣 问题 操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式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一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创设良好阅读环境,指导小学生学会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书籍,教授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自觉阅读,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能力 强化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较宽的阅读面,较大的阅读量,提倡少做习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
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最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门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这里所谓的“艺术事业”包含着“方法”的成份。选择恰当的工作方法,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一、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家访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方法。家访前要事先考虑好,对成绩好的学生家访一定要提醒学生戒骄戒躁,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家访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童话借助超现实的想象,化平凡为神奇,充分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有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思维逻辑的形成与审美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小学
目的:分析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一家三级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2012年到2015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一直以来,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成人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我们国家科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成人教育的大力支持,它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然而,教育管理体制作为成人教育的一个核心载体,为成人教育的健康顺利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能够让教育管理体制在成人教育的发展中发挥它自身最大的贡献。因此,对关于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研究做了如下探讨研究。只有摆脱陈旧的教学管理体制模式,建立一种新的并且能适应当今社会
目的:分析金昌市2006~2013年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因素,为防控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昌市2006~2013年丙型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金